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5月23日央行发布《关于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做出上述决定。此次试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6月11日起,企业在试点地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时,试点地区银行按规定审核开户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面签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以及基本存款账户唯一性后,便可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不再核发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目前,《通知》的第二阶段监管要求即将开始实施。根据《通知》,第二阶段自12月1日起,试点地区银行为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时,除按照第一阶段业务处理办法执行外,增加完善账户管理协议、增加身份验证方式、加强“公转私”管理、健全异常情况处理机制、加强销户管理等试点内容。
具体到“公转私”管理,《通知》规定银行应当根据企业的注册资金、日常资金支出等,与企业合理约定基本存款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单笔和每日限额。如果支付款项超出限额的,应当向银行出具付款凭据;无法提供付款凭据,或提供的凭据无法说明付款用途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银行应当拒绝办理。
在身份验证方面,《通知》要求,企业与银行约定基本存款账户使用的身份验证方式可以为预留签章、数字证书或者双方认可的其他身份验证方式。此外,银行应当与企业核对账务,频率应不低于一年一次,企业应当配合。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账户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再核发开户许可证,大大提高了企业账户的使用效率。恒丰银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王丽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央行开展这一试点主要是为了简化企业开户流程、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原先开立基本户,需在银行与当地央行分支机构之间来回折腾,至少要花费4-5天时间。现在企业省去了前往央行分支机构的环节,只需向银行递交开户材料即可,大大节省了企业开户时间。
对于加强“公转私”管理的原因,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主要还是为了控制企业真实转账,很多企业公对私转账都涉及到洗钱、逃避税款或者社保等。
“央行在减少事前核准事项的同时,为规范企业资金的使用,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加强“事中事后”的监测,如增加身份验证、加强公对私管理等。“在王丽娟看来,央行之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资金的使用,减少企业违规动用公司资金的可能。例如,若不加强公对私转账的管理,企业可通过公对私转账等方式将企业资金转移到个人名下,存在挪用公款、偷税漏税、甚至洗钱等违法行为的可能,加大金融领域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