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县:“农民夜校”聚人气
发布时间:2018-01-1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汤阴县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既能有效率又能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汤阴县委书记宋庆林说,尽管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丰富,但大家闲下来都是坐在麦场边聊聊家常,很多人宁愿待在家里打麻将、玩扑克,也不愿出来走走。
“必须想办法把人心聚起来。”汤阴县委班子认为,作为一个5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光靠党员学习还不够,应该组织全民大学习。他们推出了“农民夜校”,把群众、党员、干部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大家共同学习。
除了白营镇举行的知识竞赛,汤阴县还整合了农村现有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家书屋、文化新兴资源共享点等农村文化阵地和平台,通过“线上夜校”这种方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给每一位村民。
71岁的张桂祥老人是白营镇北陈王村村民。他在农民夜校的学习笔记已经有厚厚的3大本。“党的十九大的很多政策跟农民有很大关系。”张桂祥说。
农民夜校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各项方针政策,还包括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今年气温低,降水量小,所以要浇冬灌水,促进自生根生长,提高小麦的耐寒性和明年的产量……”汤阴县农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索好飞正在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小屋里除了授课声,只能听见“学生”做笔记的沙沙声。
村民张星吉提问:“小麦冬灌是早点好还是晚点好?”
“最好在大雪前后,夜里冻上白天化开的时期最好。”索好飞答。
“以前冬季灌水时节总是把握不好,冻死了不少麦苗,这次学习收获很大,确实解决了我的实际问题。”张星吉说。
目前,汤阴县的29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夜校”,共有12万余名党员、群众参加了学习。通过学习,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
“以前结婚讲究‘万紫千红一片绿’,现在村里倡导红白事一切从简,比起以往省了不少钱。”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村民邢红艳的儿子去年结婚,婚礼只花了2万多元。
白营镇北陈王村村委会后有面墙,被村民们叫做“好人榜”,凡是干过好事的、登记过的都会上这个榜。上一次榜可以攒1个“好人分”。如今,做好事在汤阴县已经蔚然成风。
如今,美丽乡村新风尚在汤阴县慢慢开花结果。“农民夜校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个场所、一个平台。”宋庆林说,大家可以在这里学习科学知识,也可以共同为汤阴县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