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平: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飞跃
发布时间:2019-01-07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创立产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同时,经过十年动乱,老百姓普遍希望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可以说人心思定、人心思富、人心思改的愿望比较强烈。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此背景下,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挫折给我们党留下沉痛教训,邓小平同志强调,“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觉醒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等重大论述。社会主义究竟怎么搞,首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发出响亮的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破冰而出。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突破和创新。比如,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理论,等等。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小康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提出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路线方针政策,核心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重大理论观点,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创新发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正是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激发出来的思想理论动力,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出来的社会活力,冲破了“左”的指导思想的长期羁绊,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曲折和波折。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遭遇了多方面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面临着历史性考验。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以强大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回应国内外关切。他指出:“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错了没有?没有错。没有改革开放,怎么会有今天?”“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稳住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加大改革步伐,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石破天惊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实践新要求,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同时,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快速跃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积极的危机应对为全球经济金融稳定注入了重要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是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第一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深化改革的目标,还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3月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人们普遍感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就是总目标的提出,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为什么要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些重要论断,高屋建瓴地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轮改革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也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实践证明,全面深化改革让当代中国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时代新颜。从国际来看,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并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增大,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当代中国的亮丽名片。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先后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
由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际,理论联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从十个方面总结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社会历史变迁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这一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发展轨迹和发展成就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也深刻精准地揭示了“伟大革命”推动“伟大飞跃”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们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优异成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王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