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共引进相关项目2500余个。中科天津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研究院、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纷纷落户,北师大附中、协和医院、中核质子治疗等一批北京优质教育卫生资源落地新区。
记者采访了解到,位于滨海新区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承接平台,积极导入中关村创新基因、创新团队、创新平台,正成为京津合作的样板和示范。短短一年时间里,新增注册企业共计355家,注册资本金达到582463万元,集聚效应初显。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加快区域转型升级、推动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深化京津两市创新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段海波说。
与此同时,津冀合作持续推进。今年2月初,天津市滨海新区—唐山市曹妃甸区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揭牌暨投资项目签约相继在唐山曹妃甸区和沧州渤海新区举行。据了解,唐山市在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建设上,将围绕整车进口、融资租赁、金融服务、贸易物流等方面与天津滨海新区展开深入合作。
据介绍,在以综合交通系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滨海新区基本形成了对接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大交通网络。京津城际滨海于家堡站,每日约有7000人次往来,高峰时达到1万人次,实现了滨海新区与市区及北京的快速通达,初步形成京津冀“一小时通达圈”。
除此之外,天津港积极深化与唐山港、黄骅港的合作,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建成了25个内陆无水港,设立了5个区域营销中心,形成了辐射广泛的内陆物流网络体系。
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海新区未来将主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积极承接一批区域总部、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一批教育、卫生、科研、金融等非首都功能。主动对接、支持、服务雄安,发挥港口优势、产业优势、自贸试验区优势,建设智能港口,打造自由贸易港,为北京和雄安新区提供最近、最便捷的海上门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