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市场力量推动脱贫——甘肃官鹅沟里的脱贫新事
发布时间:2018-04-09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新华社记者张泽远、王铭禹“游客要什么,咱就改什么。”一开春,甘肃省宕昌县鹿仁村的苗龙平就忙着给自己年前盖的3层小楼装上冲水厕所。
鹿仁村地处官鹅沟生态旅游景区。紧跟旅游市场需求,倒逼自己掌握挣钱的能力,这是苗龙平心中最朴素的致富经。
游客需求倒逼藏乡村落用上冲水厕所
杨小桃是鹿仁村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前些年为了挣点钱,她和丈夫不远万里去上海打工。大城市的生活让杨小桃对生活品质讲究起来。每年春节回家,她都很难适应老家的旱厕,冬天没有热水洗澡,也让她很不舒服,有时为了洗澡要跑到20公里外的县城。
2014年前后,宕昌县开始整体建设官鹅沟生态旅游景区,她决定留下来搞农家客栈。按照县里统一的设计和标准,在自家安装了冲水厕所和热水器,从此告别了臭气熏天的旱厕,冬天足不出户也能洗热水澡。
包村干部杨海涛说,目前村里大多数农户都修建了冲水厕所,洗热水澡也不是啥问题了。
“不搞这些建设不行,家里以前都是旱厕,没热水,床单也不干净,不少游客来了一看家里的环境扭头就走。”苗龙平说。
“这都是参与旅游服务给倒逼出来的。”杨海涛说:“如果没有旅游业推动,全村普及水厕不知道还得等多少年。”如今在鹿仁村,做农家客栈和农家乐营生的,24小时热水、干净的床铺、冲水厕所应有尽有。
发展餐饮让原来的穷汉摘了“懒汉”帽
为了迎接清明小长假,官鹅沟立界村的老曲忙得顾不上和记者多说两句话。自家院里新盖的农家客栈要尽快装修完,另一边,他的大儿子新盖的房子也快要封顶,他戴着蓝帽子,背着两只手,在两个院子间来回巡视施工情况。
10多年前,穷得看不到出路的老曲被沟里人认为是有名的“懒汉”,地少薄收,又不愿出远门打工,就愿意守着家过穷日子。
官鹅沟的生态旅游火了,游客日益增多,老曲的思想活泛起来。他会做饭,炒土鸡的手艺还说得过去,就在自家两间破屋办起了农家乐。如今他开办的农家乐销售额在景区已名列前茅,还盖起了3层农家客栈,从此摘了“懒汉”帽,成了当地十里八村的名人。
“其实村里并没有"懒汉",很多村民看不到出路所以不爱动。旅游让食客上门,村民的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官鹅沟景区管委会主任王福全说。
今年赶在旅游旺季前,老曲就早早下手,收购了5万多元猪肉,熏制成了腊肉。村上的人说,“这不够他卖的,估计还得再外购一些。”
投资旅游市场让村民学会了简单的融资技巧
和西北大多数贫困农民一样,官鹅沟里的农民以前都不喜欢贷款。在他们眼里贷款就是负债,没有挣钱门路,债务就像压在身上的大山。而现在,沟里但凡开着农家客栈和农家乐的农民,谁家都有几万元贷款。投资旅游市场让穷苦农民学会了简单的融资技巧。
宕昌县官鹅沟的游客由2013年的84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13万人。“要留住游客,你得翻新房子、改厕所、装热水器,忙不过来还得雇人,这都需要钱。”苗龙平掰着指头给记者数,“周围的人都穷,借是借不了多少钱的。”
杨海涛说,村民虽然缺少资金,但旅游市场前景好,县里就统筹扶贫资金,为参与旅游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扶持3万元,另外还动员农信社开展土地证抵押贷款,这一下就活跃了沟里的经济。现在拥有三四十张床位的花花农家客栈、老曲农家客栈都有10几万元不等的贷款。对于资金、劳力仍然匮乏的农户,县里鼓励农村探索合作社经营,村民可以将自家闲置的房屋入股,合作社统一装修、经营,经营所得收入由合作社与村民对半分成。
“第一年我就分到了1.3万元,而且还可以到附近的县城打零工,这又是一笔收入。”苗龙平说,去年他用家里的土地使用证作抵押,在当地信用社贷款10万元,加上亲戚朋友的借款,总共30万元盖起了一栋3层楼房,“虽然有贷款,但我们不慌,景区开在了家门口,早晚连本带利一起挣回来。”
“脱贫工作要紧盯市场需求。”杨海涛说,过去贫困户有啥技能,就找啥市场,现在按照市场需求,通过供给侧思路抓脱贫,反向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脱贫门路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