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纳正逐步打破“省间壁垒”
发布时间:2018-08-2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电力交易形成了“省为实体”的格局,一个省份为了保障本省份的就业、税收,往往不愿意接收外来电力,这一现象被业界称为“省间壁垒”。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电力交易市锄制的完善,在东西部省份之间电力交易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交易品种、越来越高的交易频次吸引着众多市场参与者,“省间壁垒”正在逐步打破,“弃风弃光”问题得到了改善——
长期以来,由于电力交易市场间存在“省间壁垒”,不少省份为了保障本省份的就业、税收,往往不愿意接收外来电力,致使一些省份的新能源发电难以通过外送电力的方式消纳,导致“弃风弃光”问题突出。
不过,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电力交易市锄制的完善,地域壁垒正在逐渐打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甘肃外送电量达138.88亿千瓦时,带动新能源增发电量34.83%,降低省内新能源弃风弃光率14.42%;甘肃新能源发电161.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56%,其中外送7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67%,电力交易市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长期交易:
搭建电力“批发平台”
在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李娟正在电脑前汇集整理省内新能源企业向山东外送电力的交易清单。这样的中长期外送交易,她每个月要组织15笔左右。给李娟报送交易意愿的是甘肃电投集团市场部主任张鑫,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甘肃电投集团新能源发电通过市场交易外送电量的占比从2016年的35%上升到2018年的66%,切实改善了新能源企业的经营状况。
甘肃电力交易之所以发展迅速,原因在于省内电力装机容量远远大于用电负荷,电力供过于求,造成新能源企业“弃风弃光”严重,迫使政府和电网企业不断寻求省外消纳市常“一笔电力交易过程,就是捕捉市场信息、推销甘肃电力、达成合作意向,随后再回来组织省内发电企业报价报量、开展交易。”据李娟介绍,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下属交易中心到改制后的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推动电力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从未间断。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通过交易平台,甘肃用了11年时间使交易电量增长了11.9倍。现在,中长期交易仍然是最主要、占比最重的一种电力交易方式。“相对其他交易品种,中长期交易就好像是电力电量的批发交易。”张鑫表示,中长期交易电量占甘肃电投新能源发电量的40%左右,对拉动新能源利用小时数、降低弃风弃光率贡献明显。
在李娟看来,这种变化除了交易双方之外,还有政策层面的鼓励推动。随着电力交易市场不断完善,由政府管控的电价开始松动,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尝试,降价让利已经成为常态,激发了交易双方的积极性,打破了“省间壁垒”。
现货交易:
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
在位于甘肃瓜州县的鲁能干北一风电场运行控制室内,工作人员李月明时刻关注着富余可再生能源跨区现货交易平台,要根据平台发布的中东部省份市场需求信息,结合次日风况预测,报送第二天的发电能力情况,以便参与新能源现货交易竞价。
该平台由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开发,平台的一端是参与交易省份的电力调度中心,每15分钟发布一次本省份供给、需求电量电价,平台的另一端是广大新能源场站,根据平台发布的信息参与竞价交易。目前,甘肃全省200多家新能源场站都安装了这个交易平台终端。
李月明提交的发电申请,经过甘肃电力调度中心校核,确认省内已经没有调峰空间后,会被提交到平台匹配交易。“国网甘肃电力调度部门今年前6个月已经组织了1896笔超短期、小批量的新能源现货交易。”杨春祥是国网甘肃电力调度中心的一位现货交易组织者,他告诉记者,现货交易对技术依赖性比较强,交易频率很高,但更能适应新能源发电随机性、碎片化的特点。
随着交易参与者的聚集,现货交易电量增长明显。今年前5个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共组织新能源现货交易成交电量21.2亿千瓦时,占国网公司电力现货交易的47.5%,成为全国电力现货交易最大的供应商。张鑫表示,现货交易成交的电量是省内无力消纳的“弃风弃光”电量,所以报价上有一定的下浮空间,送到中东部省份具有电价优势,这也是新能源市场交易增长的坚实基矗
清洁利用:
新能源替代方兴未艾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开展的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是针对省外市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举措。在甘肃省内,除了保障性收购直接消纳之外,降低新能源弃风弃光率的手段还有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和新能源采暖等清洁替代方式。
甘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夏天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甘肃电网,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电量从2015年的13.7亿千瓦时增长到2018年的34亿千瓦时,替代的范围和力度逐年加大。
这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行动不止发生在电力行业。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实施,10吨以下的煤锅炉被取缔,国家鼓励清洁供暖,各地相继出台电价优惠措施,电能替代的清洁供暖也因此逐渐显现出价格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市场处处长周有学表示,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大力推广电采暖,2014年到2017年之间,甘肃全省电采暖用电量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
长期以来,由于电力交易市场间存在“省间壁垒”,不少省份为了保障本省份的就业、税收,往往不愿意接收外来电力,致使一些省份的新能源发电难以通过外送电力的方式消纳,导致“弃风弃光”问题突出。
不过,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电力交易市锄制的完善,地域壁垒正在逐渐打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甘肃外送电量达138.88亿千瓦时,带动新能源增发电量34.83%,降低省内新能源弃风弃光率14.42%;甘肃新能源发电161.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56%,其中外送7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67%,电力交易市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长期交易:
搭建电力“批发平台”
在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李娟正在电脑前汇集整理省内新能源企业向山东外送电力的交易清单。这样的中长期外送交易,她每个月要组织15笔左右。给李娟报送交易意愿的是甘肃电投集团市场部主任张鑫,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甘肃电投集团新能源发电通过市场交易外送电量的占比从2016年的35%上升到2018年的66%,切实改善了新能源企业的经营状况。
甘肃电力交易之所以发展迅速,原因在于省内电力装机容量远远大于用电负荷,电力供过于求,造成新能源企业“弃风弃光”严重,迫使政府和电网企业不断寻求省外消纳市常“一笔电力交易过程,就是捕捉市场信息、推销甘肃电力、达成合作意向,随后再回来组织省内发电企业报价报量、开展交易。”据李娟介绍,从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下属交易中心到改制后的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推动电力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从未间断。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通过交易平台,甘肃用了11年时间使交易电量增长了11.9倍。现在,中长期交易仍然是最主要、占比最重的一种电力交易方式。“相对其他交易品种,中长期交易就好像是电力电量的批发交易。”张鑫表示,中长期交易电量占甘肃电投新能源发电量的40%左右,对拉动新能源利用小时数、降低弃风弃光率贡献明显。
在李娟看来,这种变化除了交易双方之外,还有政策层面的鼓励推动。随着电力交易市场不断完善,由政府管控的电价开始松动,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尝试,降价让利已经成为常态,激发了交易双方的积极性,打破了“省间壁垒”。
现货交易:
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
在位于甘肃瓜州县的鲁能干北一风电场运行控制室内,工作人员李月明时刻关注着富余可再生能源跨区现货交易平台,要根据平台发布的中东部省份市场需求信息,结合次日风况预测,报送第二天的发电能力情况,以便参与新能源现货交易竞价。
该平台由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开发,平台的一端是参与交易省份的电力调度中心,每15分钟发布一次本省份供给、需求电量电价,平台的另一端是广大新能源场站,根据平台发布的信息参与竞价交易。目前,甘肃全省200多家新能源场站都安装了这个交易平台终端。
李月明提交的发电申请,经过甘肃电力调度中心校核,确认省内已经没有调峰空间后,会被提交到平台匹配交易。“国网甘肃电力调度部门今年前6个月已经组织了1896笔超短期、小批量的新能源现货交易。”杨春祥是国网甘肃电力调度中心的一位现货交易组织者,他告诉记者,现货交易对技术依赖性比较强,交易频率很高,但更能适应新能源发电随机性、碎片化的特点。
随着交易参与者的聚集,现货交易电量增长明显。今年前5个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共组织新能源现货交易成交电量21.2亿千瓦时,占国网公司电力现货交易的47.5%,成为全国电力现货交易最大的供应商。张鑫表示,现货交易成交的电量是省内无力消纳的“弃风弃光”电量,所以报价上有一定的下浮空间,送到中东部省份具有电价优势,这也是新能源市场交易增长的坚实基矗
清洁利用:
新能源替代方兴未艾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开展的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是针对省外市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举措。在甘肃省内,除了保障性收购直接消纳之外,降低新能源弃风弃光率的手段还有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和新能源采暖等清洁替代方式。
甘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夏天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甘肃电网,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电量从2015年的13.7亿千瓦时增长到2018年的34亿千瓦时,替代的范围和力度逐年加大。
这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行动不止发生在电力行业。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实施,10吨以下的煤锅炉被取缔,国家鼓励清洁供暖,各地相继出台电价优惠措施,电能替代的清洁供暖也因此逐渐显现出价格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市场处处长周有学表示,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大力推广电采暖,2014年到2017年之间,甘肃全省电采暖用电量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