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衢州柯城:在浙首创全流域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8-3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本报记者 徐祖贤

  夏日清晨,漫步在柯城信安湖边,薄雾蒙蒙,鸟语花香。湖面上,几叶轻舟摇曳;不远处,三两渔人垂钓;天边,一轮红日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正破雾而出。在岸边的草地上,早起的市民们,有的舞剑、有的慢跑、有的骑车……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夏日黄昏,徜徉在柯城庙源溪畔,微风习习,杨柳拂堤。小溪里,三两小孩玩水嬉闹;不远处,一群野鸭上下翻腾;天边,几只白鹭正朝着夕阳展翅飞翔。在岸边的花丛旁,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有的散步、有的跳舞、有的欢唱……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在柯城,一江清水,是人们欢乐的理由,更是他们守护的对象。

  短短的两年时间,为了护住那一江清水,柯城关停各类污染企业71家,上百个投资额超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因环保问题被柯城拒之门外。全流域整治、全辖区生猪禁养、全方位保护生态……如今的柯城正按照“水清、水净、水美”的柯城治水三步曲的要求,在保护生态、治水护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全流域治理

  全流域退养生猪,是柯城区为了保护庙源溪而提出的一项措施。两年多前的庙源溪,可以说是猪比人多,流域内的两个乡镇人口虽然不到5万,存栏生猪却有10多万头,且大部分都是家庭散养,废水乱排,庙源溪也因此成了柯城区内最脏最臭的河流。为此,柯城区一方面加快农村废水管网的建设,一方面帮助农民转产转业,并在此基础上,对流域内的两个乡镇实行生猪禁养。

  禁养生猪后,庙源溪的水逐渐干净了起来。“光水清了,还不行,我们要让这一溪清水成为村民眼中的风景。”在庙源溪水逐步变清后,柯城区委、区政府开始实施对庙源溪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投入1.3亿元,打造城市公园标准的生态河道。

  如今的庙源溪,处处是景:全长10多公里的河道,有20多条生态景观堰坝,河道两侧生态绿地、休闲游步道、骑行绿道蜿蜒曲折。每到傍晚,小溪边成了村民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而庙源溪也成了浙江省首条按照全流域禁养、全流域整治模式,打造而成的“最美溪流”。

  在柯城,像庙源溪这样实现了美丽蜕变的“最美溪流”,不仅一条。柯城区把庙源溪流域的做法推广到了全区,对全区的生猪养殖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如今除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规模养殖场外,柯城区已基本告别了一家一户的生猪散养模式,生猪养殖这个曾经对柯城水体污染最大的因素已经基本解决。今年柯城区还将在全流域禁养的基础上,对境内另外几条小流域进行全流域综合改造提升,以期让柯城每一条小流域都能成为群众眼中的“最美溪流”。

  生态富农

  “猪棚换大棚”,这是柯城区针对养猪集中的城郊村推出的引导农民转产转业的新思路。具体而言,村民如自觉拆除自家的生猪养殖大棚,可以从村里获得相应的生态蔬菜大棚,不仅如此,柯城区有关部门还上门为转型的生猪养殖户免费提供种苗、生态有机肥、技术培训、销售指导等服务。

  不仅是“猪棚换大棚”,柯城区还针对辖区内的不同情况,推出了不同的对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特别是生猪养殖户进行转产转业。如今,有的村民放弃了污染行业,干起了电商;有的村民拆除猪棚,经营起了农家乐,甚至还有村民把原先的猪棚进行了重新翻修,建成了画室,赚起了文化钱。

  多年前,桃源村所在的七里乡农民以土法腌制毛竹、加工低档生活用纸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1600元。土法造纸,污染了溪流,污水废水困扰着溪流沿线的居民。

  如今桃源村早已完成了平毁竹料腌塘和关停境内造纸厂工作,农家乐更是办得红红火火,仅有300多人的黄土岭自然村就有床位1200多张,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农家乐营业额近千万元。

  最近几年,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柯城像桃源村这样,依靠生态发展走出致富新路的村庄越来越多。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