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秉贤 像胡杨般扎根边疆(知识分子风采)
发布时间:2017-07-0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每逢周二、周四的早上,86岁高龄的何秉贤教授(上图,左。本报记者杨明方摄)会准时下楼,骑上自行车,穿过新疆医科大学家属区,来到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名医特需门诊出诊,通常一上午只有10个诊号、12点半就结束门诊,但他总让护士放出去20个号、拖到下午2点才下班。“群众来一趟不容易,今天看不上就要再等几天,住宿、吃饭都要费钱啊,得多替他们想想!”何秉贤经常对护士说。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家何秉贤是新疆心血管内科现代诊疗技术的开拓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第一个开展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天山南北。自1955年大学毕业进疆,他像一株胡杨扎根边疆。
“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服务,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个人的心愿”
何秉贤是浙江兰溪人,1949年从上海参军,1950年考取兰州大学医学院五年制医疗系。1955年,大学毕业时,他在毕业分配表上郑重写下:“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组织上决定把何秉贤这个优等生分配到条件艰苦、急需人才的新疆。
1956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的前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正式成立。当时的附属医院内科只有一个科,20张病床,8个刚大学毕业的住院大夫都是从全国各地分配来的。
1957年,何秉贤被卫生部选派到北京阜外医院、协和医院进修,户粮关系和组织人事关系一并转到北京。两年学习期满后,他完全可以留下来,但何秉贤没有丝毫犹豫:“组织上送我来进修,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边疆。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服务,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个人的心愿。”
返回新疆后,何秉贤负责心血管组,兼管心电图室。当年,他就做出了新疆第一份心电图。在新疆地区,他第一次开展了心导管等检查技术;他成功安装了第一个心脏起搏器……
那时,国内还没有系统的心电向量学专著,他翻遍图书馆里所有相关书籍,摘录写下数百万字笔记。1976年9月,凝结何秉贤十余载心血的《临床心电向量图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心电向量学著作,署名为“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心血管组编著”。在随后到来的“科学的春天”里,何秉贤因此荣获全国首届医学大会和自治区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
1986年,何秉贤撰写了《新疆人民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病关系》一文,引起各国学者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还以此文为素材拍摄了一部科教影片,在世界各地播放。后来,何秉贤荣获我国心电学领域最高奖“黄宛心电学奖”,他也是迄今为止西北五省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专家。
“在新疆,走到哪儿都有我的学生”
60年前的新疆,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年都要多次下基层巡回医疗。说一口江浙方言的何秉贤,利用巡回医疗、开展高血压普查的机会,积极向农牧民学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
何秉贤一边给人看病,一边跟少数民族患者和翻译人员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与看病相关的会话我基本上都会,跟病人交流没问题。”何秉贤说,因为他能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语言交流,所以更容易赢得信任。
“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何秉贤感到,一定要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少数民族全科医生。60年来,何秉贤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医疗骨干,有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在新疆,走到哪儿都有我的学生,这是我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何秉贤说。
今年83岁的肉孜·阿吉是新疆医学院建校后招收的第一批少数民族学生,也是何秉贤的得意门生和好帮手。刚到学校时,何秉贤经常开小灶帮他们补习语言和专业课。1962年,肉孜毕业后留在医院内科,何秉贤带着他查房、做实验、搞研究、开展心血管疾病普查,手把手地教。何秉贤和肉孜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新疆医疗界被传为佳话,成为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对红”的楷模。
何秉贤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摞《心血管内科进展学术讲座》。这些册子是何秉贤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专门为基层心血管内科医生撰写的,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他每年写一本,已连续出了24本,深受全疆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欢迎。
“用心对待病人,也是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
在何秉贤的书房里,挂着一幅油画《忆故乡·浙江兰溪》。家乡的山山水水,是他挥之不去的牵系。他的两个女儿现在杭州工作,也希望他们老两口回去一起生活,但他舍不得离开新疆。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辞长作新疆人”。在妻子鲁世元眼中,何秉贤是个掐时间过日子的人,“他从没有周末或假期,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离休了还是这样。”
何秉贤在名医特需门诊的出诊挂号费是100元。何秉贤担心病人负担太重,就找医院领导,硬是将复诊病人的挂号费降到10元钱:“好多来找我看病的人条件并不好,一定要让他们看得起病。”
鲁世元说,何秉贤有个习惯,每次出诊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早上10点的门诊,经常9点不到人就走了,他觉得不能让病人等。”
何秉贤从来不收病人的红包,不接受病人请客,但一位农民的两斤蘑菇,却是他认为最珍贵的礼物。10多年前,一位60多岁的农民得了高血压,“当时他连每周几十块钱的医药费也负担不起。”何秉贤根据他的病情开了一瓶售价2块钱却非常管用的药,平均下来一天才几分钱。一年后,这位病人病情好转了,拎着一袋蘑菇出现在何秉贤的办公室:“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我出去就把它扔了!”何秉贤只好接了下来。
何秉贤说,在民族地区,用心对待病人,也是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让普通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是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