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实践者]福建三明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心底无私天地宽
发布时间:2018-04-02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许光园(右四)在向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教村民如何在手机上查找资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摄
她是全村公认的“大忙人”,经常早晨五六点起床,忙活到晚上11点多还不休息,村里的大事小情,她都要“插一手”;她是敢作敢当的“领头人”,一心为公,撸起袖子干实事,将曾经的“后进村”,变成了村美民富、团结互助的“明星村”。
她叫许光园,是福建三明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她的头衔有点多: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美丽乡村”领头人……2017年6月份,她还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开创者,妇女撑起半边天
五一村位于永安市小陶镇东北部,距离集镇7公里,全村总人口876人。全村耕地1100亩,山地面积3780亩,村里资源匮乏,村财收入基本没有。
2000年10月份,许光园当选为五一村妇代会主任,当时许光园面对的是一个没经费、没阵地、没场所的妇代会。就连村委会正常开支都非常困难,妇代会想叫村里挤出些钱来是不可能的。于是许光园发动妇女姐妹捐资捐物,买来电视机、音响等活动器材,在破旧的村部会议室开始搞活动,学打腰鼓、学习舞蹈,让更多妇女从灶台中解放出来。
“虽说条件简陋,但是姐妹们白天干活,晚上都到这里活动、学习,把一天的疲劳都消化在这里。”许光园说。到了春节的时候,许光园又发动姐妹们筹措资金,办起了春晚,在村里40余平方米水泥坪的舞台上,全村妇女老少载歌载舞。
2002年10月份,正逢村集体的40亩柑橘园因承包期限即将到期,需要重新发包,许光园与妇代会几位骨干商量,将那片柑橘地承包起来作为妇代会创收基地。建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许光园动员每位妇女都入股,每股100元,用于购买农具、化肥,年底时除上缴承包金外,30%用于股东分红,剩余收入用于妇代会的公益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40亩柑橘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并结出丰硕的果实。5年来,柑橘园创收经费18.57万元,11万元用于建设妇女儿童活动阵地,4.5万元上缴村财政,3.07万元用于股东分红。妇代会有了钱后,自筹资金并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建起了包括篮球场、露天舞台、活动室在内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全省第一个村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从妇女们的认可到村民的认可,再到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9年7月份,许光园成功当选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做事公道,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就是抬也要把她抬到村支书的位置上!”村党支部班子换届,在征求意见时,村民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领路人,带领村民建新村
2010年6月份,五一村遇到特大洪灾,一幢幢旧屋老宅一时成了危房,这成为许光园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在2010年征求意见中,许光园发现村民们建新村的建议最多,将受灾农户帮扶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成了许光园的一个设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动用村委会、妇代会、老人协会等力量,在多次村民代表会上讨论新村建设问题,并将这个想法形成初步方案上报到镇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10年小城镇建设试点中的一项政策就是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拆旧后在规划区建设还有补助。五一村的方案中设计岬头、许厝两处新村点方案报到镇里后得到肯定,并在这两个地方开展试点。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光园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方案涉及6座祖坟、2处祖屋和14户村民的拆迁,在传统观念还十分浓厚的农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她发动老人协会、妇代会成员上门做思想工作,自己包下最难做的农户。在她和村级骨干的共同努力下,新村建设很快得到了村民认可,最终顺利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在安排新建宅基地时,许光园表态:“我是支部书记,不能破了规矩!”不够条件的亲戚想通过她的关系争得一块宅基地,她坚决不同意,以至于背上了“六亲不认”的骂名。
新房建好了,村民住上了别墅,但许光园并不满足。如何发展村民自己的产业,带动乡村的后续发展成了许光园思索的另一件事。经过一系列考察后,许光园认为五一村种植葡萄比较合适,同时还能够实现游客采摘、休闲,与八一村荷花、向日葵观赏和甘乳岩风景区相结合,形成产业。
为了实现这一工程,许光园向市农业部门争取政策扶持,大棚建设有了着落。可每亩还要出1万多元,对村民来说这是难事。于是,她请来了永安市邮储银行行长到村中现场办公,大笔资金落了户,一个新兴产业在五一村诞生了。
在许光园的引领下,一个落后的村庄一跃成为永安闻名的“明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多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