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唯品会套现安全即时到账方法操作,唯品会提现快速秒到攻略流程指南
发布时间:2018-07-0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新浪财经讯 “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于2018年7月7日-8日在沪召开,SFI特邀嘉宾、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助理主席Michele Bullock发表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Michele Bullock:感谢王博士,感谢CF40和SFI邀请我在这次峰会做演讲。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金融·新科技·新趋势”,确实抓住了支付体系的重点。同时对监管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鼓励创新的同时,要保证支付系统的安全,在监管框架下,也要尽量做到行业公平。今天我会讲一些挑战,以及从澳联储的角度,我们怎样看这些挑战。首先我会讲澳大利亚在支付方面的监管框架,之后讲支付体系重要的驱动力,最后讲一下零售支付体系和对监管者的潜在意义和影响。
一、澳大利亚支付方面的监管框架。
澳大利亚的监管,就像中国一样,主要监管方是央行,也就是澳联储。联储的支付体系是由PSB(支付系统委员会)决定。主席是央行行长,也包括一些外部成员。PSB的责任是要确保银行在执行的时候,首先保障促进支付系统的效率,促进市场的竞争,保障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联储银行在监管方面,有比较强大的力量。确实在有些案例是这样的,比如信用卡体系中,有些竞争和效率上的问题,行业自身不能解决,因此澳联储引入了一些监管,而且要求行业在一些做法上做出改变。但澳联储最偏向的一个方法,就是找到一些有很大空间可以改善的领域,鼓励行业解决问题。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MPP澳大利亚新支付平台的发展。MPP是澳大利亚支付体系的一个开放的系统,能促使快速的支付,今年早期上线,逐渐铺开,允许用户全天候地支付,支付同时发现更多完整的信息。这不是行业自发的行动,而是澳联储所设定的战略目标。之后鼓励行业做,行业怎样满足目标,澳联储在此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鼓励、促进行业间的合作,建立这样的系统。
二、有三种关键的驱动力,形成澳大利亚的零售支付系统,一是新支付渠道。二是新技术。三是新参与者。
消费者现在越来越多地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而使用电子支付系统。他们也是通过渠道做电子支付。一个,通过移动终端,这些设备现在无所不在,就像手机,在销售点、线上支付或App的支付,以及IoT更广泛地扩展设备,使得支付变得无所不在。在澳大利亚,多数渠道是使用既有的支付路径,特别是银行卡体系。
新技术同时形成了零售支付体系。过去几天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分布式账簿的技术,确实吸引了很多的关注。这些新的支付机制,能使得技术更更高效,比如跨境支付,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的作用减弱。同时,应有其他的技术,比如云计算、AI和加密技术。这些技术,能改善客户的支付体验,而且也能支持新的金融工具,同时使得新兴的企业没有大规模的网点也能与既有金融机构进行竞争。
新参与者/新机构,总体来说有三种。一类是数字银行或是新型银行,这些银行通过移动的App提供银行服务,不受传统体系的束缚或网点的束缚,使用更新的技术,能更灵活地应对消费者的需求,用技术来解决空白或摩擦。比如线上支付。第二类是大型的科技公司,可以使用非常广泛的网络,提供自营的闭环支付系统,在中国有两个是屹立潮头的,支付宝和微信。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也可以扩展自由的支付体系。这就要求银行分享数据,分享客户信息,以促进创新和竞争。在澳大利亚,我们正在实行创新的开放式的银行体系,使得消费者可以控制自己的银行数据。预计消费者能使用自己的数据,获取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消费者可以要求银行分享信用卡使用的历史、利率、费率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放到一个比较的网站上,这样网站就可以为一个特定的个人提供最好的、适合的信用卡的选择,包括精确地测算,使用新的信用卡相比目前能节省多少。挑战就是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客户隐私,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在开放式银行体系,我们有信心能帮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在金融体系里,有很多事可以做。我们的问题是,对政策、监管方面,这些新兴技术的意义何在?
我在这里提出四点。其实过去两天我们听到了很多的挑战:1、如何平衡创新和监管?2、对支付体系的效率的意义。3、安全性。4、强健性。
1、对金融监管的很重要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促进创新的同时,保障支付系统的安全和有效性。
这要求监管者警戒,是否采取的措施对整个体系或创新有害处,或是会影响创新的发生?新的参与者可能会发现很难进入或获取支付系统的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有些创新甚至要求参与者或既有的竞争者互相合作,这样才能进行产品创新。我们联储银行的作用就是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促进行业间的项目合作,使得基础设施更有可及性。多数监管者是鼓励创新的,而且使用渐进监管的方法,取决于新的行业进入者主要执行的活动。比如很多辖区,使用监管沙盒,这样新的参与者可以开发他们的服务,而不需要受到相对全面的监管。有一些辖区对新参与者,相比较全面服务商,监管强度要小很多。澳大利亚有APRA(审慎监管局),还有ASIC(证监会),采取的也是这种渐进的监管方法。ASIC(证监会)有个监管沙盒,能促进FinTech公司非常灵活地检测新产品、服务,而不需要获取任何牌照,APRA(审慎监管局)也建立了框架,有一个有限业务的牌照,可以使得潜在的银行新参与者能开展有限银行业务,在一段时间内,更简便的监管框架里,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能力和资源。很重要的一点,新的参与者预期在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要接受同样的监管,因为如果没有这样,行业就不公平了,但在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开发、改善能力和产品。这样让他们能更好地在未来开展业务。
对澳大利亚支付体系来说,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是可及性、行业准入。因为新支付服务提供商会要求获取支付基础设施,依赖于已有的金融服务商进行竞争,特别是非银的服务提供商,已经获得了联储的同意,获取结算相关的账户信息。但依然需要其他的准入,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获取更多关于支付清算的系统。他们可能也会通过代理获得,但这会增加成本。因此他们可能更希望能有一个直接的准入体系。如果传统的金融体系想控制准入,可能通过行业协会要求一个非理性的阻碍。
第二个领域可以称之为储值产品。传统来说,支付服务是由受监管的金融机构通过交易账户提供的,这些机构受到谨慎监管,以保证公众能有信心,在一切合理情况下都可以履行财务责任。此外,在多数国家(包含澳大利亚)零售存款也是受保护的,银行破产由存款保险进行保护。有些新进的业者,是作为储值的方式来持有客户的资金。这就引起了很多政策层面的问题,这些资金可以像储蓄存款一样对待,如果不是,需要不需要进行特殊的监管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这样的新兴业者规模如果特别大,那会不会引起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很多监管者都在思考这些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2、效率问题。新产品能不能改进现有的支付服务?要看支付过程中是不是有摩擦、漏洞。往往我们会谈到三个领域,微额支付,有可编程的货币,还有跨境支付。微额支付,通常在一些场景下适用,互联网的内容提供商想取代传统的广告模式或是定月收费的模式,未来有这样潜在的新的业务模式,可以收取众多极小额、微额的付款,但问题是,既然额度那么小,成本如何回收?怎么实现盈利?第二是可编程的货币,当某些特定条件满足以后,自动触发的付款。比如在线购买货物,资金可以先由独立第三方持有,收到货物,验收后资金才释放。在很多商业供应链中,都有广泛的潜在应用。跨境支付,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效率。现在的流程,既缓慢又成本高昂,构成了重大的合规负担,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模式,可以用于解决这样一些摩擦,包括区块链。
这些方面,都可以提升效率。但监管者依然需要关注一些事态的发展,避免不利后果的出现。其中需要关注网络效应。当有很大的一个网络效应,是很大一个支付网络,可能成本比其他的服务更高,但因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客户不愿意离开,这就是网络效应。还有一个趋势,就是把支付功能植入到App或是移动设备,这样对消费者和商家可能更方便,但有可能被其他的支付工具取代会更难,更容易形成垄断。
3、安全性也需要考虑,现在消费者的数据变成一种资产,各方对个人的银行数据非常感兴趣,甚至有人提出,个人如果可以很方便地并很安全地分享本人的银行数据,同时保留对数据的所有权,这个时候可以开发出新的一些服务,提供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有了大数据的分析以后,可以生成更多对消费者的洞察。但与此同时,有这么多海量的数据被存储、分享,数据的安全、整体网络安全问题,是行业和监管者不得不面对的艰巨的挑战。
老牌的金融机构已经做了大量的投资,来保证客户数据的安全性,在支付系统中防止欺诈,但支付系统中,它的强韧性受制于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行业各主体,尤其是监管者,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建设。
4、强韧性。过去我们比较关注大额支付的系统的强韧性,有非常高的运行强韧性的要求需要满足。零售的支付系统,在过去没有提出那么高的标准,但随着电子支付的不断普及,人们出门都不带现金了,因此,零售支付系统一旦中断,客户无法开展交易。举例来讲,澳大利亚最近有个大银行服务中断,商家就不得不拒绝所有的客户,不能做生意,除非有现金,而多数人是没有带现金的。这样的中断,会严重影响到商业,也会削弱消费者对支付系统的信心,监管者需要对和零售支付系统相关的运营风险提高关注。
零售支付领域正在发生快速变化,金融科技在推动许多新的支付产品的诞生,也有很多新兴的市场参与者在应运而生,可以彻底改变客户的体验,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竞争性,也可以提高效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支付体系的安全性。需要监管者不断做工作加以跟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