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杜志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补齐短板

发布时间:2017-11-1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抓手。按照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补齐以下三个方面短板:

  (一)补齐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

  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从宏观上看,突出表现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一方面,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长期下滑,2017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已创出2000年以来的新低;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为2.6%和4.2%,都处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性低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还低20个百分点左右。

  另一方面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偏高态势初显。2006年以前,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2001-2005年平均为4.4%,低于同期美国(7.5%)、日本(6.0%)和英国(5.8%)的水平。自2006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11年为6.3%,2015年为8.4%,2016年为8.3%。根据OECD的统计,目前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高。以2016年为例,美国为7.3%,日本为4.5%,英国为7.4%,德国为3.9%,法国为4.3%,均低于我国水平。金融业本身的很大部分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脱实向虚的部分过大是问题之所在。

  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从形成因素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部分工业行业供给体系不能适应需求变化,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之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二是服务业管制较多的问题仍然突出。虽然政策上一些领域相继开放,但部分行业准入门槛仍然较高,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仍不同程度设置了无形的市场准入关卡,制约了服务业吸纳资金的能力。三是资金脱实向虚严重,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银行利润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繁荣”,进一步推高了实体经济成本,使实体经济雪上加霜。四是土地财政吸引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向房地产业集中。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隐性债务反复升高,土地财政体制下“地王”频出,导致居民相信政府不会放任房价下跌从而形成房价单边上涨预期,金融机构也普遍视土地和房地产为优质抵押品,使房地产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面临大变革大调整,放眼全球,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重振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面临“双向挤压”的挑战。着眼内部,补齐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推进产业结构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促进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是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

  要补齐实体经济的短板,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补齐创新短板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委员会所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简称GII)对141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排名情况看,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已跃升至全球较高水平,但仍逊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2015年GII的排名中,我国在全球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29位,较2013年上升了6位,成为排名最高的发展中大国。从横向对比看,目前我国创新能力已经在全球范围处于较高层级。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与美国、德国、瑞士等全球创新型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需要补齐创新短板:(1)优化创新软环境。我国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创新软环境方面仍相对落后。创新要素转化为创新成果需要良好的软环境支持。特别是,对于原创性、开拓性的原始创新而言,软环境较硬环境更为重要。从软环境的各项指标看,我国相当一部分软环境指标不但逊色于发达国家,甚至也不如部分新兴市场国家。(2)强化原创性。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大量的研发人员数量、大规模的知识存量和大量的中等素质劳动力,因此,我国在集成创新等领域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但是,在创造性环节上仍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在获取专利费用占总贸易额比重、单位GDP所创造的学术论文数等指标方面,排名分别仅为第76位和第53位,与其他指标的排名相差较大。这说明我国的论文、专利更多是在其他国家成果基础上一种综合和集成,缺少开拓性的、原创性的成果,因此很难为其他国家所吸收和应用。(3)供给创新支持政策。虽然我国实施了功能性产业政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但实践中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要明显强于功能性产业政策。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要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排他式”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仍然是地方各级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选择。(4)优化创新管理。政府实施创新政策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创新效率的提升。(54)提升创新回报。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法制环境,使创新活动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然而,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效力的体制机制障碍。

  实施创新驱动是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补齐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短板

  在我国现实经济中,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采取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的利益关系,这种特殊的行政体制和官员晋升制度一定程度上导致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相互分割,市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商品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无法实现。因政府对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还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方面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严重阻碍了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补齐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短板需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一。目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体制还需完善,一是形成透明公开、运行高效、监督有力、收益分享、充满活力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二是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此外,还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优化营商环境。商品市场体系中市场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存,城乡市场、区域市场发展极不平衡;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商品市场法律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尚待完善,交易行为不规范,交易成本高;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问题突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消费者保护制度不健全。应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3)强化财政对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撑。财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公共资源配置的手段,同时还是宏观调控的主要部门。应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4)强化金融体系的支撑。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还较短,金融市场事实上处于“欠发达”阶段,突出表现是:资金价格(利率、汇率等)还未完全市场化,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仍受准入限制,国有金融企业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补齐对外开放短板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杜志雄)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