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变化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但实际上,这并非居民储蓄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2月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公开表示,中国杠杆率出现了两大变化,宏观上未降,结构上有所调整,去年中国居民第一次出现了储蓄增长率为负,这意味着中国居民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赤字部门。M2增长掉下来了,居民储蓄存款掉下来了,企业的定期存款掉下来了,后果很严重。
短期来看,居民储蓄存款下降有特定的时间因素,除了今年4月份外,去年4月份和10月份均出现过居民存款大幅减少的情况,每逢季末,银行素有“冲时点”“冲业绩”的惯例,加之宏观审慎评估考核压力,疯狂揽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会挤压和透支接下来的存款规模。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居民存款下降现象的形成有迹可循,或许将成为长期趋势。2017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居民储蓄增速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在储蓄减少的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居民贷款增量连续超过存款增量,2017年居民贷款增加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为5.3万亿元。
从资金流向来看,储蓄降低、杠杆率上升的现象大概率会成为长期趋势。一方面,在房价上涨的惯性预期下,居民购房热情不减,而房地产作为大多数家庭财产的大头,在挤压储蓄的同时大幅增加了居民的杠杆。从消费层面来讲,当前居民的消费逻辑也发生了改变,消费升级与超前消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储蓄产生了挤压效应。此外,另一个对居民储蓄产生分流作用的因素是投资理财产品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对传统的银行储蓄产生了巨大冲击。
若居民存款下降成为长期趋势,将会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一方面,作为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储蓄的下降会导致投资的下降,进而可能拉低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在存款竞争压力下,银行可能会提高贷款报价,进而提高融资成本,使居民和企业的杠杆率升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