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258家第三方支付上缴了多少客户备付金?央行9年来第一次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17-07-21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曾经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里,助其“以钱生钱”的客户备付金规模究竟有多大,第一次在公众的认知里有了清晰轮廓。

央行日前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里,“非金融机构存款”时隔9年再度出现。这一次,计入该科目的资产为“支付机构交存的客户备付金存款”。

此前,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自今年4月17日起按一定比例上缴备付金,而这个9年来首次回归资产负债表的科目清晰告诉大众,今年二季度第三方支付机构上缴的客户备付金规模为840.77亿。

这一数据偏保守,但与实际情况不会相悖,因为去年央行三季度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规模为4600亿,半年时间应有正常幅度增长。

第三方支付账上躺着多少备付金

央行公布的最新一期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公告中显示,目前有258张支付牌照,也就是说,有258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需要上缴备付金。按规定,支付机构备付金的交存比例根据支付机构的业务类型和分类评级结果综合确定,最低为10%,最高为24%。

根据缴存比例区间,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目前第三方支付备付金总规模:如果按照最低档10%来反推算,那么总备付金规模大概在8410亿,这是一个上限;按照24%来反推算,那么总备付金规模大约为3504亿元,这是一个最低值;

也就是说,25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总规模区间为3500-8410亿元。但在实际操作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几家支付巨头的缴存比例并不会触发上限(如支付宝的比例是10%),所以,我们取中间值16%来反推算,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约5256亿元。

第三方支付损失有多大

有心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今年一月央行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统一交存至由央行监管的指定账户时,有舆论称这部分资金在银行账户里产生的利息收入,占到支付机构总收入的11%。现在终于有了依据来反推这样的测算究竟是否靠谱。

首先,这841亿元如果按新规,那么它可以对接很多生息资产赚取收益。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明确的是何种资产,以及对应的利率。按照最保守、最常规的思路,以及对流动性的高要求,我们合理假设这841亿全部投资到活期存款。

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也就是说,841亿备付金如果不上缴,那么一年可以为多支付公司带来2.94亿的收益,一个季度就可以带来7400万的收益。

可这是258家的单季度总额外收益,市场更为侧目的,肯定是两家巨头(支付宝、财付通)的损失有多少。

我们来做数学题。根据易观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支付宝占53.70%,财付通占39.41%。以这个比例来粗略估算,支付宝少挣的利息收入在4000万左右,财付通在2900万左右。

当然,这是我们假设两家公司把备付金都存为活期存款来粗略估算的。这应该较为符合现实,因为基于客户随时赎回提取的需求,备付金的管理必然对流动性要求高,支付公司们应该不会将其投资于一些长期金融资产,虽然那些资产收益比较高,但会有期限错配风险。

为了更近一步验证,我们再查阅公司年报数据。遗憾的是,腾讯控股的年报并未将子公司财付通的利息收入、营收、利润单列,但其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该公司利息收入主要来自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所以,如果将财付通备付金的投向框定在与母公司一致的前提下,我们上文的测算就不会离实际情况太远。那么,上缴客户备付金到央行的手里,大概两家支付巨头损失的利息收入分别为三四千万左右。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