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纳维科创千亿科技项目落地的背后:雄安新区试水产业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1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田国宝 北京报道
田国宝 北京报道

  雄安纳维科创有限公司,一家在雄县政府大楼10楼办公、主要从事纳米植纤理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似乎已经不再为科技成果规模化商用担忧资金问题了。

  在严格的准入机制下,截至10月10日,纳维科创成为目前仅有的15家注册于雄安的企业之一,与它一同入列的其他企业是这些响亮的名字:腾讯、阿里、移动、联通、电信、万科……

  纳维科创表示,项目所需要的土地和房屋等建筑物由当地政府提供,项目前期所需的10亿元资金,初步计划是,由当地政府所属城投公司领投2亿元作为劣后出资,再向社会融资8亿元,共同成立10亿元产业基金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虽然目前雄安新区的相关产业政策还未清晰,但从近期在雄安新区注册的企业及纳维科创透露的相关信息中,雄安新区正呈现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原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和融资问题似乎有了解决方案。

  新产业发展模式落地雄安

  纳维科创正式注册成立于2017年9月27日,注册地是雄县经济开发区西区塑料包装城大楼,注册资本为10亿元。

  按照以往经验,一个产业项目落地,前期投入主要依赖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还需通过招拍挂程序受让项目所需土地,企业主体的前期成本投入较大。

  虽然目前纳维科创产业项目还未正式开工建设,但其落地雄安新区的过程显示,作为企业主体,其投入为科研技术,而土地和前期资本投资主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一定程度解决了技术转化落地的常规难题。

  纳维科创方面透露,项目所需要土地全部由雄县政府提供,项目土地和房屋全部归新区所有,并不涉及土地出让等投入或仅需很少投入;而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

  纳维科创在雄安新区所需的10亿元启动资金,由雄安建投或雄县政府城投公司出资2亿元作为劣后,从社会募资8亿元作为优先级,双方共同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纳维科创项目前期启动建设资金,公司方面不需要大规模自有资金和负债。

  目前雄安新区相关产业发展政策还未出台,但据纳维科创方面透露,新政策会有诸多优惠。对于投资者担心的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问题,纳维科创方面表示,按照雄安新区的特点,会不同于常规退出模式,但具体回报和退出方式还没有更为明晰的机制。

  纳维科创给投资人的材料显示,未来该项目拟推出百亿元股份,按每3亿元一个资产包对外融资,目前由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成立基金,基金各种条款先期由资本方拟定,接受政府监管。“也就是如何让融资企业、政府、资本对接成功,对接成功后的条款,有可能就是雄安新区金融市场的模板。”一位纳维科创的人士表示。

  同时,纳维科创方面明确表示,对那些想要土地的投资方,暂时不会考虑。

  在国内,由于现有政策、金融结构等问题,一直存在技术转化落地难题,科学技术与资本难以获得有效的对接。按照纳维科创方面的说法,如果由政府牵头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一方面解决了科技公司技术落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领投,也解决了社会资本对初创公司信用风险的担忧。

  千亿科技项目

  纳维科创一期主要建设纳米植纤固态电池项目,第一类为储能电池,主要应用于3C产品、普通家用电池等领域;第二类为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第三类为超大能量输出电池,可用于发电站;第四类为随型电池。

  纳维科创的资料描述了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和未来产业落地计划:其掌握的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和路径,开辟了一条从硅基材到碳基材产业化的量产道路。

  纳维科创以科技金融、技术应用和项目落地为主的三大核心业务,成立融投资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分享与社会共同推进技术体系的产业化过程。产业落地规划用地10000亩,主要用于建设研究院、国家级材料实验中心、后碳能源谷、八大材料产业示范园、植纤理分培训学院和科技小镇等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产后年产值预估达万亿元。

  目前一期项目主要启动能谷研究院和纳米植纤固态电池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规模550亩,投资规模约为20亿元,首期启动所需资金为10亿元。

  纳维科创方面透露,目前启动资金“已经不是问题了”。

  今年9月份前后,纳维科创曾广泛联络投资者,但多数投资因为担心企业主体信用、产品研发实力和资本退出机制不明确,虽然对于雄安新区本身及项目兴趣较为浓厚,但最后还是没有参与。

  纳维科创方面并没有透露参与项目启动投资基金投资者的相关信息。

  雄安新区产业新模式

  对于未来雄安新区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经济观察报记者曾分别向雄安新区管委会及雄县政府咨询。

  雄县县委书记万树军回复称:“目前规划正在进一步深化中,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需要时间把规划做好,请耐心等待新区规划出台,规划出来后有关政策就会明了。”

  据雄安新区官方信息发布平台《雄安发布》透露,截至9月28日,已经有包括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奇虎360、京东金融、深圳光启、国开投、中国人保等在内的48家企业在雄安新区成立公司,截至10月10日,已经有15家企业正式注册成立。

  获批落户的48家企业全部为高端、高新企业,前沿信息技术企业14家,现代金融服务企业15家,高端技术研究院7家,绿色生态企业5家,其他高端服务企业7家。这48家企业包括19家央企和21家民企,来自北京的企业24家,来自深圳的企业13家。

  此前雄安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陈刚曾表示,雄安新区绝不搞土地财政,以公租房为主,政府与百姓当股东共享发展红利。

  在土地供应方面,雄安新区改变原有土地财政模式,未来土地使用权将由政府和农民共有,企业不再拥有土地使用权,政府和农民以土地出资,折成股份,成为城市发展直接受益人,原有政府和企业对土地增值收益模式变为政府、农民和企业三方分配机制。

  如果这一原则未来运用于产业用地领域,产业项目所需土地将以租赁或股份形式从政府和农民手中获取,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前期对土地方面的投入,同时政府和农民也获得相对稳定的长期持续收益,从而在利益方面进行再平衡。

  在产业发展基金方面,今年8月,北京与河北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共同推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下设立雄安新区创新创业子基金,共同争取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

  同时,北京市还支持北京市属金融机构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推动北京高端服务业向雄安新区延伸转移。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