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亏损的蔚来汽车有未来吗
发布时间:2018-08-31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原创】百亿亏损的蔚来汽车有未来吗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据市场消息,蔚来汽车将于9月18日美股上市,募集10亿美元,市值60亿~80亿美元,为中国电动车赴美上市第一股。
然而,面对三年亏损109亿元、汽车量产目标迟迟没有实现,有些人也开始质疑,蔚来汽车真的有未来吗?互联网造车概念到底能否成为市场的一种积极力量,给各方投资者都带来理想的效益和回报呢?
众所周知,蔚来汽车是2014年11月由易车网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和京东CEO刘强东等人联合发起创立的,成立之初就获得了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豪华天团”的投资。随后,百度、红杉、联想、华平、IDG等数十家知名机构,也相继参与投资。其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持股17.2%,为最大股东;腾讯持股15.2%,为第二大股东;高瓴资本持股7.5%,为第三大股东;另一创始人李想持股1.7%。
应当说,从股东分布情况来看,市场对蔚来汽车的前景还是可以充满期待的,对蔚来汽车的成功也是充满信心的。毕竟,能够得到如此众多互联网大佬、知名投资机构、企业的认可,决不会是为了创造概念、追求时尚、吸引眼球,也不是为了寻找刺激,而是想在电动车领域闯出一番新天地。
事实也是,蔚来汽车成立以来,研发一直是企业最为重视、也是力求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研发投入就突破了5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14.5亿元,2017年的研发支出26亿元、2016年的研发支出14.6亿元。如此规模的研发投入,对一家成立不久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想造出高质量汽车的最好体现。不仅如此,蔚来汽车的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更是达到了鲜有的30%,,也足见蔚来汽车对研发工作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来电动车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很多企业都拿出了电动汽车产品,并很快实现量产。但是,市场的认可度并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企业都是奔着补贴而去的,而不是真正达到了生产电动汽车的水平和条件,甚至有的企业不惜通过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冲着政策而去的造车,显然是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好汽车来的,也是不可能在市场立足的。
对蔚来汽车来说,如果走的也是拿补贴的路,或许早就量产了。但是,从蔚来汽车加大研发投入的情况来看,其出发点决不是在拿政府补贴上,而是汽车的品质、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上。不然,蔚来汽车不需要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研发投入,也不需要在研发上如此下功夫。更重要的,按照媒体披露的信息,蔚来汽车在零部件的选择上,也都选择的是主流供应商,特别是合资企业。也就是说,蔚来汽车的“器官”也是质量上乘、品质良好,是要与企业重视研发投入相配套的。至于价格,即便比别的汽车高,一旦获得市场认可,应当不会缺少消费者。在推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消费者,也在开始追求高质量消费之路。价格,已经不是他们选择商品最主要的考量。质量和品质,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蔚来汽车抓紧赴美上市步伐,可能是资金吃紧的表现。应当说,这既可能是实情,也可能不完全对。一方面,造车就是一台“老虎机”,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才能支撑。对蔚来汽车来说,把研发当作企业最核心的工作来抓,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研发投入,且不达到设计的质量目标、品质目标、竞争力目标等,就不量产,自然会在资金方面遇到很大的矛盾,需要通过上市募集更多资金来满足研发等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蔚来的股东们,没有一个不是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如果真的缺钱,增加一些投入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选择上市,除了融资之外,也极有可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扩大市场影响,尤其是国际市场影响。这一点,从蔚来IPO拥有的超豪华承销商阵容——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美银美林、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瑞银证券和WR Securities等就不难看出,这次的赴美IPO,一定是在为蔚来汽车的量产制造市场气氛、创造市场条件。一旦上市成功,不要多长时间,蔚来汽车将推出量产计划,实现全面量产。
也许,与计划相比,蔚来汽车的步子慢了一点,亏损也明显了一点。特别是营业收入,到目前为止才4000多万元,与庞大的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等不成比例。但是,正是这种不成比例,才让我们看到了蔚来汽车的未来,看到了蔚来汽车的希望。如果蔚来汽车也象其他企业一样,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需要,在技术、质量、品质等都没有达到条件的情况下就匆忙量产,最终的结果,也就只能是倒在起点上。只有高度重视研发的企业,才有希望站在行业的制高点,才能引领市场、引领消费者。
对蔚来汽车的未来,还是应当充满信心的。尤其对研发的重视,是对蔚来汽车充满期待最核心的要素。真正的好产品,是需要时间打磨的,而不是靠激素刺激。中国汽车产业要想兴旺,就必须在研发上做文章。蔚来汽车,或许能够成为一个示范。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据市场消息,蔚来汽车将于9月18日美股上市,募集10亿美元,市值60亿~80亿美元,为中国电动车赴美上市第一股。
然而,面对三年亏损109亿元、汽车量产目标迟迟没有实现,有些人也开始质疑,蔚来汽车真的有未来吗?互联网造车概念到底能否成为市场的一种积极力量,给各方投资者都带来理想的效益和回报呢?
众所周知,蔚来汽车是2014年11月由易车网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和京东CEO刘强东等人联合发起创立的,成立之初就获得了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豪华天团”的投资。随后,百度、红杉、联想、华平、IDG等数十家知名机构,也相继参与投资。其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持股17.2%,为最大股东;腾讯持股15.2%,为第二大股东;高瓴资本持股7.5%,为第三大股东;另一创始人李想持股1.7%。
应当说,从股东分布情况来看,市场对蔚来汽车的前景还是可以充满期待的,对蔚来汽车的成功也是充满信心的。毕竟,能够得到如此众多互联网大佬、知名投资机构、企业的认可,决不会是为了创造概念、追求时尚、吸引眼球,也不是为了寻找刺激,而是想在电动车领域闯出一番新天地。
事实也是,蔚来汽车成立以来,研发一直是企业最为重视、也是力求重点突破的一项工作。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研发投入就突破了5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14.5亿元,2017年的研发支出26亿元、2016年的研发支出14.6亿元。如此规模的研发投入,对一家成立不久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想造出高质量汽车的最好体现。不仅如此,蔚来汽车的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更是达到了鲜有的30%,,也足见蔚来汽车对研发工作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来电动车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很多企业都拿出了电动汽车产品,并很快实现量产。但是,市场的认可度并不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企业都是奔着补贴而去的,而不是真正达到了生产电动汽车的水平和条件,甚至有的企业不惜通过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冲着政策而去的造车,显然是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好汽车来的,也是不可能在市场立足的。
对蔚来汽车来说,如果走的也是拿补贴的路,或许早就量产了。但是,从蔚来汽车加大研发投入的情况来看,其出发点决不是在拿政府补贴上,而是汽车的品质、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上。不然,蔚来汽车不需要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研发投入,也不需要在研发上如此下功夫。更重要的,按照媒体披露的信息,蔚来汽车在零部件的选择上,也都选择的是主流供应商,特别是合资企业。也就是说,蔚来汽车的“器官”也是质量上乘、品质良好,是要与企业重视研发投入相配套的。至于价格,即便比别的汽车高,一旦获得市场认可,应当不会缺少消费者。在推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消费者,也在开始追求高质量消费之路。价格,已经不是他们选择商品最主要的考量。质量和品质,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有分析认为,蔚来汽车抓紧赴美上市步伐,可能是资金吃紧的表现。应当说,这既可能是实情,也可能不完全对。一方面,造车就是一台“老虎机”,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才能支撑。对蔚来汽车来说,把研发当作企业最核心的工作来抓,不惜一切代价地增加研发投入,且不达到设计的质量目标、品质目标、竞争力目标等,就不量产,自然会在资金方面遇到很大的矛盾,需要通过上市募集更多资金来满足研发等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蔚来的股东们,没有一个不是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如果真的缺钱,增加一些投入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选择上市,除了融资之外,也极有可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扩大市场影响,尤其是国际市场影响。这一点,从蔚来IPO拥有的超豪华承销商阵容——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美银美林、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瑞银证券和WR Securities等就不难看出,这次的赴美IPO,一定是在为蔚来汽车的量产制造市场气氛、创造市场条件。一旦上市成功,不要多长时间,蔚来汽车将推出量产计划,实现全面量产。
也许,与计划相比,蔚来汽车的步子慢了一点,亏损也明显了一点。特别是营业收入,到目前为止才4000多万元,与庞大的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等不成比例。但是,正是这种不成比例,才让我们看到了蔚来汽车的未来,看到了蔚来汽车的希望。如果蔚来汽车也象其他企业一样,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需要,在技术、质量、品质等都没有达到条件的情况下就匆忙量产,最终的结果,也就只能是倒在起点上。只有高度重视研发的企业,才有希望站在行业的制高点,才能引领市场、引领消费者。
对蔚来汽车的未来,还是应当充满信心的。尤其对研发的重视,是对蔚来汽车充满期待最核心的要素。真正的好产品,是需要时间打磨的,而不是靠激素刺激。中国汽车产业要想兴旺,就必须在研发上做文章。蔚来汽车,或许能够成为一个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