京东白条和花呗是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分别于2014年2月和12月推出的网络信用消费信贷产品,平台通过对用户积累的消费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对其信用进行评级,从而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目前,用户在该额度范围内消费,还可以享受一定期限的免息福利,实际上就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信用卡的“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服务。
依照两大平台的规定,白条和花呗只能用于京东平台、天猫、淘宝上的在线消费,不能用于线下支付,也不能提取现金作为应急使用。平台认准信誉商家『 QQ:点击此处与客服QQ交流 微信:18052232749』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京东白条和花呗推出来不久,就有用户发现了其中的“套现”门道,进而演化为一个套现江湖。在这个江湖中,有套现需求的用户,有配合套现的商户,有从中牵线搭桥的中介……
法学学者指出,尽管法律未对京东白条、花呗这种网络消费信贷产品出台专门的法律规范,但是买卖双方如果进行套现,不仅违反合同约定,一旦情节严重,所涉数额巨大,还将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平台可拦截大部分套现行为
尽管京东白条和花呗推出时间并不长,但是已经成为一些网购达人盘活资金的重要方式。在QQ中输入“花呗套现”“京东白条”字样,就会出现很多从事套现的平台、个人中介、商户的推广信息和各种套现攻略。法治周末记者加入了一个花呗套现俱乐部的QQ群,2000人规模的群已经有用户1728人,其中合作商户约二十人。
还有一家网站宣传称其长期承接花呗、白条套现业务,“最近7个月,接待的客户量达3.5万人,成交客户也近两万人”,为了更好的承接业务,网站还专门设立了客服人员。记者在咨询时,该客服人员QQ弹出消息,称“前面咨询人员还有80人,请耐心等待”。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使用两大网络信用消费信贷产品都必须基于真实的交易,而利用京东白条、花呗的套现主要是商户和用户事先达成合意,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将平台授予用户的信贷额度套取出来。
以花呗为例,很多网站在介绍套现攻略时如是介绍流程:找到套现的商户达成套现合意——在提供套现服务的网店拍下可供套现的商品——商户给套现者支付宝转账——套现者确认收货。
其实,为了避免用户滥用京东白条、花呗进行虚假交易,或者采用其他形式进行违规套现,京东和阿里都采取了一定的打击措施。
京东金融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套现是消费信贷中的常见现象,从京东白条诞生之初就设计了一定的机制来拦截套现行为。相对于银行信用卡的违规套现,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京东白条必须在京东商城内使用,且必须有实物订单和物流痕迹,再加上京东自身的大数据进行系统排查,可以有效地拦截绝大多数套现行为。
花呗工作人员也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相对于信用卡,在使用花呗时由于所有买卖家账户、整个交易流程、资金流转等都在平台内发生和存在,因此平台在识别和监管花呗套现上有更多的数据、手段和方法可用。比如可以实时监控套现店铺的交易异常情况并实时进行阻挡,也可以实时对套现店铺进行处罚等。
“猫鼠游戏”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两家平台不断升级监控措施,套现链条上的人们也在想法设法升级套现手法,尽可能地规避平台的监控。
8月25日,法治周末记者以需要套现为由,联系上一位可以帮助套现京东白条和花呗的中介。她告诉记者,最近淘宝风控特别严格,前述套现流程已经变更:需先确认收货然后再申请售后,这样钱就可以打到用户支付宝账户中。
针对花呗,该中介人员如是介绍目前套现要点:“需要套现的现在先拍好商品,晚上9点10分我们统一发货,1000元起套,1000元以下按1000元收费,统一10个点。大额分开操作,单笔不要超过2000元,交易方式和价格不用商量。”
除了明确套现方式和交易价格,该中介还特意强调,“有问题QQ联系,旺旺里面不要随便聊天,否则马上终止交易”。
随着淘宝平台监控措施的升级,这名中介的警惕性也提高了不少,她表示只有用户发去自己的旺旺名字(淘宝账号或者昵称)、套现金额、支付宝账号、支付宝用户名后,她才会告知配合套现的店铺名称及网址。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商户即使同用户商定用阿里旺旺进行交谈,但也会事先在自己的推广页面或者在QQ聊天时约定交谈内容的格式,即“对暗号”。
对此,花呗相关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平台会通过多维度来聚焦套现客户及套现交易,像约定“暗语”这一方式并不会影响套现的行为特征。不过他也坦言,随着对套现的不断打击,套现模式也在快速演化并趋于隐蔽,这也需要平台不断更新打击策略和手段。
“这就像一场猫鼠游戏,套现分子会想方设法钻漏洞,所以平台一直在做的就是持续完善风控系统。”京东白条工作人员说。
套现骗局频出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京东白条、花呗诞生伊始,套现费用约为5%至8%。而进入8月下旬以来,随着两大平台风控手段的不断升级,法治周末记者联系的多位套现商户和中介,他们给出花呗的收费报价为所套金额的12%左右,如果想“秒到”,手续费将达到15%,而京东白条的套现收费更高,一位中介甚至向记者给出了30%的报价。
如果说收取20%、30%的手续费,但能兑现承诺,按约定时间将所套款项付给用户的算是有“职业道德”的商户和中介,那么,在这个套现江湖中,还存在一些不信守承诺、“没有丝毫职业道德”的套现的中介和商户:他们往往以低手续为由吸引用户上钩,在收取了手续费或者将套现出来的金额不是返还给用户,而是直接在QQ将用户“拉黑”,自己逃之夭夭。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白条套现被骗”“花呗套现被骗”的字样,会搜索出很多被骗用户的“求助帖”:今年5月23日,一位名为“flzz110”用户就在“法律快车”网站发布求助信息,声称自己通过QQ群找京东白条套现,“结果没套成,反而被骗了一千三百多元”。
京东白条工作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分享了一个案例:此前四川成都有一位专门协助他人套取京东白条的钻空者,其获利方式就是让用户用白条在京东网购物品并寄给他,他再支付现金给需求方。如果仅仅是这样,这还只是一种违规行为,但问题在于,他还是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套现钻空者。
在拿到货之后,这位钻空者并未向需求方支付现金。需求方套现未果,反被吞货,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愤而举报,结果这位钻空者被公安机关带走。据了解,截至东窗事发,这位钻空者套现了90单。
也许是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套现中介或合作商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套现链条的声誉,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京东白条、花呗的套现中介或者合作商户,在推广自己的服务时也特别强调“诚信”,一位中介跟记者直言:“了解我信誉的请来,不了解的我也不废话。”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所长刘少军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用户违反合同约定,在进行套现时被骗,如果被骗数额较大,对方将有可能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不过在此过程中平台将不承担法律责任。
情节严重可追究刑责
在这场“猫鼠”游戏中,为了打击套现行为,京东和蚂蚁公司都在合同约定中明确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如用户进行套现,平台会降低其信用评级,还会将其信用记录向央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有资质的征信机构提供,影响其信用记录;对配合用户套现的商户,除了被限制使用平台贷款等服务外,甚至还有可能被封店。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在司法实践中,为了处置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进行信用卡套现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颁发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如果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上述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如果商户、中介配合套现,获利巨大是否也会被参照该司法解释追究商户的非法经营罪呢?对此刘少军认为,尽管京东白条、花呗不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但是性质同信用卡类似,如果商户在经营中不是以销售商品为主业,而是为用户提供套现服务,变相从事贷款服务,如果获利金额巨大、情节严重也有可能构成刑法上的非法经营罪。
对于违反合同约定进行套现的用户而言,如果数额巨大用户拒不偿还的,能否参照信用卡的相关法规予以规制呢?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尽管花呗、白条的性质同信用卡类似,但是目前对其的规制还未纳入刑法范畴。
“罪刑法定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白条、花呗套现严重会触犯刑法的情况下,支付宝和京东还不能依照刑法中对信用卡的相关规定,如信用卡诈骗罪等寻求刑事法律救济。”刘春彦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不过,刘春彦和刘少军都认为,如果用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套现京东白条、花呗数额巨大的,到期不予偿还,尽管不能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法律责任,但仍然可以按照诈骗罪追究其责任。
尽管像京东白条、花呗这种网络消费信贷产品基本可以从现行法律中寻求到救济手段,刘少军还是认为,作为平台的运营者要想降低坏账,还是应该做好风控,严格把握消费者的申请门槛和接入该服务的商户门槛,切实堵住违规套现的漏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