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0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3年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路径日渐清晰。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生态倒逼,坚定不移去产能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不是就不要发展了?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难”如何才能变“双赢”?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路径——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
有“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因江而名、依江而建、缘江而兴。近年来,江阴大力推动高端进、低端退,治理进、污染退,生态进、生产退,“三退三进”护长江。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中,江阴保持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高水平并进的良好态势,走出了发展新路径。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在上游,重庆在2017年否决了26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治理等要求的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约20亿元;对8户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要求的企业分别采取关停、搬迁等措施;全面完成13家“十一小”企业关停取缔和主城区7家污染企业环保搬迁。
在中游,面对日益严峻的“化工围江”,湖北宜昌向“吃饭产业”开刀,启动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最终实现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
在下游,江苏明确全省化工产业不上增量、优化存量、严控总量,沿江沿太湖地区不新上化工、钢铁、煤电产业,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2018年上半年全省关停规上企业近3000家、限产1000多家。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的重大区域战略,应该在高质量发展上做改革先锋,努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
改革创新,培育发展新优势
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0家国家高新区、5个自贸区……长江经济带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制度优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优势正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产业体系在长江两岸拔节生长。
罗来军表示,长江经济带既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条件,又具有先进的科技、管理技能等要素,还具有广阔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这些均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实现。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上游,贵州筑牢绿色屏障,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引领,聚焦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2017年,全省绿色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7%。
中游,江西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加快构建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不断提高。
下游,上海启动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3年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环境保护得到改善,生态建设得以加强,绿色发展有了较大提升。”罗来军说。
久久为功,绿色成为新底色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2016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及10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超过10个涉及多领域的政策文件出台实施……日益完整的规划政策体系,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绿色正在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上海崇明、浙江丽水、江西抚州……越来越多的沿江省市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2017年,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3.9%。2018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3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国比重44.1%,比2016年、2017年分别提高0.9个和0.4个百分点。
“这进一步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抓大保护不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长江经济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城市群,将为全球大江大河流域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