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网络媒体国防行】“钢铁战士”阿西木呷:我会像一颗子弹穿透敌人的胸膛

发布时间:2017-07-2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东方网记者曾炟7月23日报道:他说“假如明天战争打响,我会像一颗子弹,刺进敌人的心脏,穿透敌人的胸膛!”他,是来自陆军第八十集团军某特战旅的“彝族雄鹰”——阿西木呷。

  22日,“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走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某特战旅,记者亲见了这位被称作“钢铁战士”的阿西木呷,他用一股不服软、不认输的劲头,书写了一段精武传奇。

  阿西木呷,四川凉山彝族人,1986年5月出生。2005年12月入伍,第二年的9月,经过层层选拔,他如愿踏进了具有“雄鹰”之称的陆军第八十集团军某特战旅,成为了一名特战队员。

图片说明:意志磨练中的阿西木呷 图片均由所在单位提供
图片说明:意志磨练中的阿西木呷 图片均由所在单位提供
“钢铁战士”——愈挫愈勇百炼成钢

  入伍10余年,阿西木呷先后被表彰为“感动集团军十大新闻人物”、“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战友们也给他取了个称号叫“钢铁战士”,对于战友们公认的这个称号,他表示,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的时候,阿西有些哽咽。他说,其实这个称号,让大家看到的是光环,而看不到的是这背后的辛苦和心酸。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他说,从刚进入特战旅,一直到后来,其实他自己经历了非常多的挫折。

  阅读全文

图片说明:身挂6枚奖章的阿西木呷
图片说明:身挂6枚奖章的阿西木呷

  据阿西木呷介绍,他之前是步兵,对于步兵到特种兵的转变,起初是非常不适应,高强度的比武集训中,更是让阿西木呷也遭遇了不少的失败。一次一次,他有想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次又一次,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你失败了,其实这也就是你最大的成功。”他说,为什么失败?哪些方面你失败了?这是一个总结思考的好机会,接下来,针对这个失败的环节,怎么去克服,怎么去征服,怎么去把自身的不足补回来。这些失败、挫折,让阿西木呷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了不断成长的方向和突破口。不服软、不服输、不气馁,这些都被战友们看在眼里,也便成就了“钢铁战士”这一称号。

图片说明:负重越野是阿西木呷的强项
图片说明:负重越野是阿西木呷的强项
“你还不行”——立三等功还被父亲骂

  谈到对自己成长过程帮助最大的人,阿西木呷首先讲到了自己的父亲。

  阿西的父亲是一名老军人,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战功。从小听着爸爸英雄故事长大的他,对军人更是特别地崇拜,也坚定了他要当特种兵的想法。作为军人的父亲,对阿西木呷要求特别严格,据阿西回忆,进入特战旅没多久,他就荣立三等功,回家却还被父亲骂,“你还不行,三等功还不行!”

  然而,正是父亲的严格要求,让阿西更加坚定自己对当兵、当好兵的信念,也激励着他不断向更高水平、更高要求去奋进。

图片说明:训练中的阿西木呷,总是那么拼命
图片说明:训练中的阿西木呷,总是那么拼命
“知兵爱兵育兵”——千锤百炼的带兵之道

  另外一个对阿西影响最深的人,是他的政委武仲良。武仲良是阿西进入特战旅时的教练,在阿西眼里,武仲良不仅作风严格,自身素质过硬,更重要的是身先士卒。每次训练,武政委都是带头练,与队员一样要求。“只有特种兵,没有特殊官”,这是武政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有武政委以及其他各级首长的悉心栽培,没有特战旅这个平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阿西木呷说。

  阿西木呷现在是他们特战旅的一名小队长,对于如何带好他手下的队员,他表示:“带兵的最高境界是育兵,真知兵,深爱兵,善育兵;真严活精巧,苦功厚细实,育兵不断线,持之以恒,一直关注,爱心耐心责任心;始终保持只有育兵的起点,没有放弃的终点!”

图片说明:带领全班训练,阿西木呷总是在前头(图左一)
图片说明:带领全班训练,阿西木呷总是在前头(图左一)
“能武能文果断忠诚”——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在阿西木呷眼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不仅要“能武”,还要“能文”,不仅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更要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学习的精神。第二,遇事从容果断,特战队员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职业,特战队员处理的事务也是十分紧急重要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大意。所以,要求特战队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是在训练还是实战中,都必须胆大心细、临危不惧、迅速果敢。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忠诚。作为一名特战队员,作为一名人民战士,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绝对地忠诚。忠诚是一名军人的基本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阿西木呷在继承他的前辈、教练的做法的同时,又将这些优良作风继续给他的队员传承下去。在训练队员的时候,严格要求,他的小队里,多人立功。在特战旅,优良的传统作风,就这样一班接一班、一代传一代。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