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新疆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发布时间:2018-01-11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编者按 激发有效投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提档升级、鼓励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2017年,新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成果继续显现。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二产抓重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不仅是打牢新疆实体经济根基之举措,也将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夯实物质基础。 核心阅读

  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做“减法”,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做“加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已成为新疆各界的共识。 新疆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正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新疆工业经济呈现的积极因素,正在汇聚起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王玉召

  日前,由新疆新湖天余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子负极材料、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5000吨球形石墨的新能源材料制造项目,正式落户鄯善工业园区。

  以新能源材料制造业作为推动新疆工业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新疆新湖天余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例子绝不是孤例,这是一个多种因素共振而成的必然选择。

  如何推动新疆工业经济迈向中高端?如何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做“减法”,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做“加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已成为新疆各界的共识。

  1月3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二产抓重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智能”让传统产业发“新芽”

  前不久,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200万锭纺纱项目一期工程12个车间全面投产。富丽震纶新疆工厂定位于生产大批量常规产品,所以更多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设备,实现了清梳联和粗细络联,连续化、自动化程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新疆纺织行业的优势众所周知,对于纺纱行业来说,新疆的生产成本优势是内地甚至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富丽震纶的答案是通过“智能制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智能制造成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让传统产业发新芽。

  自治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分行业制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支持石油化工、煤化工、钢铁、建材、有色、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关键领域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其实,2017年新疆制定提升传统产业政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加大技改力度。数据显示,2017年9月,全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0.8%。

  过去的一年,新疆石油工业,积极跟踪落实自治区与中石油、中石化会商成果,对照年初油气生产和投资计划,督促各油田公司完成年度计划;化学工业,推动PX项目、独山子石化100万吨进口乙烯原料轻质化项目等一批重大化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有色工业,落实自治区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铝、铜、铍、锌等有色金属延伸产业链;建材工业,组织召开第二届石材博览会和石材产业转移洽谈会,签订5.1亿元石材合作项目订单;轻工业,完成轻工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报告,打开轻工行业带动就业突破口。 先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2017年,围绕“二产抓重点”,新疆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结构正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金风科技(002202,股吧)、特变电工(600089,股吧)10个新产品获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资金7810万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应用迈上新台阶,我区首个智能电网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获得国家9000万元资金支持,智能制造企业达到20家。11家企业获得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建设项目,获得资金支持19520万元。

  这些傲人的成绩都直观地反映一个问题:新疆工业经济呈现的积极因素,正在汇聚起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强大动力。

  更加可喜的是,新疆企业的创新能力正拔节提高。2017年,自治区积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补齐创新短板。给予41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400万元资金支持,带动企业投入创新资金2.5亿元。推进新产品鉴定,伊犁安琪酵母(600298,股吧)蛋白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八钢Z向钢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变电工低电容电缆等8项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推荐7个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定《自治区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实施方案》,加快装备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自治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今后,新疆要聚焦制造业提质,落实《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加强与国家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重点专项的对接,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 关键词:抓重点昌茂纺织:着手精细化 走高端路线本报记者热依达

  “随着三期扩建工程的正式投产,公司目前的生产规模已达20万锭,产值将近2亿元。”1月10日,乌苏市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茂纺织)总经理张春霞告诉记者,“我们正按照广东、江苏、浙江等内地客户的订单加速生产。”

  昌茂纺织是2010年由乌苏市招商引资入驻乌苏化工园区的,2010年投资8200万元的一期投产,2015年投资9800万元的二期投产,2017年三期年产8万锭气流纺项目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厂房面积16000平方米,引进德国气流纺设备10台,目前已正式投产,共计增加就业人数200余人。

  “目前公司已进入稳定期,今年,我们将着手精细化,走高端路线,把产品送出国门。”张春霞说。

  乌苏市作为新疆重要的棉花产地,近年来积极推进纤维一体化进程,延伸化纤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科技水平,着力打造纺织化纤基地。

  2017年,乌苏市不断加大纺织服装产业扶持力度,从企业注册落户到建成投产,除积极提供水、电、暖、路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外,还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大纺织产业优惠政策,加上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吸引了众多纺织服装企业落户乌苏。

  目前,乌苏市共有昌茂纺织、锦鹏棉业、超勇服饰等14家纺织服装企业落户生产,实现纺纱产能73万锭,今年年初有望突破100万锭,同时带动1200余人就业。 关键词:去产能天山水泥:组合拳瘦身健体迎来发展又一春本报记者唐建勇

  “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2017年,公司水泥产量、销量增加近25%,价格也同比增长15%左右,实现了扭亏为盈。”1月10日,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磊说。

  水泥行业是新疆建材工业主导产业,2013年水泥熟料产能规模进入全国前十强,水泥产量达到5410万吨历史高点,之后水泥市场需求逐年下降。2016年新疆水泥产量4233万吨,排名全国第二十位,水泥产能利用率42%,排名全国最末位,严重的产能过剩使行业效益持续下滑,自2014年连续3年亏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亏损省区之一。

  为了扭转亏损局面,自治区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尤其是2014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水泥错峰生产,每年压减水泥产能2500万吨—3000万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国务院肯定,并在2016年全国推广,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措施。

  2017年,自治区通过强力推动错峰生产,全面取消32.5标号低端水泥,进一步规范行业自律等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水泥工业三年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在王磊看来,新疆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和行业自律等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无疑是有效的。他认为新疆水泥的产能保证在6500万吨—7000万吨之间较为合理,能最大限度提高产能利用率,在此基础上还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让水泥行业“瘦身健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铁建重工新疆公司:借力“一带一路”打造一流高端装备

  本报实习记者宋雅文记者郑卓

  1月9日,在铁建重工新疆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铁建重工新疆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就像“搭积木”一样正在拼装一台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

  “因为新技术运用,在铁建重工新疆公司掘进机组装作业中,组装时间比过去整整节省了一个月。”车间电工排尔拉提·艾尔肯告诉记者,“这一新技术被称为多系统同步装配技术。以前组装经常遇到前一项工种没完成之前,其他工序都停下等待的状况,技术革新后每个工序都可以齐头并进,互不影响,从而提高了效率。”

  为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6月,铁建重工新疆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共投资10亿元,建成了占地214亩、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3万平方米检测综合楼及其室外配套项目的现代化大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如今,铁建重工新疆公司正利用新疆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发展潜力,以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和TBM)作为切入点,在乌鲁木齐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拓展对新疆乃至中亚、北亚、西亚和东欧等“一带一路”市场。2017年,铁建重工新疆公司不仅按时完成了8台掘进机的年度生产目标,还为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交付了2台盾构机。

  铁建重工新疆公司副总经理刘双喜表示,“十三五”期间,铁建重工新疆公司将立足新疆,面向中亚,在重点国家建立办事机构并派驻海外常驻人员,以全断面掘进施工装备、矿山法隧道工程装备和轨道产品为主线,大力开拓“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争取“十三五”期间完成海外销售金额5亿元。 关键词:稳增长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六园”催生新动力

  本报记者王兴

  “2017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1.66%,实现工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33.33%。”1月10日,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欣说。

  “我们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面推动项目建设,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增产扩能、转型升级。”赵欣说,2017年以来,天山环保15万吨废油综合利用扩建项目、物泰碳素年产30万吨清洁碳等一批项目有序实施,为开发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动力。

  这只是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阿克苏地区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初步确定了“一区六园”的产业规划布局:即开发区+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电商物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6个产业园。

  2017年,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园”之一的纺织产业园发展尤为突出。赵欣介绍,截至2017年末,纺织产业园已经引入纺织服装企业13家,签约生产规模为190万锭纺纱、8720台织机、1000万套服装、200万套家纺,创造了“当年规划、当年审批、当年建设、当年完成入驻”的速度。

  此外,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纺织服装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抓手,大力推动产业招商、专业招商、资源招商和以商招商,全年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8个,签约金额142.483亿元。 关键词:供给侧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深化改革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报记者郑卓

  “新疆工业缺少高品质产品,这是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尤其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重构新疆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结构性优化升级。”1月9日,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唐立久表示,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对供给进行干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结构层面上说,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中,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资产重组力度,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新疆的供给侧优势在于新疆的农业、能源、矿产等原料供应型产业得天独厚,而这些原材料,并不是中间或者终端产品,完全可以在延伸产业链、驱动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上做足文章。”唐立久说,要抓住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紧盯中西南亚和欧洲市场,发挥新疆区位、人文、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化工、装备制造业等方面,推动产业向“高大上”方向延伸。

  唐立久同时建议,新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大科技创新的产权激励力度;构建新疆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创业孵化器、专项产业园、专业产业基地等的建设为主,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构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建筑、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017年9月27日,玉玺石化有限公司员工在位于乌苏工业园区(东区)的厂区进行日常巡检。高博

  2017年6月15日,博州金三角工业园区里,新疆新光明矿业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加工石材。于苏甫·艾尼摄

  2017年9月21日,神华国能哈密电厂的工作人员在集中控制室值班。新华社发1月8日,新疆秋实双久纺织品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纺纱。刘秋月摄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