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保证
发布时间:2018-03-1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长期以来,教育在中国政府的工作当中始终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国人一直崇尚读书,良好的教育也被视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了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
现在,中国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决定了中国能够实现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更加重视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就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教育资源越来越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再加上城市富裕家庭可以承担高额的课外辅导服用,教育公平问题异常突出。
因此,十九大要求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具体要求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发展成果应该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阶层固化以及贫穷代际传递,必须要给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们一个公平的教育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其次,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更多科学技术与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团审议的时候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资源,才会有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才会有高质量的发展。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上在全球应该是第一位,今年将有800多万大学生毕业。但是,有数量更要质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级人才。需要改革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改革人才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
其三,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多的专业人才。这也是十九大提出的具体要求。
传统中国人崇尚教育主要是摆脱体力劳动,走上仕途。而现在则是希望通过读书上大学,进入体制内工作或写字楼做白领,成为一个脑力劳动者。中国的教育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大学生,要么是一般劳动力。在中国发展初期,这种教育结构的弊端不会暴露。但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对技术性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但中国的教育结构无法满足新时代产业结构的这种要求。
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工人,从而帮助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在,中国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过多,就业难,另一方面,技术型工人供不应求,阻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指示,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国经济能否转型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人的进步。中国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 中国必须将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且更突出的位置,为中国崛起并成为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