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掌握的情况显示,目前已对非居民用户发布紧急限气通知的单位包括石家庄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大城县气代煤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巫山县三峡风天然气有限公司、高碑店市华宇燃气开发有限公司、石家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清苑滨海燃气有限公司、呼和浩特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辉煌能源(安平)有限公司、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公司甘肃代表处、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邛崃市天然气有限公司等至少十余家。
除此之外,少数地区甚至出现民用气供气不足的现象。以郑州市中牟县为例,当地一些小区居民就反映家里燃气供应出现问题,如燃气灶火苗越来越小,高峰时段甚至打不着火,暖气片也不热。
此前,河北省发改委已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于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
在多地陷入用气紧张窘境的背景下,三大石油公司采取了多个措施迎峰保供。中石油有关人士表示,今冬国内天然气供需形势紧张,资源缺口较大,预计中石油市场范围内天然气有效需求达到813亿方,资源供应方面可筹措资源765亿方,与需求相比存在48亿方的缺口。为此,中石油把冬季天然气稳定供应作为政治任务,将科学组织气田满负荷生产,加大LNG现货资源采购,突出保供重点,全力保障华北地区资源供应。
中海油有关人士则透露,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激增,估计今冬全国天然气缺口将达到50亿立方米,尤其是华东、华北等地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30%以上,天然气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中海油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要求,持续加强上下游合作保供。其中,中海油气电集团贸易公司(下称“贸易公司”)通过推进天津滨达管线、广东省管网鳌头分输站向西二线实施反输等天然气管线的互联互通工作,与兄弟单位合作,携手增强地方城市应急保供能力。
上证报记者获悉,在多方努力下,中石油已与中海油达成相关协议,准备在天津采取互联互通的方式联手保供。
此外,8月中旬以来,贸易公司还积极与上游兄弟单位、华北地区下游用户等进行对接,摸底保供需求,并根据保供需求协调上游资源方,不断调整LNG资源供应计划,争取安排尽可能多的冬季船期。为进一步加强设施保障能力,贸易公司还租赁了一艘可储存14.5万立方米LNG的FSRU(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并于11月起靠泊天津LNG开始正式供气。此举相当于为京津冀地区增加了一个移动LNG储罐和一套移动气化装置,使得天津LNG接收站日最大外输能力提升至2400万立方米。
中石化方面则加快了普光气田的生产进度。作为川气东送工程主供气源地,中石化普光气田承担着“调峰保稳产”的重任。今年以来,该气田克服生产经营中的种种困难,在继续保持高效生产的同时,提前46天完成年度生产经营任务。
“今年冬季出现的这轮供气紧张和煤改气有直接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教授告诉上证报记者,2013年前后管理部门提出了煤改气的方案,当时强调要列入规划、落实资源,但实际上,地方层面在操作时并未完全做到这点。今年已是落实上述方案的最后一年,使得地方迫于压力,大大加快了煤改气工作的速度。
他表示,前两年国内天然气供应一直过剩,这也使得相关方对资源保障的认识出现一些偏差,没想到今年需求反弹会这么大。
“此外,还有个因素是今年中亚天然气供气不足,具体原因不清楚,但确实是今年一个意料之外的特殊情况。”刘毅军说。
在他看来,目前解决供气紧张的办法只能是对非居民用户限供停供,从需求侧的角度进行调节管理。同时,从现货市场增加采购一部分现货LNG(液化天然气)也是一种应急办法。
(原标题:多地天然气供应紧张 “三桶油”互联互通保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