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对“杀熟”者除了处以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罚款外,对情节严重者还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这将让那些愿意砸钱烧钱来营销的商家心存顾忌,否则就可能被清出市场。
近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本次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一个亮点是,对涉嫌利用大数据“杀熟”的平台或商家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大数据“杀熟”现象屡有发生。不少网友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报价各异,部分旅行APP也存在“看人下菜碟”现象,对老顾客提供高定价商品。
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给出不同的定价并不鲜见,只要价格公开、不属于垄断销售和强买强卖,就应尊重商家的自主经营权,但“杀熟”则违背商业伦理。一般而言,商家对老顾客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符合商业伦理和经营理念,如会员等级越高,享受的优惠越多。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顾客忠诚度,提高对商家的认可和信任度,进而助商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遗憾的是,个别商家借助大数据“杀熟”,透支了消费者信任,还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一般情况下,商家占据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且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消费者很难识破“杀熟”行为。如果商家掌握着大量用户的信息,很可能会根据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画像”并提供有差别的定价和服务,实施隐蔽而精准的“杀熟”。而消费者相对分散,且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了解商家的定价策略,除非每次购物时进行比价,否则很难觉察到被“杀熟”。即便发现了想维权,也常因为“追回一只鸡,得杀一头牛”的维权成本,不得不放弃。
为吸引新用户,商家在一定时期内针对新用户提供优惠价格,在情理之中。而且,很多商品价格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尤其是机票、旅馆、酒店的价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随客流、天气变化等因素调整。由此,除非在同一时间段内,在同一地区,有多个具有相同“会员级别”的消费者购买相同商品,否则,莫说普通消费者,即便监管部门也难以分辨何谓正常的价格变动,令分辨“杀熟”难上加难。
在技术进步背景下,如果不对商家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和约束,某些新技术就可能成为个别商家作恶的工具,让消费者愈发弱势,沦为被精准“杀熟”的对象。进而言之,如果不及时对大数据“杀熟”说不,互联网商业就失去了便民属性,沦为强势商家宰割消费者的帮凶。
根据此次征求意见稿,对“杀熟”者除了处以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罚款外,对情节严重者还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这将让那些愿意砸钱烧钱来营销的商家心存顾忌,否则就可能被清出市场。当然,治理大数据“杀熟”,更需要有效监管经营者的“算法”,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监管,有效反制“杀熟”行为,让商家不敢用技术作恶,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史洪举)
快报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对“杀熟”者除了处以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罚款外,对情节严重者还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这将让那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