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靠“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 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见实效

发布时间:2018-10-17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秋收已近尾声,江西崇仁县桃源乡西陂村“80后”种粮大户宁佇近些天忙着收割晚稻。宁佇今年种了近500亩水稻,其中,优质水稻200多亩,糯谷稻150亩,普通水稻100多亩。让她高兴的是,今年优质水稻和糯谷稻的收购价格较往年高了很多,优质水稻上门收购价为每斤1.30元,糯谷稻价格为1.42元。她预计今年种粮纯收入有30万元左右,比去年高出六七万元。宁佇成为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我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4个年头。2014年,国家取消大豆、棉花临储政策,为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探路。2015年,取消油菜籽临储政策,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行玉米临储政策,不再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调低玉米临储价格,为市场调节留出合理空间。2016年,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在东北三省实行“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在玉米收储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18年,国家继续保留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全面下调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从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据了解,今年小麦、稻谷市场化收购比重增加,其中,小麦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九成,比上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粮食收储走向市场化是必然的。”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家仓容量达50万吨的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柏乡粮库多年来一直从事粮食市场化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粮食市场化收购的主力军之一。

  我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活跃了市场,盘活了产业。东北玉米销售顺畅,甚至一度出现抢购玉米的现象,玉米产业被全面激活。黑龙江近3年来新增玉米深加工产能131亿斤,预计到今年末,累计可达到400亿斤,有力地促进了玉米就地转化能力,极大地缓解了困扰黑龙江多年的玉米收储难题。

  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促进了优质优价粮食收储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位于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的五星面业有限公司是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杨新良告诉记者,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今年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效益更好的专用粉。公司还加大了优质小麦采购量,未来还计划建立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发展订单农业。

  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以来,粮食价格总体呈现走低态势,很多农民种粮收益不如以前。在稳步推进改革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据了解,国家今年继续在东北地区发放玉米生产者补贴和大豆生产者补贴,一些主产区还出台了地方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粮食价格下跌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此外,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收益。(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