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新介绍,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五年前被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学校以立志、成才、报国、裕民为奋斗目标。学校规模较小,每年入学规模是四百人,首届只有两百人。目前开设三个本科生学院,未来会新设立创意与艺术学院及数学研究所两个新学院进行招生。此外,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完全与国际顶尖高校接轨,比如物资学院院长,杨培东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同时也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等。教职工目前有一千多人,全职七百多人,教工规模还在增长中,常任教授中有97%的教授都是在国外留学归来的留学人员。
针对今天会议的主题“未来怎么实现更好的产融结合”,李儒新坦言,上海科技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一是以发挥科教融合的特色来拓展多方位的科研合作。比如OpenFog,就是瞄准新一代的计算,这是一个产学研的联盟,在2015年发起,2017年上海科大当选为大中华区的主任单位。上海科技大学与兆芯集成电路,以及华力微电子,以及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成立了微电子产学研联盟,还和复旦、浙大、药物所等十几家企业联合成立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联盟。入选了我们国家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跟国内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还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的办公室,知识产权工作向专门化和专业化推进。上海科技大学与联合投资、药明康德等共同创办的和径医药这样一个企业,成为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药转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它的合作模式就是和径医药深度介入了创新药物研发的全过程,从早期比如说,我们和免疫所的合作模式就是,早期和径医药预付的科研相关费用650万元,然后根据药物研发的里程碑,最后要达到一亿美元的目标,形成销售之后占3.5%到7%的净收益。这样一种深度合作的模式还在继续的推进中,还计划跟我们学校的iHuman所和生命学院进行相关的合作。
二是上海科技大学主体位于张江科技城的唯一一所理工科高校,在上海科技大学的周边,聚集了我国最为先进的光子科学领域的大科学设施,我国至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设施今年4月份已正式动工,投资达到将近一百亿,要建立国际领先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这样的大科学设施聚集在高校周边,也是国际顶级高校科教融合的一种发展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