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华兴攻克纯壳聚糖纤维与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从蟹壳中抽出新纤维

发布时间:2017-12-0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经过上万次试验,我们终于从常见的虾蟹壳中提取出壳聚糖,攻克了高品质纯壳聚糖纤维与制品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此举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我国海洋生物质新材料应用于医疗卫生产业领域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山东宁阳华兴纺织集团董事长胡广敏自豪地说。

  这种从虾蟹中提取的生物质纤维有个“高大上”的名字——海斯摩尔。

  在华兴集团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添加了壳聚糖纤维的医卫用品、床品、内衣自带杀菌、防腐功能。“壳聚糖纤维最大的特点是带有正电荷,细菌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二者一接触便会产生物理反应,导致细菌死亡。”胡广敏告诉记者,直至最近几年,壳聚糖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将其抽成细丝制成纤维,用于纺织并制成功能性产品尚属首次。

  有着30年棉纺历史的华兴从2006年就开始主动寻求转型。几经比较后,胡广敏认定壳聚糖纤维产业化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然而,想要拥抱这条新“丝路”却并不容易。“用‘荆棘丛生’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们当时遇到的最大瓶颈是纺丝液的制备,其中最难的是溶液脱泡。因为纯壳聚糖纺丝液的黏度是传统黏胶纤维的10倍,按照以往常用的脱泡方法根本行不通。公司总工程师周家村用了5年时间,做了上万次试验,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有一天,心灰意冷的他偶然从一本国外书籍中了解到高倍望远镜的玻璃液脱泡原理,那一瞬间,他找到了灵感。经过又一轮没日没夜的研究实验,真空下分离、刮膜、动态等复合式脱泡技术诞生了。”胡广敏说。

  “啃”下溶液脱泡这块“硬骨头”后,为壳聚糖产业化设计生产线又成了最“硌牙”的部分。“由于纺丝溶液黏度太高,纺丝轴扭转剪切力过大,纺丝轴一度连续断掉4根。”周家村说,那时候,他遍访全国,竟找不到一家能够解决这个难题的设备制造企业。直到又一次,他尝试在计量泵两个腔体结合面中加上锡纸作为垫片,困扰许久的断轴难题终于解决了,华兴也由此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壳聚糖纤维。

  随后,年产2000吨的“水刺”“针刺”“热风”3条壳聚糖纤维非织造布全自动化生产线很快建成投产。经过短暂的市场推广,以壳聚糖纤维为核心原料织造的海斯摩尔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空间站软体水箱外囊及货运包;紧接着,具有止血、抑菌等特殊生物学性能的海斯摩尔医疗敷料、内衣、面膜等产品也顺利“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统计显示,仅此一项产品,年创利税就高达6000万元。

  “目前,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特别是生物纺织材料方面还很落后,航天、医用等高端领域的新产品亟待开发,这正是壳聚糖生物质新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胡广敏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120余家企业建立了产品开发合作关系,涉及航天军需、家用纺织、卫生用品等多个行业。

  “在国际范围内,‘莱卡’几乎是氨纶纱的代名词了,华兴要把海斯摩尔打造成‘中国式莱卡’。”胡广敏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桑 蕊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