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发布时间:2017-08-04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种下一棵树就给大地种下绿色希望,植下一片绿就为生命创造一方美好家园(博客,微博)。

  这里曾经是林海茫茫、水草丰美,却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以致“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创业、九转功成,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构筑了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岂曰无碑,山河为证;岂曰无声,林海即名。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是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构筑起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绿色谱系”。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正需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以绿色发展为追求、以艰苦奋斗为底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弘扬塞罕坝精神,需要激发听从召唤、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那时候人们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变迁,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实践,是干部群众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赓续奋斗结出的甜美果实。今天,全党上下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尺,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政治品格,把美丽中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弘扬塞罕坝精神,需要砥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更在于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新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决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意识,以绿色发展引领转型升级,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我们就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弘扬塞罕坝精神,需要振奋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撑,没有矢志不渝的接续传承,就没有塞罕坝的巨变。应当看到,我国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任重而道远。只有咬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历史见证了塞罕坝人的奋斗与传奇,也终将记录下我们这代人的信念与辉煌。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