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企业+贫困户”联动助脱贫
发布时间:2018-11-0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中央媒体记者走基层·聚焦七彩凤县
本报记者 胡畔
凤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是一个因凤凰而得名的地方。近日,在由中国行业报协会组织的“中央媒体记者走基层——聚焦七彩凤县”活动中,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七彩凤县,探寻当地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党支部+企业+贫困户”联动脱贫
数据显示,凤县现有扶贫对象3369户9312人,其中已脱贫1631户5411人,未脱贫1738户3901人。在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凤县正不断探索着新的模式。位于凤县中部的凤州镇就是本报记者此行的第一站。在采访过程中,本报记者了解到,“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正成为当地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新模式。
首先是“党支部+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凤州镇已经搭建以宝鸡市现代农林等企业为载体的县镇级扶贫基地3个,并从项目帮扶、资金投入、产业扶持等方面着力,与扶贫基地共同谋思路、定措施、想办法。在当地村级党支部的支持和协调下,驻村扶贫基地将贫困户整村纳入,与150户贫困户签订了订单农业帮扶协议,构建了企地帮扶的“产业链条”。
然而,产业发展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价值链。为此,凤州镇鼓励支持驻镇企业采取“自建营运平台”与“借力外援合作”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方式来开展产业扶贫基地建设。通过企业搭建订单农业平台,让贫困户手中的苹果、花椒、木耳、蜂蜜、孔雀蛋等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被集中吸纳到企业“孵化园”当中。通过“孵化”升级,让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价格提高,实现群众增收。
宝鸡现代农林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新会就以他的公司为例,向本报记者介绍了“龙头企业+市级合作社+互联网+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
“我们会根据贫困群众的特长,把群众精准镶嵌到种植、收购、包装、电商营销等不同岗位的企地扶贫‘产业链条’当中,既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又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曹新会说。
据他介绍,在原材料方面,会以高于市场价5%-10%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在用工方面,会优先雇用贫困户,可带动人均年收入18000元至20000元;在销售方面,公司会定期组织有想法、想创业的年轻人,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电脑及技术指导,进行电商培训;在技术方面,会组织村民进行种植相关培训,从而增收、优产。
“目前,我们已累计收购周边农产品180余吨,劳务用工400余人次,劳务用工支出12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40户160余人,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可以看到,搭建农业产业‘孵化园’,既能放大企业经营效益,又能有力防范贫困户‘单打独斗’的经营风险,势必会实现企业与贫困户的‘双赢’。”曹新会对本报记者说。
支部做纽带,架通企地帮扶“连心桥”;企业搭平台,建好产业增值“孵化园”;农户显身手,广播脱贫致富“金种子”,这是本报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村民积分制”激发农户脱贫动力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在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上,凤州镇邓家台村也有一番新思路。
在邓家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村民王莲正在登记积分,见到采访团过来,便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们展示了她手中的积分手册。手册的第一页记载了她的个人信息,第二页则详细记录了她在不同时间段所获得的积分。记者询问才知,这小小的积分竟关乎着她今年年底将得到多少分红。
凤州镇邓家台村党支部书记李琴告诉本报记者,脱贫攻坚就是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实现“双脱贫”,因此,邓家台村重点在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下功夫,探索实施“村民积分制+集体经济收益激励”的管理办法,以量化考评提升村民的“精气神”,激发村民参加集体劳动的热情。
本报记者了解到,邓家台村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并号召全村336户1153人加入了联合社,实现“全民持股”变“股东”。联合社为每户村民颁发了股权证和积分手册,并在管理模式上采取“一户一册、一人一档、一事一记”的积分办法,遵循“按小时积分”原则,对村民每次参加集体劳动的次数、时长进行打分,积分结果由经济联合社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签字确认,每月汇总,集体经济收益将按照村民积分结果进行分红。
集中托养兜底啃下“硬骨头”
农村贫困家庭中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重、脱贫难、管理难等“老大难”问题,也是脱贫攻坚战中难以啃下的“硬骨头”,凤县也不例外。据统计,凤县现有在册精神障碍患者5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10人,低保对象中174人,农村特困人员中47人,享受易肇事肇祸管护以奖代补补贴134人。
“为使这些人群在脱贫路上不掉队,凤县县委、县政府在全省创新筹建了县脱贫惠民中心,旨在对全县贫困家庭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和托养,最终达到‘集中救治一人、解放一个家庭、脱贫一户群众、维护一方和谐’的目的。”凤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凤林告诉本报记者,这一创新举措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它是凤县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在凤县的脱贫惠民中心,本报记者见到了一些被治疗和托养的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在接受记者采访之时,正由护士们引导着在广场上活动。
“我们每天都会给这里的老人们量血压和测体温,也会照顾他们吃饭,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一位护士一边引导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希望他们能在这儿生活得舒适些,也能让他们的家人在外面打工挣钱时更安心一些。”
董凤林告诉本报记者,脱贫惠民中心自2018年4月下旬投入运营以来,已经陆续入住托管贫困户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人。“可以说,是脱贫惠民中心的集中托养兜底,啃下了这块脱贫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