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韩声江 来源:澎湃新闻
8月23日,一场关于东北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的争论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团队发布《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吉林报告》)称,吉林应转变重工业赶超战略思维而率先弥补轻工业短板。随即,有券商经济学家提出异议,反对吉林发展轻纺、家电等轻工业。
8月23日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在官网发表回应并全文公布了《吉林报告》。回应称,《吉林报告》的建议是扬长补短而非只发展轻加工业不发展其他产业,“由此可知这些评论人士只是道听途说,并未见到《吉林报告》的完整版。”
林毅夫领导下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日前在吉林发布《吉林报告》称,按照林毅夫开创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解决东北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违背比较优势型赶超战略”转轨到“遵循比较优势型发展战略”。
《吉林报告》强调,只有在轻纺行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即轻工业的比重要超过重工业之后,重工业才能具备自生能力地快速健康壮大,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在国际上也是没有竞争力的。并得出结论,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短”板是以纺织服装、家电与消费电子为龙头的轻工业集群和相应商业网络严重缺失。
《吉林报告》提出,过去振兴东北的战略思路是侧重“加长避短”(提升重工业忽略轻工业),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东北与吉林如何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进行“扬长补短”是其转型升级的根本。
在具体的转型升级政策方法上,林毅夫建议吉林发展五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农业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现代轻纺产业集群、现代装备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报告称,“这五大五万亿量级的产业集群将成为未来培育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报告指出了当前吉林壮大上述五大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首先,吉林省各大产业集群中企业数目较少,很多产业还是国企尤其是央企“一柱擎天”在唱“二人转”,需要提高产业集群的企业密度;其次,吉林省外来投资包括外资和省外投资较少,“投资不过山海关”,需要围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及其产业链进行大力招商引资;再次,吉林省产业投融资不够活跃,需要引导各类资本进入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及其产业链克服第一个吃螃蟹者的示范风险;再次,吉林省目前确实存在很多体制机制上的制约影响了符合潜在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的禀赋要素供给,需要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要素供给;最后,吉林省虽然在这几大产业集群上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受制于东北地区区位以及东北亚目前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产业发展的区域开放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报告提出了建立企业培育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引导基金平台、要素聚集与双创平台、宣传推广跨区域合作平台等“五大政策平台”的建议。
报告建议,吉林省目前需要积极把握由于东部沿海比较优势变化导致的外商投资产业转移的机会,创造条件,主导作为转移与潜在比较优势一直的外商投资到吉林省。按照林毅夫提出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方法,如果转移目标省市1%的外商投资便可使得吉林省外商投资大幅度提高,江苏省可使其提高22.20%、上海市可使其提高18.82%、广东省可使其提高19.69 %、北京市可使其提高12.22%、浙江省可使其提高13.08%、山东省可使其提高12.09%、福建省可使其提高21.93%、天津市可使其提高21.29%。
报告还特别提到了,吉林省应该结合大健康产业比较优势与长白山名片,打造长白山大健康产业走廊,在该走廊上围绕特色产业支撑规划实施一批长白山大健康产业走廊的主题小镇,如打造矿泉水小镇、打造人参小镇、打造绿色食品小镇、打造健康装备小镇、打造医药双创小镇、打造养生旅游小镇、文创观光小镇、打造冰雪运动小镇等等。
在8月20日吉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主题举行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林毅夫就《吉林报告》相关内容做了报告。他表示,希望新结构经济学在吉林省的应用不仅能为该省的转型升级树下一个里程碑,也可以成为东北经济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板。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出席并主持了当天的集体学习会,他强调,要全力抓好转型升级重点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利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培育发展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旅游“新四样”,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也有经济学家对林毅夫为吉林开出的“药方”提出异议。8月23日,原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撰文称,东北并不是轻工业适宜的转移目的地,“从林毅夫团队所描述的产业集群来看,广东、江苏、浙江一带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集群生态,从而使得产业内的运行效率非常之高。从这些产业的劳动密集型部分的产业转移来看,东北不具备承接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的基本条件,没有厂商会选择东北来为其配套。从国家产业转移来看,东北拿什么和越南、马来西亚、中南美等地竞争这些产业的转移?”
他还表示,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让吉林去发展轻纺、家电、电子,这不是把吉林推进火坑?吉林要把自己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才是正道。”
对于东北的优势产业,孙建波认为:在高铁时代,应充分发掘东北的自然旅游资源、健康疗养资源,把东北打造为中国夏季消暑和冬季滑雪的圣地;打造东北农产品品牌、构建东北食品品牌集群;整合东北生物医药和地道药材产业,尤其是吉林省要依托全球人参主产地的优势构建与韩国竞争的人参药材、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人参化妆品产业集群;以大连为基础,面向东北亚,构筑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等为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构筑人工智能、飞机制造、机车制造、精密仪器等产业集群,再现东北老工业基地荣光。
就在孙建波的反对意见引起争论之际,林毅夫的弟子、北京大学副教授王勇在朋友圈回应称,孙建波的建议在《吉林报告》的完整版中都有涵盖且更加系统深入。“批评者并不了解我们的报告全部内容就批评我们无知。”
随即,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在官网发布《<吉林报告>下载链接以及对有关评论的简短回应》公布了报告全文。回应称,孙建波提出吉林省要发挥医药健康、旅游运动、农业食品等比较优势,并以此来批评《吉林报告》没有指出来这些比较优势。事实上,这些内容正是《吉林报告》提出吉林省可以叠加大农业、大健康、现代轻纺、现代装备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等五大万亿量级的符合其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内容之一,而且有更加系统和详细的分析。
回应强调:“《吉林报告》的建议是扬长补短而非只发展轻加工业不发展其他产业,由此可知这些评论人士只是道听途说,并未见到《吉林报告》的完整版,居然也把我们的结论作为批评我们的依据,有点不思其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