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汇率预期 人民币中间价重启“逆周期因子”
发布时间:2018-08-27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实习记者 吴限)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跌破6.87关口的背景下,8月2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消息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暴涨600个基点。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重启“逆周期因子”,能够增加汇率的主动性,降低贬值预期。
公告显示,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表示,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继今年1月各中间价报价行相继将“逆周期因子”调整为中性后,时隔7个月再次重启。在币策首席分析师肖磊看来,近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市场预期发生了变化,人民币进入了贬值周期。所谓逆周期因子,就是平抑单边预期。他表示,此次重启“逆周期因子”,对当前汇率的影响将是直接的,可能会增加汇率的主动性,降低贬值预期,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出现反弹走势。
事实上,2017年5月,为了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基于市场化原则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据介绍,“逆周期因子”旨在适度校正市场供求中顺周期因素对收盘汇率的影响。具体来讲,在计算时,可先在上一日收盘价较中间价的波幅中剔除篮子货币变动的影响,由此得到主要反应市场供求的汇率变化,再通过逆周期系数调整得到“逆周期因子”。而逆周期系数由各报价行根据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自行设定。
2018年1月,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在“逆周期因子”启动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86附近一路回涨至6.41左右,累计升值达到4500个基点,升值幅度约6.5%。
而随着贸易摩擦、美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近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8月1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一度跌破6.95,濒临7的重要关口。而此次重启“逆周期因子”,向市场释放了稳定的信号。消息发布后,当日晚间人民币汇率急速飙升,离岸人民币暴涨6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回涨300个基点,截至23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均收复6.81关口。
事实上,早在中间价报价机制调整之前,监管部门就已针对针对人民币汇率这一轮急贬采取了调节政策。8月初,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以缓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给人民币带来的贬值压力。8月16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公告,要求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的三个净流出公式暂不执行,收缩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
在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娟看来,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总体趋势在下跌,但并没有延续单边贬值趋势,市场预期相对稳定。央行在退出常态式干预,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也一直在坚持底线思维,必要的时候会通过宏观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她进一步指出,短期来看,虽然外部扰动因素仍存,人民币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从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及7月外汇储备数据来看,当前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总体稳定,外汇市场相对平稳。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公告显示,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表示,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继今年1月各中间价报价行相继将“逆周期因子”调整为中性后,时隔7个月再次重启。在币策首席分析师肖磊看来,近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市场预期发生了变化,人民币进入了贬值周期。所谓逆周期因子,就是平抑单边预期。他表示,此次重启“逆周期因子”,对当前汇率的影响将是直接的,可能会增加汇率的主动性,降低贬值预期,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出现反弹走势。
事实上,2017年5月,为了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基于市场化原则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据介绍,“逆周期因子”旨在适度校正市场供求中顺周期因素对收盘汇率的影响。具体来讲,在计算时,可先在上一日收盘价较中间价的波幅中剔除篮子货币变动的影响,由此得到主要反应市场供求的汇率变化,再通过逆周期系数调整得到“逆周期因子”。而逆周期系数由各报价行根据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自行设定。
2018年1月,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在“逆周期因子”启动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86附近一路回涨至6.41左右,累计升值达到4500个基点,升值幅度约6.5%。
而随着贸易摩擦、美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近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8月1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一度跌破6.95,濒临7的重要关口。而此次重启“逆周期因子”,向市场释放了稳定的信号。消息发布后,当日晚间人民币汇率急速飙升,离岸人民币暴涨6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回涨300个基点,截至23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均收复6.81关口。
事实上,早在中间价报价机制调整之前,监管部门就已针对针对人民币汇率这一轮急贬采取了调节政策。8月初,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以缓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给人民币带来的贬值压力。8月16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公告,要求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的三个净流出公式暂不执行,收缩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
在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娟看来,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总体趋势在下跌,但并没有延续单边贬值趋势,市场预期相对稳定。央行在退出常态式干预,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也一直在坚持底线思维,必要的时候会通过宏观审慎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
她进一步指出,短期来看,虽然外部扰动因素仍存,人民币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但从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及7月外汇储备数据来看,当前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总体稳定,外汇市场相对平稳。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