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释放教育信号: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
发布时间:2018-03-11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
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着力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问题。而在两会召开前,两份关于课外培训和中小学招生的文件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我们可以看到,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等4个部门大力度推进的教育培训机构整治,堪称史上最严。《政府工作报告》也向教育领域传递了一些重要信号。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把教育公平惠及到更多的家庭,相信会在2018年的工作部署中进一步落实。”蓝鲸教育联合创始人孙春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那么,未来中国教育将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路径是怎样的?作为课外辅导的教育机构将如何在这场变革中转变思路,迎合教育改革大潮?
“质量”放在了“公平”之后
对于教育领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李克强提出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引起了行业内广泛的讨论。
“这段话第一次把质量放在了公平之后。就是不光要实现教育的公平,还要实现其有质量提升。这点是今年报告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西安外事学院校友会副会长李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他同时强调:“目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努力去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公平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使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公平。”
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随着中高考改革、二胎政策的开放,教育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整体风向和政策的调整,必定会影响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的发展重心和业务模式。
“伴随着国家释放出深入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各省市也有很多政策跟进,像上海的‘两标准一办法’,从2017年底开始依法治理课外培训。这些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必定会引导家长从关注孩子分数,到关注孩子的思维、品质、人格等综合素养。对于一些专注应试的培训机构,也不得不面临转型,将现有的业务重心转向素质教育,转向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北京市教育学会学科英语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袁雪表示。
而就在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全国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
在袁雪看来,国内的教育机构如果想在素质教育领域进行深耕,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和国外的优质权威教育机构合作,在素质教育标准的建设和评价上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参考美国高中NewModel评价模型,对孩子八大能力、61项子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全球视野、信息技术能力、领导力等软素养进行综合测验。第二,作为国际教育机构,更要注重师资培训,例如与美国院校合作开展国际素质教育交流、ICP国际研修等,从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把素质教育落实到细节里。
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着力解决中小学课外负担重问题。而在两会召开前,两份关于课外培训和中小学招生的文件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我们可以看到,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等4个部门大力度推进的教育培训机构整治,堪称史上最严。《政府工作报告》也向教育领域传递了一些重要信号。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把教育公平惠及到更多的家庭,相信会在2018年的工作部署中进一步落实。”蓝鲸教育联合创始人孙春艳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那么,未来中国教育将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路径是怎样的?作为课外辅导的教育机构将如何在这场变革中转变思路,迎合教育改革大潮?
“质量”放在了“公平”之后
对于教育领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李克强提出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引起了行业内广泛的讨论。
“这段话第一次把质量放在了公平之后。就是不光要实现教育的公平,还要实现其有质量提升。这点是今年报告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西安外事学院校友会副会长李曦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他同时强调:“目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努力去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公平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使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公平。”
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随着中高考改革、二胎政策的开放,教育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整体风向和政策的调整,必定会影响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的发展重心和业务模式。
“伴随着国家释放出深入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各省市也有很多政策跟进,像上海的‘两标准一办法’,从2017年底开始依法治理课外培训。这些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必定会引导家长从关注孩子分数,到关注孩子的思维、品质、人格等综合素养。对于一些专注应试的培训机构,也不得不面临转型,将现有的业务重心转向素质教育,转向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北京市教育学会学科英语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袁雪表示。
而就在两会召开前夕,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全国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
在袁雪看来,国内的教育机构如果想在素质教育领域进行深耕,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和国外的优质权威教育机构合作,在素质教育标准的建设和评价上做出更多努力,比如参考美国高中NewModel评价模型,对孩子八大能力、61项子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全球视野、信息技术能力、领导力等软素养进行综合测验。第二,作为国际教育机构,更要注重师资培训,例如与美国院校合作开展国际素质教育交流、ICP国际研修等,从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把素质教育落实到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