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虞洪波综合报道
近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3月27日,驻德国大使吴恳举行招待会,欢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德对话论坛中方主席万钢访问德国。招待会上,吴恳介绍到,万钢于去年正式出任中德对话论坛中方主席。
据媒体此前披露,此次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率团于3月25日至28日访问德国,参加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是行程之一。
如果不是吴恳大使介绍,大家可能想不到,万钢此次访问德国是以中德对话论坛中方主席的头衔去的。
从跨国公司经理到部长
关于万钢的头衔,早年外界一直有“从跨国公司经理到部长”的描述,事实上这和他早年的工作经历有很大关系,而且还不止“经理”和“部长”两个头衔。
万钢是上海人,1969年他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当时他离开家乡,在吉林当了6年知青。1975年,万钢进入东北林业大学学习,之后十余年,万钢的经历一直和高校紧密联系在一起。1979年万钢回到家乡,进入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继续深造硕士学位;1981年毕业后,他在母校同济开始了4年的教师生涯。
1985年,在经历了数轮考试、获得了世界银行的奖学金后,万钢赴德国继续深造;1990年,他取得了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这之后万钢在奥迪汽车公司工作了10年,从基层工程师,做到了总规划部的高级技术经理。有媒体曾报道,2000年12月24日,在收到同济大学和科技部的邀请后,万钢毅然辞职。
回国后,2001年起,万钢历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同济大学校长;2007年,任科技部部长;2018年3月,万钢卸任科技部部长。今年67岁的万钢目前的职务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现在,万钢的一个新头衔是中德对话论坛中方主席,于2018年正式出任。
没参加德语入学考试直接就读
3月27日,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行的欢迎中德对话论坛万钢主席访德招待会上,吴恳大使还提到,万钢是著名的“德国通”,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德关系发展。
说起“德国通”,万钢曾在德国学习工作15年。外界还广泛流传着关于万钢刚到德国留学时的一个故事。
刚到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学校规定,凡是外国留学生入校都先要进行德语入学考试。年轻气盛的万钢不服气:“我的德语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参加德语入学考试?”
学校外办的老师很惊讶,两百多年了,来这里的外国留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但从来没有人说德语好到不需要考试的地步。于是安排几位教授跟万钢聊了整整一个小时,问了很多问题。结果是:同意免试。万钢也成为了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参加德语入学考试而直接就读的外国留学生。
会见了中德对话论坛德方主席沙万
事实上,中德之间的对话机制不算少,有媒体曾报道,中德两国间已经存在60多个不同级别的对话。而中德对话论坛是2005年根据两国总理倡议成立的高级别非官方论坛,旨在讨论中德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并向两国领导人提出政策建议。
根据新华社报道,此次访问期间,万钢的行程包括一系列会见、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具体来说,万钢分别会见了中德对话论坛德方主席沙万、德国基民盟主席克兰普·卡伦鲍尔、联邦交通部国务秘书比尔格和德国企业界、科研界代表,双方就深化中德关系、民间交流及新能源技术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
汽车一直是万钢的专业领域,此次访问期间,万钢还出席了第六届德国电动汽车专业大会并发表演讲。
回国任职和新能源汽车有关
说起来,当时万钢回国任职和新能源汽车也有关系。
某刊物曾报道:1999年,应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邀请,万钢组织了德国汽车工业界博士工程师代表团回国访问。当时国内盛行“汽车引进论”,认为中国没必要研究自己的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对国外的依赖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展望汽车社会能源、环保和交通的挑战,万钢忧心忡忡,他撰文向国务院提出开发洁净能源汽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之后,时任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访问德国,当面正式邀请万钢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回国,主持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工作。
在多个场合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是万钢的关注领域。2018年12月15日,万钢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撰文引起业内关注。在这篇题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文章里,万钢提到:纯电动汽车的短板是续驶里程和充电时间,尚不能满足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为此,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万钢在文章中建议,将推广新能源汽车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战略支撑,赋予新能源汽车用户更多的路权和准购权,将道路交通电动化的规模、效益与城市大气环境绩效考核挂钩。
同样是在2018年12月,万钢在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再次谈及了新能源汽车,他说,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上汽集团(600104)时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能不能占领制高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汽车一直是中德合作的重要领域。2018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显示,双方应继续推进在绿色物流、航运业环境保护和替代动力技术、电动汽车和交通与燃料战略等合作领域的交流。
在此次访问中,李克强总理对德国企业界表示,中方在汽车领域还会更多放开市场准入,希望与德方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科技部部长万钢:马上要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
2018年3月10日,当时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表示,马上就要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
万钢说,抓人工智能还是要强基础,要做下面几点工作:第一,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科学基础。加快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基础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研发,使研发成果能尽快进入开放平台,在开放使用中再一次增强完善。
第二,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去,应用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去。万钢表示,人工智能既有科技性进步的一面,也有社会发展的一面,所以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对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一些挑战。
第三,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支持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研究机构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一些重要关键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政协副主席万钢:多关注科研伦理问题
2019年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参加医疗卫生界别小组讨论时提出,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多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方面的内容,他以此前发生的原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举例说明问题。
“这件事,一要看他的基因编辑对不对、打靶打得准不准,二要看生出来的孩子怎么办,有没有其他疾病风险,事前是否经过考虑。”万钢说,在医疗卫生领域,所有新药、新技术都要经过四期左右的临床研究,试验要在老鼠、狗、猴子等动物身上先做一遍,而不能急于求成,“医疗卫生界的科学家,工作要对人负责,这是医疗卫生最重要的责任。”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政知圈微信公众号、中国证券报、中青在线网、国新办中国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