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驰 30年前的5月,《深圳特区报》上登出过一份成立大会邀请函,新成立的中国平安(61.640, -0.49, -0.79%)曾以这样“高调”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诞生。
30年后的5月27日,自诩平安“首席推销员”的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发表平安成立30周年司庆致辞。在这篇题为“铭记初心:我是一名保险推销员”的致辞中,他既没有炫耀业绩,也没有大谈战略愿景,而是从一个保险从业者的角度,带公众重新认识了他眼中的保险业。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政策对保险服务消费的激励,市场规模可预见还将逐年增长。站在行业爆发的前夜,马明哲在致辞中发出的初心之问:“何为保险,为什么做保险?”给中国平安乃至整个行业注入了一针清醒剂。
逐初心不改
早在公元前916年,在《罗地安海商法》中,就已经出现了保险原则的雏形:“一人为众,众人为一。” 互帮互助、分摊风险的背后,是源于参与者对家庭的责任。
几千年来,保险已经演化出千百种形态,成为一个每天有大量资金流通的行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业者能否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依然坚守保险初衷呢?
作为一名业界老兵,30多年前读到的胡适先生的一段话一直让马明哲铭记于心:“保险,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算做现代人。”
这段话说明保险的真谛在于帮助人们未雨绸缪,在旦夕祸福之间,有尊严地面对困难和灾难。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生老病死的话题通常是不吉利的,这也使得创业之初的保险人面对的第一个难题不是推销产品,而是向大众普及“何为保险、为什么需要保险”。
回忆起当初的出发的决心,马明哲在致辞中这样写道:“最早的保险业拓荒者都非常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我们推销的不仅仅是一个保险产品,更是一份对亲人的关爱和责任,一份对未来的保障和承诺。”
这份承诺意味着要帮助数万家企业在灾后恢复生产;帮助数十万家庭获得重建家园的力量;意味着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后现场:每一个现场,除了救死扶伤的医生、抢险救灾的官兵,还有那些忙碌着的保险从业者的身影。提供心理疏导、贴身照顾、安排就医、亲属探视……这让同为金融业的保险,相比其他业务更多了一份温度。
温度,这正是区别保险人与其他金融业务从业者的标签。
知躬身自省
有温度的行业,自然与人靠得更近,知冷暖,更懂责任的意义。
保险业在中国真正起步不过三十几年。弹指30年,刚到而立之年的中国平安走过的路几乎浓缩了中国保险业从恢复到逐步走向市场,从陌生到逐渐被认同,从一种业务到一种观念被逐渐接受的全部历程。
站在万亿市值之巅,这一次马明哲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反省客户对于保险业者的负面看法和评价。在他看来,外界对于保险从业者的片面看法来自三个原因:一是专业技能不精、推销方式欠妥,没有充分理解客户的感受,没有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简单推销的结果;二是少数推销员存在道德操守和诚信问题,即为了个人私利不惜牺牲客户和公司的利益,损害了行业形象,导致不少客户不再信任公司,甚至拒绝相信保险;三是公司的管理和教育还不到位,在这点上公司有责任帮助大家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培养精湛的专业技能,掌握正确的推销方式,搭建成功的舞台,赢得客户与社会的尊重与信任。
这三个分析都源自于对行业自身的反思,马明哲不回避企业的这些问题,尤其是反映在个人保险从业者身上的问题。
知反省,知进退。当一个人进入而立之年,意味着意识独立,人格自立。当一家企业进入而立之年,意味着什么?马明哲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正视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不逃避问题,不忘记初心。
这个态度不仅仅见诸笔端,更已经落实为一项项具体的行动。
十多年前,平安率先推行“保单通俗化”,彻底改变保单条款的晦涩冗长,方便客户轻松、简单看懂合同内容。承诺“为客户寻找理赔的理由”,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助客户最大化地实现保险利益。曾有一位江苏盐城的客户不幸罹患重症,客户按照自己的理解向中国平安索赔6万元。最终按照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该客户最后拿到的赔付金是30万元 。
另外,越来越多科技的应用,提升了保险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专业性,减少人为经验因素导致的损失。例如,车险的“510城市极速现场查勘”,当事故发生时,在大多数的场景下,查勘员赶到主城区只要5分钟,郊外及三四线城市仅10分钟。
得益于卫星遥感、物联网、DRS鹰眼风控等先进技术,平安产险在贵州台江县落地率先推出全国全产业链保险深度介入、可让贫困户“低门槛参与,低风险经营”的免息免担保扶贫模式,预期将在一年内带动5万至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为业务员建立诚信档案,把道德操守不合格者坚决拒之门外;通过展 E 宝平台,将业务员展业行为和轨迹线上化,确保服务品质效率;通过智能远程客服平台,帮助业务员更快捷、高效地服务客户;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业务员收入水平和行业吸引力。
“懂”用户,“懂得”用户的需要,“懂得”给予用户怎样的服务正成为平安实现初心、履行责任的提升方向。而通过科技成就使命,成为中国平安为自己的下一个10年选择的道路。
求奋斗不息
在中国平安成立30年纪念日前4天,中国平安2017年股东大会顺利召开。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财年中,中国平安实现将近900亿元的利润,增长将近50%。尤其作为未来十年业务重心的金融科技板块业务盈利达到146亿元,同比增加136%,占集团营运利润的比例由8%上升到14.6%。
面向未来10年,马明哲详细阐述了平安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逻辑。这个被概括为“三部曲”的发展路径包括:第一部用科技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部是用科技建生态,第三部是将生态发展起来后,再把金融注进去。“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他说。
从2011年任命美国人计葵生(Gregory D. Gibb)为“首席创新执行官”开始,马明哲就已经把眼光投向了金融发展的下一个未来:金融科技。从“2014年:提供全新的移动智能服务体验”到 “2015年‘四个市场、两朵云、一扇门’”和 “2016年:全面开启3.0时代” ,马明哲新年致辞中的中国平安战略重心不断向金融科技倾斜。今天受到资本市场追捧的金融科技业务均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018年,孵化的四只“独角兽”企业陆续受到资本市场青睐。2014年创办的平安好医生,如今1.9亿注册用户,成为中国知名的移动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平台,并且已经于5月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中国领先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估值高达估值185亿美元;金融科技服务公司“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医保科技分别完成融资。
这对中国平安而言意味着一个依靠金融牌照红利,依托资本驱动发展的时代正在逐渐被以“资本+科技”驱动迭代的开始。围绕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应用,这样一种生活已经开始了: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有病痛的时候,可以在手机上进行问诊、然后对症挂号、预约诊疗,之后医疗费用可以通过一个手机APP提交诊疗单据,然后报销的费用自动划拨到自己的账户中。账户中的金额在闲置时可以进入理财账户赚小钱,当要购买汽车等大额消费支出时,不足的部分也可以便捷的申请到消费贷款。
金融业务和应用场景通过科技链接起来,让中国平安的DNA中开始出现更浓重科技元素。基于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和生物识别等技术运行的“智能大脑”引领这艘庞大的金融巨轮开始向着更“懂”用户的方向驶去。
或许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科技被注入到业务中,越来越多的流程变得自动化,越来越多的数据成为决策参考,在带来服务便捷的同时,在中国平安面临战略性转型的重要关口,如何让保险业的温度感不被科技应用的疏离感所覆盖,成为舵手马明哲警惕和自省的出发点。
所以有了在司庆30周年的此时,马明哲带头重拾进入保险业的初心与使命感,以确保科技对业务完善最终是服务于30年前出发时对自己的拷问:“何为保险,为什么做保险?”
“我是一名保险推销员,”这便是马明哲始终铭记的初心。
2018年
平安迎来30周年庆;正式启动“三村建设工程”扶贫计划
2017年
平安确立未来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战略规划,确定科技为平安新的引擎和盈利增长点;市值过万亿元
2016年
平安获评2016年度中国十佳上市公司,并成为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金融企业
2015年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如期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主体高度达600米,跻身世界超高层建筑前列
2014年
平安成为全球第一保险集团,获资本试产认可
2013年
平安围绕用户“医、食、住、行、玩”生活圈,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推动落实门户战略
2012年
平安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家级保险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的金融机构
2011年
收购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集团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
2010年
平安“低碳100”行动计划启动,倡议低碳生活,推动绿色金融
2009年
启动“互联网+”战略;平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列 A 股上市公司第一名
2008年
平安首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成为入选该榜单的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2007年
平安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创全球最大保险公司IPO
2006年
平安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港元
2005年
《福布斯》全球2000强榜单公布,平安成功入选,为上榜的唯一中资险企
2004年
平安H股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
2003年
平安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
汇丰入股平安,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壮大
2001年
平安成为国内唯一获得“AAA”财务实力和信用等级的金融保险企业
2000年
95511全国电话中心于苏州正式开通,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工作进入崭新阶段
1999年
平安代表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寿险业精英高峰会——百万圆桌会议,这是该会议历史上首次飘扬中国国旗
1998年
平安改革推广年,在产、寿、证、投、内控、人力资源,六大领域进行深刻改革,经营管理各方面全面推行KPI指标体系
1997年
平安引入“外脑”麦肯锡,构建了综合金融的战略;同时成立集团发展改革中心,推动平安国际化进程和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1996年
平安保险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员工队伍超过5万人
1995年
平安全面推行营销体制改革,产险、寿险、证券、投资四大业务统一管理、分业经营;平安大厦正式启用,平安总部拥有了自己的大厦
1994年
高盛摩根入股;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在安徽省六安市竣工开学
1993年
平安着手布局寿险领域,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正式成立;同年成立捐助希望工程基金会
1992年
国家批准平安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1991年
平安正式向证券业务进军;总部大楼从蛇口搬迁到了深圳市区
1990年
随着北京、大连、广州等地代表处的设立,平安业务版图扩展至国内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
1989年
平安第一个省外分公司在海南成立
1988年
平安在深圳正式成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