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正文

国企该如何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国资委今天这样回应

发布时间:2018-03-11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3月10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央企负债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在介绍央企降杠杆、减负债情况时,肖亚庆表示,近些年中央企业的负债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下降。2017年底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是54.5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6.3%,比上一年度下降了0.4个百分点;负债总额36.1万亿元,带息负债14.4万亿元中,有银行贷款9.6万亿元、其他的各类证券、短融、超短融3.8万亿元。总体看,中央企业的负债水平是可控的。

  同时,一部分中央企业的二级三级企业负债率较高,风险还依然存在。肖亚庆表示,对中央企业来说,加大风险的控制,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仍然是国资委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第一,要强化分类管控。针对工业企业、非工业企业和科研类企业,分别制定了70%、75%和65%的管控线。今年初在这个管控线的基础上提高了一个等级,增加了5个点。同时要求各个企业的集团要负主体责任,对所管控的分子公司也要制定负债的管控指标,通过分类管控使得总体负债率在现有基础上稳定下降。

  第二是加强考核约束。把降杠杆、减负债作为中央企业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来考核各个企业年终完成的情况。

  第三是要多渠道补充权益资本。比如说,近年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各债券方经过充分的协商,利用市场化、法制化的债转股,已经签订了意向协议近1万亿元,去年落实1800亿元,今年要利用好这样一个市场化债转股的有利时机。同时,还要盘活存量资产。要突出实业、突出主业,对那些实业、主业不相关、可以处理的资产要进一步盘活,进一步充实资本。

  另外,还要严控各类风险,特别是海外的风险,投资的风险。在原有基础上,今年的负债总额进一步降低,负债率进一步下降,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总的来讲,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在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中率先带头,做好自己的工作。

  央企应在军民融合中起模范和带头作用

  回答记者有关“推动军企深度融合”的问题时,肖亚庆表示,军民融合是国家大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央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中央企业在很多行业领域具有技术、资金和产业密集优势,理应在军民融合当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今后,中央企业要按照军民融合这样一个大的发展战略,从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持续拓展军民融合的广度,加深军民融合的深度,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使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在军民融合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作出贡献。

  央企控股境内上市公司290户

  整体市值已达11.1万亿元

  在回答记者有关“国企改革市值管理”的问题时,肖亚庆表示,作为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市值管理更多还是创造价值和价值实现。中央企业控股境内上市公司290户,市值达到了11.1万亿元,占境内A股市场总市值的20.66%,这个体量也是很大的。中央企业63.7%的资产和60.8%的净资产都在上市公司里面,所以要加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

  首先,中央企业的上市公司要提高价值的创造能力,做一个优秀的上市公司;其次,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加强与投资人、市场的沟通;最后,国有企业、中央企业都要用好资本市场,要盘活存量资产,使更多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公司的内在价值。

  总的来讲,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上市,要到资本市场上去,就一定要努力做上市公司的优秀企业,做优秀的上市公司。

  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回答有关“外资参与混改”的问题时,肖亚庆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有三批企业正在试点,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既有子公司的改革,也有像联通这样的层级比较高的在二级上市公司层面的改革。今后,还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努力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使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各方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之所以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想发挥混合所有制各投资主体的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放大各自的资本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我刚才讲我们是开放的,希望愿意参与的各类企业包括国外的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也乐意看到今后国外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方面的工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企业一定要带头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方针政策,保护各类投资者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利益和他们的权益,在实践当中使投资各方都能够按自己的股权行使自己的表决权,行使自己的经营权,行使自己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里处理各项事务应有的权利。现在进行混改的企业已经取得的成效。当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处于试点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个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开放这个方向也是坚定不移的。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很高兴、很乐意看到有外国的优秀企业参与进来。

  做强实业+“瘦身健体”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回答记者有关“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时,肖亚庆指出,党的十九大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样一个重大判断,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中央企业的情况看,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家中央企业,其中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别排在第二、第三、第四位。从这一点上看,中央企业规模已经不小了,但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的差距。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第一是要做强实业,推动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未来发展的需求看齐,向世界高端看齐,不断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和能力。

  第二是要使资源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方面有很多例子,比如我们“两机”专项,我们正在发展的5G,比如说大飞机制造等等。

  第三是进一步持续推进“瘦身健体”,提高运行效率,始终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发展目标。在原有基础上今年还要进一步减少法人户数,使中央企业的管理层级大多数压缩到五级之内,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是要抓好“处僵治困”工作,完成“僵尸企业”的出清。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要瞄准世界先进企业学习,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使管理提升,提高运行效率。

  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央企业来讲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向世界优秀的企业学习,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不仅要通过混合所有制和各种方式与国内各类优秀的民营企业合作,也欢迎国际上先进的企业、有意愿的企业和中央企业共同携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迈向高水平行列。

  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谈及国资委推动国企国资改革的新举措时,肖亚庆表示,党的十九大对国企国资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也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应重点抓好中央已经确定的大政方针的落实,特别是已经确定的国企改革“1+N”系列文件的落实,就是要往深里推,往实处做,把这些举措一项一项在原有基础上更加落实到位,见到实效。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拓展深化各项改革举措。按照中央的要求,开展“十项改革试点”,目前在18家中央企业集团、39户子企业在做试点,近两年来的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效。新的一年,在这个基础上要把“十项改革试点”在集团层面做的,要向各个下级各层级进一步的拓展。有的试点是在二级、三级企业做的试点工作,要进一步提升到集团层面来扩大这个试点。

  二是要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按公司法注册完成了公司制改革,这只是第一步,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集团的股权多元化,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通过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治理结构能够更加符合有效制衡的要求,使得经济实体能够具有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在改革中还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要落实董事会、经理班子和各个管理层级的职权的边界和定位,使企业治理更加有效、运行更加灵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三是要推动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战略重组应是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集团层面的战略重组,使战略布局更加优化。二是专业化的重组,今年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尝试。现在中央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专业多的问题,众多的专业很多企业在做,这样效率效力不能充分发挥。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使重组更加有效。同时要更加关注已重组的企业,使已重组的企业能够从物理反应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1+1大于2的效应更加能够显现出来。

  在改革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去年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的剥离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取得积极的成效。今年,要和地方国资委一起共同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往深里做,基本完成“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剥离和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分类改革这三项工作。

  除此之外,今年还要大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公开,在建设阳光央企、阳光国企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接受全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使得我们的企业发展得更好。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的目的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要加快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从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落实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但有决心在今年取得更多的成绩。

  支持鼓励中央企业进一步“走出去”

  回应国企在资本经营的国际化上将如何实现突破时,肖亚庆表示,目前来讲,2017年中央企业境外单位有9112户,资产总量达到了7万亿人民币,投资和从事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85家。应该说国际化进程迈出了比较坚实的一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来中央企业国际化进程,很多已经找不到40年前中央企业的数字,好多中央企业40年前从来就没迈出过国门或者在国外有,这是自己和自己对比看。但往前看,和世界一流企业比,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党的十九大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远的要求,在国际化进程中,一是向国际企业学习,另外切实加强加大开放的力度,加大合作的力度。大家知道,企业行业在国际上都喜欢谈竞争,这是必然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竞争前面应该再加两个字“合作”。只有在合作基础上竞争,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现在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很难有一个单赢的、只有一个企业盈利、只有一个项目盈利、而其他都不盈利的情况,这种情况概率比较小。

  下一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当在国际化进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在原有的投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甚至教训,然后在新的国际化的进程中做出一些新的更多的贡献。

  在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比原来更难,国际化的进程比原来风险更多,中央企业国际化做得还不够。所以开放的过程、国际化的过程学习、实践的过程,对监管来讲也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新的重大课题。下一步要支持鼓励中央企业进一步“走出去”,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力度,作为国资监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国际化过程中监管的措施和举措。

  下放18项权利, 赋予国资运营更多自主权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赋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更多的自主权,要认真的贯彻落实好,要根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定位和运营模式,进一步的加大授权的力度,这也是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几年来在试点过程中也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去年国资委也根据中央的要求进一步的理顺我们的监管职责,理清职责,对越位错位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下放了18项权利。今年会将一部分出资人的权利放到两类公司,比如说发展规划,比如说集团的投资规划。

  与此同时,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管理权,比如内部薪酬、工资总额的报备制度等等,今年对两类公司要在原有试点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此同时,也想在试点过程当中对两类公司集团本身对内部子企业的管理权利,有些在国资委的我们放给两类公司。希望通过这样的试点过程,两类公司集团也要把权利逐步放给下面的子企业。在放权的过程当中不能让这些监管权利落地,还要做好衔接和服务工作,使得两类公司的试点过程能够实现最初的目的,使得两类公司运行能够运行得更好。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回答记者有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问题时,彭华岗表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是党中央作出的新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国资监管来说,意味着要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来转变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能。这里面重点是放活、管好、优化、放大,从这四个层面来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首先,要放活国有资本,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调整国资监管机构的权责事项,真正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其次,管好国有资本,放不是不管,而是要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促进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也要牢牢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条红线,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再其次,优化国有资本,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国家战略的要求,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

  最后,放大国有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和水平,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于中央企业来说,首先,企业要更加注重资产的质量。要做强做优,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的力度,处置“僵尸企业”,降杠杆,降低资产负债率。其次,要更加注重资本的回报。企业的效益,不仅仅是看利润,还要看增加值,看资本收益率。再其次,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坚决防止和避免企业盲目扩张、盲目做大。最后,要更加注重资本的优化配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及时处置不符合发展战略的资产,实现国有资本的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要用于更需要发展的领域。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发挥好它的平台作用,推动国有资本的有序流转,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