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自北极圈的家书:骄傲能参与见证世界级工程诞生
发布时间:2018-02-1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一封寄自北极圈的家书(寄给祖国的家书)
开栏的话
又到阖家团聚时。但在世界各地,总有那么一群人,为了祖国的事业,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他们中有外交官、中企员工、维和士兵……在春节来临之际,他们将思乡之情化作隽美的文字,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无悔的奉献之情。
亲爱的老婆:
你和儿子还好吗?小家伙幼儿园的第一学期结束了吧?
不知不觉,来到地处北极的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现场工作已一年多了。回想去年,作为中国石油第一位派驻该项目现场工作的中国人,初到未知的极地,心里很是忐忑。
我的工作地点,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的亚马尔半岛上,北纬71度的北冰洋圈,极寒之地。在涅涅茨语里,亚马尔的意思是“天涯尽头”。极地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第一次连续28天的工作周期里,我根本见不到一点点太阳,整天都处于黑暗中。这感觉十分煎熬。这里的一年里,平均有300天被冰雪覆盖,最低气温能降到零下52摄氏度。我对北极的第一印象,就是极端的低温,肆虐的暴风雪,伴随着终日不见太阳的极夜。在户外,全身必须包裹得严严实实,包括眼睛,不能留下任何地方裸露在空气中。这里到处覆盖着厚厚的雪,行走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很难确认白雪之下会是什么地形。但是请你放心,我一定会注意安全。
环境如此艰苦,但我从不后悔在这里工作。我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32岁生日,也参与见证了一个世界级工程在北冰洋畔的诞生。亚马尔项目是一个集油气开采、天然气处理,液化天然气制造、销售及海运为一体的超级工程,由三国(俄罗斯、法国、中国)四方一起参与,国际性融资达190亿美元。这里有4台极地低温钻机、142个模块建造以及30多艘运输船,由中国承揽的工程项目合同投资达78亿美元。这个项目,是咱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首个建成的超大型单体工程,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能源明珠”。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建设中,是我的荣幸;能够见证历史创造历史,是我的骄傲。
出国后才更加体会到祖国的强大,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项目地处极地,所以整个工程都采用模块化建造。知道吗?其中85%的模块都是由我们中国自己建造的!走在现场,随时都能够看到在模块上、设备上的中文标注或者提醒,现场的外方同事也会经常询问上述中文的意思,这时的我,特别骄傲。
现场的工作很繁忙。早晨6点起床,晚上10点才回到寝室,每天平均工作12—15个小时。在这里工作,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工作强度很高,往往连轴转。感觉很累,有时也会有身体的不适,不过,我心里下定决心:和世界各地的专家一起工作,我一定不能给祖国丢脸。要知道,北极现场3万多名参建员工,但常驻现场的中国人只有两个,除了我,还有之后到来的李林。对于我俩来说,两人即一国,在这里,我们就代表了中国,代表了中国人!
欣慰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外方人员提起我们时,总会说“那个中国人很棒!”亲爱的老婆,我希望你和儿子以我为荣,希望祖国以我为荣。你们都是我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每当我特别疲惫和孤独时,你和儿子的照片、视频,就是我放松的最佳法宝。我每天晚上都是看着你们、念着你们进入梦乡的。远在北纬71度的极地,但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和祖国在一起。
项目进展很顺利。去年12月8日,举行了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装船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到现场参加了仪式并启动了装船按钮。项目投产后每年会有4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售往中国,对我们国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很大的意义,说不定,以后我们家也会用上来自北极的天然气呢。
你问我生病的事,都过去了,别担心。中石油的领导同事也很关心我在现场的生活,现在这边的条件也比一年前有很大改善,我会注意身体的。对了,我在这里见证了北极生命的顽强。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地方,随着夏日气温回升,绿色植被便拼命地生长,仿佛要将那在雪中积蓄了大半年的能量全部释放。我们人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比他们更顽强。
要过年了,国内的年味儿是否越来越浓呢?过年的东西是否置办妥当?很想陪着你们一起准备年货。多给爸爸妈妈发发视频、打打电话,我这个做儿子的没有办法陪在他们身边,希望你替我多尽一份孝心。
照顾好自己和儿子!
姜 宁
写于北纬71度的亚马尔项目现场
(作者为中油国际俄罗斯公司亚马尔项目生产运行部经理,于2017年2月起常驻亚马尔项目现场,是常驻现场的两位中国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