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毕节花呗套现如何不会上当受骗,花呗提现安全靠谱操作流程

发布时间:2018-06-0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一天之后,就是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莘莘学子多年寒窗苦读到了交卷时刻。或许你已经熟悉了现在的高考流程,习惯了复习、备考的话题。那么,不妨让我们把时钟倒拨82年,看一看上世纪30年代,一位重庆女学生只身千里之外参加高考的故事。

  因为主人公的身体原因,本稿部分采访内容摘自她的回忆录和亲属转述。

  1936年夏天,朝天门,一艘长江航运公司的民生轮在拉响的长笛中起锚,沿江东下,将穿越夔门、走出三峡,开往当时国内经济最繁荣的上海。

  在这艘距今82年的轮船上,王德懿对未来充满期待。那一年她刚19岁,很多同龄人已为人妇,她却和7位同校女生一起,登上了前往上海的轮船。在那里,她要到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参加高考,并用所学来救亡风雨飘摇的祖国。

  “教书多年难得一见好学生”

  6月4日,太阳终于在连续阴雨的主城露了脸。下午,101岁的王德懿坐在轮椅上,被疗养中心的护工推到花园中。几年前的一次脑梗塞,让她再也无法行走,语言能力也受到影响。但见到儿子曹庞沛后,老人露出温柔的笑容,微微迎合着让他拉住自己的双手。

  几天前,弹子石老街作为景点修复开街,即使她腿脚不便,儿子还是专程带着102岁的父亲曹越华和她到现场游览了一番——那里曾经是王德懿的家,她是家中的大小姐。

  王德懿出生名门望族,祖辈经营着王家沱万茂正盐号,家境殷实。她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九,膝下育有三儿女,王德懿排行老二,是家中大女儿。或是祖上便出了读书人,亦或是受到当时进步思想影响,父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在三兄妹幼年时,父亲便特别找来当时的江津名儒吴平阶当私塾老师。“记得有一次,先生出题让我们写《捕鼠记》,幼年的我在文章中用了成语‘长驱直入’,先生给了很高的评价。”即使过了80多年,王德懿仍然记得私塾中的一些场景。她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吴平阶对她的评价是“教书多年难得一见好学生”。

  “母亲的成绩可说是全班第一”

  10岁左右,父亲又把王德懿送进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女师)读小学。该校1914年由四川巡按使陈廷杰创办,校址在临江门牛皮凼文庙的后山(现重庆29中所在地),设有国文、算学、历史、地理、格致(物理化学)等十几个科目,并且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课程,是川东女子最高学府。

  “那时伙食费8元一个月,一周吃一次肉。”在王德懿的回忆录中,二女师的学生大多来自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并不是学费有多贵,而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倡导女子读书。即使在二女师,毕业后教书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王德懿并不想仅限于此。

  “母亲的成绩可说是全班第一!”曹庞沛大约在7年前,在重庆市档案馆查阅资料时,无意中找到了二女师普高4班(王德懿所在班级)的成绩单,王德懿各学期成绩名列前茅,计算总分也是全班最高。

  1936年7月,19岁的王德懿从二女师普高班毕业,决定要上大学。然而,重庆当时只有一所重庆大学,且开办刚7年。那时的王德懿和很多学子一样,想走出重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和同班七八个女生商议后,她们决定去上海。

  正好,同班同学彭淑贞的父亲彭瑞成是著名实业家卢作孚的同乡,也是民生公司会计处负责人。彭瑞成要带女儿去上海考大学,王德懿和其他几个同学便搭了便船,向着梦想中的上海前行。

  “名副其实的土包子”

  “全校女生只有我一个来自四川,名副其实的土包子。”提起上海的求学经历,土包子是王德懿在回忆录中念念不忘的话题。在二女师,学生穿盘扣绊绊布鞋,也叫提兜鞋,但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这就是土得掉渣。

  “布料或绸子旗袍,半高跟鞋,夹书,走一字步。”这是重庆晚报记者多年前采访她时,听她叙述过的情节。当时她还拿起一书本,给重庆晚报记者现场演绎了一段。

  1936年,民生轮载着她们越夔门、过三峡,经过近一周到达上海。同行的同学各自投靠亲戚住下,王德懿住在祖业王家钱庄的一位庄客家中。

  “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十几天后,大家开始准备应考。当时上海的高校不少,但受实业救国思想影响的王德懿认为,全国最好的大学除了北京(时称北平)的清华北大,就属上海交通大学最好,因为难考,很多同学不敢轻易尝试。

  但王德懿一门心思地报考了上海交大。在她的回忆中,已记不得当时究竟考了多少科目,只知道花了两天时间,考了国文、英文、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目。王德懿说,那时上海交大似乎并没有对所有考生论分排次,只记得总分是100分,她每一门功课都达到60分及格的标准,最终考上铁道管理专业,成为当届西南地区唯一考入上海交大的女生。同行的其他二女师的同学也发挥得不错,分别考上复旦、大同、暨南、圣约翰、上海商学院等多所当时的一流高校。

  “天下交大是一家”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攻打上海。这之前一个月,王德懿和考上复旦的同学邱萍一起,乘坐最后一班直航轮船回到重庆。

  “没有舱位,我们在船舷边搭铺住了一个星期。回到重庆后最担心的,是没书可读。”王德懿说,好好求学让国家强大,就是学生的责任。回到重庆后,她仍想继续学业,随后在马寅初执教的重庆大学商学院就读了一年。

1937年,王德懿(左一)在上海交大八角亭留影。1937年,王德懿(左一)在上海交大八角亭留影。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