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在全球多地区推广——“沙海点金”的中国样本

发布时间:2018-08-0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题要:库布其的美丽,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沙漠的传统认知。意料之外的一处处旖旎风光,恍如误入迷人的“桃花源”。难以相信,三四十年以前,这里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30多年里,这些惊天动地的变化如何发生?变化背后又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盛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从边缘向沙漠腹地深入进行了调研采访

  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其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边缘、黄河南岸,主要分布在该市杭锦旗、达拉特旗,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着“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沙进人退”现象日益严峻,沙区老百姓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常受其扰。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增加到2016年的15.7%、53%。

  库布其的绿色之变,来源于科学的治理模式,当地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也来源于孕育并形成的“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响沙湾是国内首个沙漠旅游度假景区,这里沙丘连绵不绝,一望无际。2011年响沙湾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游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翟天雪摄

  咬住目标 企业治沙 

  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治沙,坚持先绿再富,实现绿富同兴,库布其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在库布其治沙,领头企业当推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带领亿利治沙30年,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治沙,坚持先绿再富,实现绿富同兴,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王文彪出生在库布其杭锦旗沙漠边上的村庄。30年前的库布其,在他的记忆里无比清晰:“一碗米、半碗沙,那时库布其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沙漠里没路,骆驼是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孩子上不了学,老人一辈子走不出沙海。多少个孕妇和患阑尾炎的人因不能及时请回医生而死在了沙漠里……”

  “那时治沙技术很落后,种一棵树比登天还难,种了几年可能才活一棵树。”王文彪回忆。或许与沙漠抗争和拼搏的过程,让他逐渐意识到沙漠光热资源是一种财富,可以把问题变成机遇。于是,亿利立足沙漠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培育了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大产业。“每年我们整个的沙漠产业销售收入有100多亿元,主要来自医药、旅游、光伏、工业、肥料、饲料等,利润大概在8%到10%。”王文彪介绍说。

  在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亿利生态光伏基地采访时,正遇上下雨,只见建成的31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板连片铺开,2万亩治沙面积上的绿色沙障已长出了新芽,板下种植的玉米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养殖的一群群大白鹅和乌鸡正在觅食。

  据介绍,亿利集团正推进规划100万千瓦太阳能治沙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治沙面积10万亩。截至目前,已建成31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生产经营期内持续帮扶57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该项目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工业旅游”的“光伏+”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具备可复制、可推广、可扩大规模运用的条件,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手指一大片茂密的甘草基地,亿利生态健康公司副总经理张波介绍道,“我们还建立了甘草、肉苁蓉等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甘草领域研发了亿利甘草良咽、清开灵滴丸等特色中蒙药系列产品,制造出‘沙小甘’等健康饮品,成功打造了沙漠生态健康产业链”。

  生态建设投入大,没有产业和效益的驱动,难以持久。多年来,一批企业在政策支持下,投资参与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发展林沙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与产业结合”“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之路。

  入夜,大漠星空下,在达拉特旗响沙湾景区,一座莲花形状的建筑静卧在沙漠上,这座颇有韵味的建筑是2016年5月建成投用的沙漠莲花度假酒店。酒店的设计建造凸显了环保低碳的理念——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新型钢结构房屋体系,能源循环利用,其构造还可以固定流沙,实现沙漠中太阳能、水、风能的完美结合。

  响沙湾坐落于库布其沙漠中段东端,背依苍茫大漠,沙丘比肩而立,天晴无雨沙子干燥时,人从沙丘的顶部往下滑,沙子会发出飞机轰鸣般的嗡嗡声,形成一个巨大的沙山回音壁。响沙湾因“这里的沙子会唱歌”而得名。4个不同风格的景区,均以沙命名,分别设有滑沙、索道、沙漠越野、民族表演等。

  在锁住了沙的基础上,原生态的沙漠,吸引着中外游客。2011年响沙湾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景区接待游客9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明克介绍说:“响沙湾景区18年来坚持全心全意做旅游,围绕一片沙漠不断去创新和开拓,这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国内首个沙漠旅游度假景区,也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在响沙湾工作了20年,库布其沙漠带给我无限的快乐,以后还要在这里干下去。”

  达拉特旗风水梁曾是起伏的沙海。从2005年起,东达蒙古王集团在此栽树种草,如今这里绿树萦绕,厂房、小区掩映其间,53平方公里的治理区内草木葱茏,蜕变为“生态小镇”,已入住3103户,6000多人从事獭兔养殖,养殖户年收入达到5万至10万元。

  “种植的沙柳三五年必须平茬,细枝柳条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两倍,是上好的獭兔饲料,粗枝干是造纸和生产刨花板的上等原料,这是生态循环;养殖出栏的獭兔,兔皮、兔肉等再进行深加工,直到服装、食品等产品终端,这是产业循环。”东达蒙古王集团党委副书记秦飞说。

  在亿利、东达蒙古王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参与治沙和沙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

  鄂尔多斯杭锦旗亿利阿木古龙甘草健康产业园有机果蔬示范区里瓜果飘香。这里的实践表明,只要科学运用种植技术,沙漠也能变良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翟天雪摄

  全民追绿 创新变革 

  治沙植绿是每一个库布其人的情结。在这里,库布其人付出莫大的毅力,积极创新变革,为治沙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库布其,治沙植绿始终是每一个库布其人的情结。

  7月25日早8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驱车前往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敖楞乌素嘎查采访,行进在穿沙公路上,路两边沙柳、杨柴等沙生植物在雨后显得更加茂盛。到了莫日根道尔计的蒙古包,女主人乌仁桑端上香喷喷的奶茶。

  莫日根道尔计是敖楞乌素嘎查牧民。这里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祖辈三代过的都是沙里刨食的日子,过去养着几十只瘦羊,还要骑着毛驴到30公里以外的地方打草回来喂羊。经常是早上醒来风沙堵住了门,只好从窗户爬出去,再一锹一锹把门口的沙子刨开。每年,他都是把一棵一棵的杨树、旱柳和沙柳树苗种进沙漠里,但都难以成活。他仍不气馁,直到2003年种红柳才开始成活。如此循环往复持之以恒地种树,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杨树、沙柳、红柳、杨柴、柠条等苗木的成活率居然保持在90%以上!如今他的万亩草场,绿洲面积已达7000多亩。

  在邻近的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牧民白音道尔计觉得“沙子把羊埋得只剩脑袋”的日子离自己已越来越远。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鄂尔多斯被列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大力推进荒漠化防治,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1983年,白音道尔计从部队退伍毅然选择回乡植树治沙。在政府“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等政策激励及当地林业部门和企业的帮扶下,白音道尔计在自己近9000亩的草场上种植沙枣、柠条、杨柴等沙地植物,还通过借贷等方式获取资金,种植了大量甘草。经过近20年的努力,白音道尔计的草场变绿了。

  白音道尔计掐指算着说,“现在我养着400多只羊,靠卖羊羔、羊肉、羊绒、羊毛以及柠条、甘草,再加上每亩2.25元的休牧补贴和12.25元的公益林补贴,一年的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而9000亩生长了十几年的甘草,更成为他的“聚宝盆”。靠着这些甘草,白音道尔计早已还清了当年改造草场欠下的67万元债务。

  “治沙还绿”的理念以及具有科技创新力的行动,不仅绿了草场,美了生态,也让呼和木独巴音温都尔嘎查那仁满都乎的腰包鼓了起来。杭锦旗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通过把黄河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工程,让凌水变为甘露,让沙地变成湿地,不仅改善了沙漠生态,也让当地养牛的牧民喜上眉梢。那仁满都乎就是生态好转的受益者。他家里养了600多头野牛,即原生态生长的牛,去年收入达100多万元。现在有了水的沙漠正在变成好牧地。开春把牛放出去,等秋冬的时候收回来,一头牛能达到300多斤。去年那仁满都乎家还办起了牧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水来了,环境也好了,我要带领养牛协会的牧民一起扩大养殖规模。”临别,他对记者说,“明年我要在互联网上卖牛肉了!”

  统计数据显示,30年前,库布其的植被覆盖率只有3%—5%,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一年要刮50次沙尘暴。2017年,库布其沙漠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53%,年降雨量已经有400多毫米,一年只刮了一次沙尘暴。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了1.5万多元。

白土梁林场里郁郁葱葱的沙棘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李佳霖摄

  走向世界 守望沙漠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开出了中国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已在全球许多荒漠化严重地区推广

  2017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2017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我们要弘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共同推进全球荒漠生态系统治理,让荒漠造福人类。

  目前,全球沙漠面积占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头号杀手”。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因此,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显著成效意义尤其重大。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是非常好的案例,可以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开出了中国战胜“地球癌症”的良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模式加速走进了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各大沙区,也走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敖特更花是杭锦旗独贵塔垃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的民工联队队长,也是首位蒙古族女民工联队队长。1998年,她就投入到治沙防沙的建设当中,因此被人们称为“沙漠玫瑰”。她已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于2014年春天前往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亿利集团的统筹下,在阿克苏种了900亩红柳、600亩沙柳,还有240亩甘草。

  “我7月26日就去西藏的山南了。”敖特更花告诉记者,现在那里已经有了600亩育苗基地,大面积种植沙枣、柠条、杨柴等沙生植物。“沙漠玫瑰”不仅传扬了绿的希望,更让跟着她干的每一个人也都富了起来,去西藏山南种树45天,每人可挣16200元,而且伙食费基本全免。因此,她的队伍不仅稳定,而且越来越壮大。沙漠中的播绿人越来越多,而“沙漠玫瑰”之所以绽放得更艳丽,与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分不开。

  “今后最大的梦想和使命就是为人类治沙,用库布其的模式为人类治沙。”治沙30年的王文彪说出了许多鄂尔多斯企业家的心声。

  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已经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沿着“一带一路”,继续在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落地生根,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经验和模式,不仅有助于这些国家生态修复和改善民生、消除贫困,而且有助于减少国家冲突和地区纷争,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鄂尔多斯运用产业化的理念治沙,走出了一条新型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之路,创造了沙漠地区的“绿色发展样本”。库布其治沙模式的产业造血能力是对绿水青山最好的守护,治沙不再仅仅是公益事业,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沙地治理,实现生态富民,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格局,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和谐发展的境界。

  在恩格贝沙漠科学馆,馆长王强充满感情地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我们面对沙漠,不再是简单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而是敢于挑战自我,寻找人与自然另一种形式的对话,与荒漠和谐相处。”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达成《鄂尔多斯宣言》。库布其沙漠的“沙漠绿色经济”模式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代表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获得全球认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佳霖)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