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100天:市值跌2300亿,数万股民被血洗,雷军又一个无法洗刷的原罪 ! | 砺石
砺石导言
早些年的股票市场尚存在一些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企业,能让价值投资者投资获益。而当前的资本市场却沦为“上市公司、承销商与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屠杀投资者的杀戮场。上市初期,各方就联合通过制造迷雾伪造出远超企业真实价值的畸高估值,吸引投资者高位买入,未来几年都深套其中。一直以厚道自诩的小米公司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上市前极力粉饰业务,夸大估值,混淆视听,上市100天后市值暴跌2300亿港币,数万股民被血洗,而创始人雷军却获得价值98.3亿人民币的股票奖励,早期机构投资者晨兴资本与核心高管也成功套现近百亿人民币,安全离场。
砺石商业创始人 刘学辉 | 作者
付迎爽 | 编辑
关于企业的估值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投资常识,就能相对准确的判断出企业的真实价值。
但很多投资者却不能坚信常识,在企业股价远超过真实价值的情况下还大量买入,这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个人的贪欲与不理性,另外则是因为“上市企业、承销商与风险投资机构”为谋求企业高估值,制造出了很多混淆是非的迷雾,严重误导了投资者的理性判断。
一直以“厚道”自诩的小米公司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1
2018年初,小米公司开始筹备上市事宜,先是故意对媒体放出拟以2000亿美金估值IPO的消息,以此来试探外界对小米估值的真实反应。
由于2014年年底,小米曾以450亿美金的估值完成F轮融资,如果按照8%的年利息计算,2014年的450亿美金相当于2018年的550亿美金。如果小米以低于550亿美金的市值上市,意味着F轮投资者的投资将会出现亏损,小米也将会为F轮融资签署的对赌协议承担沉重的赔付代价,所以小米公司与机构投资者都迫切希望推高小米的上市估值。
但小米的2000亿美金估值是极为离谱的,消息一出,便引来很多专业人士的批评。感受到公众对2000亿美金估值的态度后,小米公司便将估值预期调低至1000亿美金,并拟在香港与大陆两地同时上市,融资200亿美金。
估值1000亿美金,融资200亿美金,这对于小米确实是一个美梦,但对于投资者绝对是一个梦魇。
按照对标同行业企业的估值方法,小米公司根本无法达到1000亿美金的估值。但为了推高上市估值,小米创始人雷军于是在公开场合不竭余力的将小米与同类型的硬件公司撇清关系。
雷军一方面宣称小米不是一家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企业,希望投资者能以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方式来给小米估值;另一方面,雇佣大量媒体粉饰企业,为小米IPO的高估值造势。尤其在小米提交招股说明书后的连续几天,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对小米极尽吹捧的文章,吹捧小米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吹捧小米的千亿美金估值。
在一片吹捧声中,幸好还有一些专业的媒体发出理性的声音,腾讯财经旗下的《棱镜》发表了深度研究文章《我们用几天白话了小米招股说明书,告诉你它估值为何太高》,彭博旗下的《商业周刊》发表了文章《小米估值比百度、京东还高,靠谱吗?》,科技媒体虎嗅网也发表了《小米对投资者厚道吗?》的文章,都对小米的互联网公司定位与高估值提出质疑。
砺石商业评论也一直是小米高估值的坚定批评者,2018年5月16日,笔者曾撰文《小米没有诚信,怎能卓越》,批评小米:“从创业初期,就擅长利用媒体舆论进行饥饿营销,制造产品热销假象,到上市前夕,小米已经成为一家世人瞩目的明星企业,却再次利用媒体舆论编织了一个‘千亿美金市值互联网公司’的谎言,借此推高上市估值。我们从中没有看到一家卓越企业应有的诚信,而没有诚信的小米,怎能卓越?”
根据小米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2017年营业收入为1146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抛开互联网服务部分,其硬件业务营收在1000亿人民币左右,按照雷军给硬件业务设定的最高5%净利率,其硬件净利润在50亿人民币,按照远高于苹果的30倍市盈率计算,小米硬件业务的估值上限在1500亿人民币。
小米智能手机的寿命周期只有1-2年,每年会有新的增量,也会有大量被弃用,按照小米手机每年平均2亿存量用户的规模,平均每个用户在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单年贡献为50元,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年营收可达到100亿,按照15%的净利率,30倍的市盈率测算,其互联网服务部分估值在450亿人民币左右。
将小米公司硬件业务部分估值与互联网服务部分估值相加,笔者认为其最高估值也就只有1950亿人民币,折合为300亿美金。
小米公司创建于2010年,短短8年的时间就实现千亿收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成就,笔者不否认小米是一家优秀的创业企业,雷军是一位聪明与勤奋的企业家,但小米在上市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的估值,指鹿为马,文过饰非,明明是一家硬件企业硬要定位成一家互联网企业,明明不值那么多钱硬要把自己包装成一家千亿美金市值的企业,笔者对其所表现出的浮夸与不负责任,极为不认同。
2
砺石商业评论等媒体对小米互联网定位与估值的质疑也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密切关注。2018年6月14日,中国证监会针对小米提交的CDR招股书披露了《反馈意见》,《反馈意见》长达2.5万字,包括规范性、信息披露等多个层面的84个问题,涉及同业竞争、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关联交易等内容。
其中,《反馈意见》针对小米 “互联网公司”的自我定位提出质疑:“请发行人结合公司主要产品、业务实质、收入占比、利润来源等,说明公司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反馈意见》还进一步询问:“公司定位为一家硬件引流、互联网变现的科技创新公司。请发行人结合公司互联网获客方式、除了通过硬件获客,能否通过其他互联网方式获客、以及国内智能手机增长趋势、渗透率等情况,说明未来互联网变现的趋势、业务增长空间、是否具备未来持续增长的能力。”
证监会要求小米必须在30日内就上述问题逐项落实并提供书面回复。
中国证监会的反馈意见极为专业,正戳中小米公司的软肋,对此小米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此时正处在香港IPO的关键时刻,与中国证监会过多纠缠可能会影响到港股上市,得不偿失,小米于是弃车保帅,放弃A股CDR上市,力保顺利登陆香港证券市场。
在香港证券市场,以成熟的国际投资者与价值投资者居多,在招股过程中,小米遭遇到更多专业人士的质疑,雷军则被迫继续调低对小米的估值预期,最终将发行价确定在17港币,估值约为550亿美金。
即使降低到550亿美金估值,小米的价值仍然被高估,在小米挂牌上市当天还是出现破发,幸得雷军急邀旧部何小鹏等人在二级市场购入小米股票进行驰援,小米股价才得以在短期稳定住局面。笔者于小米上市次日再次发表《8000字长文穿透小米估值迷雾》一文,深入分析了小米公司的真实业务情况,并再次判断小米公司较为理想的估值也只有300亿美金上下,对其收割股民韭菜之心进行了严厉批评。
但割韭菜不成的小米公司还颠倒黑白,将被迫调低发行价,美其名曰宣传为“厚道,不割韭菜”,并组织一些没有底线的自媒体对笔者等对小米一直持批评态度的理性声音进行攻击。不过笔者没有回应,因为小米已经上市,不需要笔者再去回应,时间与接下来的股价走势会给出孰对孰错的最有力证明。
2018年10月16日,距离小米公司7月9日上市正好100天。10月16日香港股市收盘后,小米股价报收12.3港元/股,市值为2777亿港币,折合354亿美金,较7月9日上市当天发行价对应的3838亿港币已经跌去1000亿港币,较何小鹏等人驰援后的高点,更是下跌2300亿港币。
在小米上市的100天里,数万计高价接盘的中小投资者被血洗,而小米创始人雷军却在小米这次IPO中获得价值98.3亿人民币的股票奖励,小米公司的早期投资人晨兴资本与黄江吉、黎万强、刘德、洪锋等4位核心高管也已经成功套现近百亿人民币,安全离场。
小米上市100天,市值下跌近半,对于雷军、核心高管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依然能坐拥数亿、数十亿甚至数百亿人民币的财富,对于股票发行与承销商来说,上亿人民币的佣金也赚取到手,而对于买入小米股票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则在短短100天的时间里,数年甚至数十年积累的财富都化为乌有。
这样的小米真的厚道吗?虽然小米的这些中小投资者都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贪婪与不理性承担后果,但在上市过程中,对企业价值极尽粉饰与夸大的雷军与小米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幸亏有一些专业、理性的声音戳穿了雷军为小米公司编造的千亿美金估值谎言,并被迫放弃在A股的CDR上市。如果小米真的以千亿美金市值在香港、大陆两地同时上市成功,不仅将会把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卷入其中,200亿美金的巨额融资,也将有可能把两地的股市拖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3
早些年的股票市场尚存在一些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企业,能够让价值投资者投资获益。而当前的资本市场却逐渐沦为“上市公司、承销商与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屠杀股民的杀戮场,在上市初期就通过制造迷雾为企业营造出远超真实价值的超高估值,吸引中小投资者高位买入,最终在未来几年都被深套其中。
小米公司的上市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不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自私与嗜血本性,这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坚信常识,理性决策,而不再被“上市公司、承销商与机构投资者”的华丽说辞所蛊惑。
从雷军被魅族手机创始人黄章怒骂为小偷,通过接近魅族偷师学艺,到小米手机早期就擅长利用媒体舆论进行饥饿营销,制造产品热销假象,大量产品却被输送给黄牛,黄牛在线下加价销售,再到后来红米手机瞒天过海,在不被用户关注的零部件领域采用超低配置......这一系列事件都极大的消耗了小米的诚信名声,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因此被很多人戏谑称为“雷猴王”,意思是其经常把用户当猴耍,很多用户对这些经历都还记忆犹新。
小米上市,雷军却再一次借助媒体力量,粉饰业务,夸大估值,混淆视听,让数万中小投资者被套其中。无论雷军未来获得多大的财富,这都将成为其一生都无法洗刷干净的又一个原罪,很难再赢得公众的信任与尊重。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在小米上市时为了声援雷军,公开抨击那些上市做高市值,然后再也没涨上去的公司都是割韭菜,创始人没资格成为企业家。而讽刺的是,小米与雷军正是刘强东口中的这类企业与企业家。
希望一向以厚道自诩的雷军与小米,能认真反思过去犯下的原罪,未来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浮夸,多一些务实,那样才能真正赢得人心,企业才会走的更加长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