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疯话”成真

发布时间:2018-12-0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拼搏奋斗的时代属于敢想敢干的人,过去是,今天是,未来仍然是

  “将来农村要实现:栽秧不弯腰,挖墒不用锹,治虫不用浇,收割不用刀,装运不用挑,行船不用篙。”

  这是1974年12月,我参加县里手扶拖拉机手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一位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的一段讲话。

  我至今都记得,当时副县长的话音未落,台下纷纷议论:堂堂的副县长,怎会说这样的疯话,几千年的传统农活都没有改变,难道在我们这一代会出现奇迹吗?

  我也在纳闷:这里地处苏北水乡,河沟交错,水网密布。全乡陆路与世隔绝,出门不是步行就是船,农活不是人工就是牛,你看啊,耕作一靠老牛拉犁耙,二靠人工锹挖拿钉耙。收割时,女的一把镰刀弯下腰,男的一根扁担使劲挑,个个腰酸背痛汗水冒,用船运到场上。脱粒小麦全靠人工掼,打稻布在场上,老牛拉着石磙来回碾压,赶牛人一边牵着缰绳跟在老牛后面转悠,一边哼起牛号子消除疲劳,晴天不着慌,雨天着了忙,到手的粮食不知霉烂有多少。据记载,1971年夏收,老天不作美,眼睛一睁,今天又下雨,造成近七成粮食霉烂,喂猪都不吃,何况人呢。

  农村多少代人,都是沿袭这样的生产方式,你说,这位副县长说的不是“疯话”吗?哎,但愿哪天能成真,那农民种田就不愁啦,也快活多了。

  时光飞逝,变化真快。1975年,生产队里买了一台脱粒机,这家伙真神气,旁边出粮,前边出草,大伙儿称为“小老虎”。尽管机械化,但还得要10人才能完成,灰尘满天飞扬,为了抢季节,我这个做机工的日以继夜,人不离机,机不离人,几天下来就像大病一场。

  农村的生活渐渐变样了。1985年1月,全乡通往县城的公路建成通车,进入21世纪,204国道穿越南北,344国道连接东西,随后实现公路村村通。路通机多,村里重视机耕道建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机耕道一条条筑起路,路面从2米宽的泥土路提升到4米的砂石路,目前不少的地方改成6米的水泥路。水泥桥一座座建成,改变农机具转运靠船装,不被河沟所困。路桥建成,推动农机的发展,机多了,做机工的也没有那么忙得猴子似的。

  2004年,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有独购的,也有合买的,出现井喷式发展。农业机械种类也发生质的变化,从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到东方红系列方向盘拖拉机;从人工喂入式脱粒机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机具更新换代实现新的飞跃。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出现一大批剩余劳动力,他们不再死守那“一亩三分地”,陆续从农村走向城市,务工、经商、创业,增加收入发家致富,加快农村小康进程。

  这几年,我们当地出去发了家,有眼光的农民又返乡,购买先进的农机具,涌现出大批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现在干农活真省劲,耕作大型拖拉机耕田、平田、播种一气呵成;施肥有施肥机,既快又均匀;植保治虫用上无人机,只按电开关,规范用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不用将农药倒在桶里一舀一舀地浇;特别是收割季节,“洋马”奔驰,“谷神”显灵,“联合”出力,穿梭田间,耀武扬威,这边出粮装袋,那边出草粉碎,就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运粮回家不用船、不要挑,拖拉机、农用车,直接送到家。即使几天阴雨天也不愁,全镇有5家种田大户购买粮食烘干机,运去烘干,一会儿工夫,潮的进去干的出来。

  改革开放40年,副县长的“疯话”全成真。农田作业,一样样在变化,古老的农具被遗忘,传统的农活渐消失,先进的农业机械一个个地显现,给农民带来欢乐的笑,给农村带来新的喜,但愿更多的“疯话”成现实。(杨庆云)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