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聚焦“隐性饥饿”——我国营养型农业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8-09-23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新华社上海9月22日电题:聚焦“隐性饥饿”——我国营养型农业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果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高叶酸玉米、高锌大米、高β-胡萝卜素甘薯、高锌小麦、高萝卜硫素大白菜菜心……多种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营养型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会上一亮相,引起诸多与会者浓厚兴趣和踊跃品尝。聚焦“隐性饥饿”、实现“精准营养”成为论坛上热门的关键词。

  2根玉米满足一天叶酸推荐量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居民已从吃饱转向吃好,更加关注营养;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营养失衡、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健康受损,与贫困地区营养不良问题同时存在,迫切需要解决。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在论坛上表示,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损害免疫系统,与营养失衡相关的慢性病,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很大障碍。在贫困地区,缺铁性贫血及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针对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的“隐性饥饿”,中国农科院2004年5月启动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多年来,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营养科学相结合,筛选、培育、评价和推广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已经培育出20多个富含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水稻、玉米、小麦、甘薯和马铃薯新品种。

  “比如我们从500多份来自全球的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到高叶酸含量的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跟踪转育过程开发的高叶酸甜糯鲜食玉米,单个玉米叶酸含量约为200微克,每天食用2根就可以满足世卫组织推荐一天的叶酸需求量。”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春义说,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质的种质资源一直都在,只是以前我们关注产量方面的优良性状,现在更加关心营养方面的优良性状,筛选出优质种质资源,通过杂交等常规育种方式,培育出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磊说。

  营养强化引领农业新理念

  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HarvestPlus-China)是国际HarvestPlus(HP)项目的姊妹组织。HP项目负责人、2016年世界粮食奖获得者豪沃思·布伊斯在论坛期间对记者表示,采用传统育种方式培育的高维生素A原玉米、高铁豆类、高锌小麦等营养强化品种,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30多个国家推广种植,功效试验证明对改善人们认知能力、减少发病率、更好适应黑暗环境等有明显作用。

  “十多年前我们刚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想到今天会有这样的市场,会得到企业、研究等领域如此多的关注。”张春义在论坛上说。

  据介绍,中国项目组高β-胡萝卜素营养强化甘薯新品系营养干预试验已在四川顺利完成。结果证明食用强化甘薯40天后,可改善缺乏维生素A状况。研究小组在四川、重庆、江苏、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已推广种植10个高类胡萝卜素甘薯品种,得到农民和消费者欢迎。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院士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发展高品质、营养的产品市场,国际社会也普遍关注“隐性饥饿”问题。在此背景下,发展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具有深远意义。

  协同创新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

  专家指出,培育营养富集、益于健康的微量营养素营养强化作物和蔬菜新品种,对保障我国人口营养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农业育种手段改善人群营养健康水平,需付出长期努力。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处长马志强表示,我国在品种的选育、审定等方面,一直以产量为重要指标。种业进入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推动科技革命。国际粮食安全专刊明确提出未来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种子和植物可食用的营养成分。为了实现作物营养导向型科技创新,我国应从建立和完善评估审计制度、登记制度、品种保护制度入手,满足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要求。

  “推进营养型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从遗传育种、栽培、绿色生产、食品加工、营养评价、客户宣传等诸多环节入手,通过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大联合、大协作,进行全技术链创新、全价值链升级、全产业链融合。”唐华俊说,要把政府、企业、市场、金融机构连在一起,共同推动高品质的营养健康产品走向市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