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两千个公号转载《我站立的地方》刷屏之后……
发布时间:暂无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8月9日,《解放军报》一篇报道开头说:“这个盛夏,随着一篇题为《我站立的地方》新闻作品的刷屏,边防营长余刚和战友们的戍边故事,令无数国人感动落泪。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一群普通官兵的故事,何以打动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走近驻守西藏雪域高原的官兵,你会深切地感到:故事背后是精神。”
“刷屏”的新闻作品,指的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反映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六连戍边故事的全媒体报道《我站立的地方》,自7月18日推出以来,这组作品持续引发关注。由于报道的广泛传播,报道中提及的一位军人,甚至接到贵阳一位售楼员打来的电话,问他是不是自己几年前接待过的客户。确认身份后,这位售楼员激动地表示敬意。
报道对象之一、陆军少校余刚说,他近期接到了太多的“骚扰”电话,曾在陇服役的多年以来“失联”的战友们又纷纷与连队取得了联系。
连日来,中国青年报社也接到不少读者来电、来信、留言,很多人表示自己逐字逐句读完,几度感动落泪。读者陆文强在邮件里说,这些官兵默默为国家守护战略通道意义非凡,感谢中青报为解放军鼓劲。新疆喀什一位连队指导员说,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大部分是军人,被这篇文章刷屏了。
《我站立的地方》及其不同改编版本被广泛转发。国防部、国家民委等众多中央部委和地方党政机关、共青团组织、大中院校和媒体在各自平台上推荐本文。八一建军节前后,辽宁《锦州晚报》以3个整版的篇幅连续3天连载本文。据统计,7月18日到8月9日,超过1.2万个微信公众号转发了《我站立的地方》,不少公众号的阅读量达到“10万+”。文中提到的一个地点“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一度成为微博热搜词。
南部战区的新闻干事杨子龙说,从朋友圈刷屏的火爆程度看,相信本文打动了身边几乎所有战友,包括首长、包括连队的干部、战士,几乎每个人都在朋友圈里转发。“看了那么多边防报道,这篇报道无疑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贵报的记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边疆的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边防军人的疼!用自己的笔替他们道出了荒无人烟无私奉献的苦!”
一篇有关边防军人的网络评论指出,即便他们身处国家的末梢,即便他们远离首都4000多公里,他们真的配得上“负重前行者”这五个字,他们应该得到厚待。
8月5日,六连官兵集体致信中国青年报社说:“我们火了,西藏边防军人火了。没想到,我们做的分内事、平凡事,能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致认可。”
他们在信里说,由于部队规定,大家在电话中很少谈及训练巡逻的事,有些还造成了误会。《我站立的地方》刊登后,不少官兵的家人是含着热泪读完的,对他们更加理解与支持。“我们的后盾更加坚固。”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苦地方也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们六连全体官兵都把连队当成自己的家,把陇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信里透露,今年六连又有33名服役期满的战士主动申请留队。
六连官兵表示,一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将用更加坚实的脚步丈量对祖国的忠诚。“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广东一位新闻主播读完报道后,“双眼含泪,忍不住想把这个感人群体的感人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这位主播朗读了本文,制作了推广音频,“让大家记住,这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这篇文章的传播也在业界引起了关注。天津一位媒体同行表示,自己从不在汽车上看手机,但点开本文后,不知不觉从雄安新区一路读到了天津。
针对许多人愿意花30分钟乃至1小时阅读两万字长文的现象,微信公众号“舆林军”组织了3位高校师生探讨。其中一位到过西藏边防采访的同学说,这是自己读过的边防报道中“最为真实、客观的一篇”。
西部战区的军旅作家王龙评价,本报报道在主流叙事脱离宣教腔、增强辨识度的探索上颇有启示。他认为,以自己在西藏多次采访及巡逻的感受,报道相当真实可感。“引而不发如叙家常,却如同一部边防缩微百科全书。”
据湖北《长江日报》报道,7月29日,武钢三中地理教师张杰用本报报道,给高三17班上了一堂“课本上没有的地理课”。这位教师表示,他看了本报拍摄的视频6遍,每次都眼眶湿润。通过这一课,他希望同学们明白,他们安稳地坐在教室里,其实是有人日复一日用生命在守护。
课后,班里42名学生集体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国。你们站立的地方也是。但我们之间,横跨了40个经度,几乎半个祖国的锦绣河山。
“当我看见你们唱着《当那一天来临》,当我看见30多岁的壮年自嘲拥有一条五六十岁的脊椎,当我看到19岁的青年为救战友牺牲在誓死守护的领土,当我看到与我年龄相仿的00后稚气未脱的脸上飞扬着的高原红,我想起我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我们真的忘了吗?我们不能忘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