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货币超发,如果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实体经济领域,自然会对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纵然有一些通货膨胀,也因为就业等比较好能够承受。相反,则就很难说、很难办了。
通胀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货币发多了,本来市场上的商品价值只有1万元,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却有2万元,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多了,价格就变高了,这样通胀就发生了。所以,货币超发,一般情况下都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居民财富缩水,但是,货币超发,有时也不全是可以避免的,而是迫不得已的。
事实上,一个国家要不要超发货币,会不会超发货币,可以表现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造成的,二是客观造成的。
主观造成的,主要是执政者过度强调自身利益,强调自己执政时的政绩需要,通过不断地发行货币,制造市场泡沫,最终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津巴布韦,就是过度放开土地市场,推动土地价格上涨造成的,从而让货币发行失去控制,最终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他一些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客观造成的,主要是因为特殊事件的发生,特别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特大事件的发生,为了防止经济崩溃,被迫通过发行货币来应对危机、抵御危机影响。待危机过后,也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也确实出现了货币超发现象。从应对金融危机的角度来看,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货币的流向出现了问题,超发形成的货币没有有效传递到实体经济领域,而进入了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所以,问题就相对较大,需要解决的矛盾、特别是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就成了首要问题。
我们说,有的货币超发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有的则无法控制。就像前面群分析的,前者可以控制,后者则难以控制!如何把控好货币发行节奏,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