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报 > 正文

【旧文重读】易会满:如何处理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

发布时间:2019-01-2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科学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有助于我们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现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思想,谈谈如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希望以此启发大家深入思考,并促进工作改进。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掌握科学方法

  当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正在工商银行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其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就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方法论,并且学会运用这样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来指导具体实践、推动具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既大力倡导科学方法论,也带头运用科学方法论来谋划和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其中三次分别专题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学基本原理,也学方法论。

  所以,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把学习掌握科学方法摆在突出位置。

  联系金融工作实际看,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指出我们太缺乏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干部队伍。

  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是要讲政治、讲作风、讲品行的,同时也要讲专业能力、讲工作方法、讲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善于谋全局、议大事、知分寸、得要领。有的虽然抓工作全局性、预见性、敏感性没那么强,但还算工作勤恳,能维持住工作局面。有的不讲领导艺术,要么管得过细,要么管理粗放。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包括我自己在内,每个干部都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大家都或多或少感受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要改进我们的工作,增强我们的本领,必须从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上入手。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对1949年的共产党来说,建设一个新中国就是一条从未趟过的“大河”。今天,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能否在新形势下保持全行健康平稳发展,也是我们需要渡过的一条“大河”。而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拿出善作善为的硬招、推动落实的实招、创新转型的新招,就是我们为自己准备的“桥或船”。

  增强运用科学理论思维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方式是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工作方法是思维方式的具体运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五大思维,不断增强运用科学理论思维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要以战略思维观大势。战略思维是管总的,管长远的,管根本的。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关键词。他指出,要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善于从全球视野中谋划事业发展,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在权衡利弊中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战略思维,展示的是看问题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对一家企业来说,有没有战略思维、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从根本上决定了能登多高、走多远、将抵达何处。一直以来,工商银行在战略上是有前瞻思考和系统谋划的。比如说,股改上市以来,编制了十年发展纲要并滚动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先后提出了实施“三大战略”、优化“五大布局”、推进“五个转变”、坚持“五个紧紧抓住”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思路,引领全行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保持了稳中有进的经营态势。目前,工商银行已经进入世界金融发展的第一梯队,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怀揣引领同业、弄潮时代的抱负和格局,具有登高望远、统揽全局的战略考量,向前展望,高处谋局。在规划制定中,要进一步明确与工商银行市场地位相称的总量目标、整体优化的结构目标、更加严格和务实进取的风控目标,以及持续领先全球同业的价值创造目标。要把握好总量目标与结构质量目标的平衡。规模是效益的源泉,是转型的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结构,没有规模就没有地位,没有规模就没有战略回旋的余地。所以说,总量规模不是洪水猛兽,没有必要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必须挺直腰杆地讲、理直气壮地抓。当然,我们追求规模,但拒绝虚胖。我们要的规模,必须是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成本可控、效率提高基础上的合理增长。尤其在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趋势,把优化经营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在经营策略、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好配套机制安排,推动实现总量更大、结构更优、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要以历史思维明规律。历史是最有效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指导现实工作。

  历史思维对于我们党治国理政不可或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基于科学把握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尤其是“发展起来后”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所以说,历史中有营养、有智慧,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多研读些党史、国史、经济史、金融史,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

  经验是指路标,可以指导当下,启示未来。工商银行成立的这 30 多年来,我们从一家历史上“技术性破产”的银行,成长为今天多项指标领先全球的银行,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波澜壮阔的进程,书写了现代金融发展史上气势恢宏的篇章。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这段发展历程,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比如,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化解发展中的难题,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等。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传承和弘扬这些经验,坚守稳健、审慎、规范、理性的经营底色和文化特质,致力打造“百年老店”。

  教训是警示牌,警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仅从近三、四十年全球大企业发展变迁史来看,就有不少昔日行业龙头由巅峰走到末路,一些国际大银行由鼎盛走向衰落,迅如流星划过。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过度依赖传统路径,战略调整不够超前,或盲目扩张导致风险过度累积,或转型创新与风险控制失衡。实际上,我们自身也经历过十几年前处置巨额不良贷款包袱的切肤之痛,近年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行每年拿出近 700亿元现金用于核呆。各级行都要认真反思,核心是两条:一是要不断深化对商业银行本质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银行业的兴衰起伏,无不充分印证了遵循规律的重要性。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检验,对商业银行本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系统、深入。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银行的本质就是要把握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银行的生存不能靠“一炮而红”“旱地拔葱”,而要靠“从长计议”“细水长流”。所以,银行的经营文化应该是稳健的,风险偏好应该是相对保守的,银行家的立场应该是审慎的。否则,即使博得短期繁荣,也早晚会为之付出代价。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业绩观和风险观。我们有的机构和管理人员“三观不正”,突出表现在:“重扩张、轻管理,重市场、轻风险”的观念根深蒂固;经营短视行为仍然存在,不重过程管理,不重基础工作,甚至弄虚作假。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在摔了跟头、交了学费后,真正变得成熟,让“经济本源、审慎稳健、诚信合规、客户优选、专家治贷、责任落实”24 字核心信贷经营理念真正落地生根,让“合规为本、全员有责、风险可控、稳健高效”16 字合规文化真正入脑入心,结出健康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果实。

  三要以辩证思维抓根本。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是要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原理,善于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善于“弹钢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积极化解矛盾。

  作为管理者,运用好辩证思维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经营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极端化、片面化、绝对化、一刀切造成的,都是因为没有真正领会和用好辩证思维。比如,在收权与放权、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上,简单地一放了之、分而治之会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而权限过度上收和集中,又可能束缚基层手脚,失去“狼性”,影响经营活力与竞争力。我们常讲的稳中求进总基调,稳与进,也蕴含了辩证统一的思想。稳是基础、是前提、是大局;进是目的、是方向、是动力。有了稳这个前提和基础,才能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有了进这个动力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稳。我们正是从稳与进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全行要在确保盈利增长稳、资产质量稳、风险控制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经营转型和改革创新的突破、党建和队伍建设的加强。这也是理论同实践相统一的体现。

  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也要运用好辩证思维。譬如,在处理储蓄存款与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的关系时,首先,要明确储蓄存款与金融资产增长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是可以同步增长和协调推进的。其次,要确立储蓄存款在金融资产中的基础地位及竞争优势。储蓄存款是体现零售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我们做第一零售银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看储蓄存款的市场份额。再次,要加紧构建全量金融资产的经营格局,既要避免单纯追求储蓄规模而忽视金融资产的增长,也要避免无视储蓄效益贡献而过度向其他资产形态转化。加快推出储蓄存款与其他金融资产效益贡献的统一视图,建立储蓄存款与其他金融资产比价关系,让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在效益和价值导向下持续推动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总之,银行是做客户的。离开服务客户,简单抓存款、卖产品、收中收,都是本末倒置。

  四要以创新思维求发展。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有敢为天下先、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的局限,对事物做新思考、对结构做新调整、对工作做新谋划,灵活务实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创新转型之路。

  世界和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可能只有变化本身。而创新就是应对这种变化的得当之举、适宜之策。创新上有个理论叫“尺度效应”,大意是说到了一定的尺度边界,原有的经验方法可能就会失效,甚至由于路径依赖而产生反作用的破坏力。比如说,不是简单地把小飞机等比例放大就能研制出大飞机。对银行经营来讲也有个“尺度效应”,管理 2 万亿的资产和管理 25万亿的资产,就不能简单套用同一个经验办法。

  工商银行30年的发展正是由于创新上的先行一步,使我们在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赢得了主动和先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等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这些创新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可能引发全局质变,对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对商业银行而言,这其中既蕴含着重大机遇,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扑面而来的革新浪潮,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积极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这里,重点谈谈技术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技术创新,主要是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对身处科技创新变革时代的银行业来说,这既是必须直面应对的风险挑战,也是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银行业务资产端、负债端、支付端及中介功能形成严峻挑战。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也是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金融竞争力。可以说,能够勇于创新、快速响应的银行将立于时代浪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者必定会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基于这样主动识变、求变、应变的考虑,近期总行整体规划并启动实施了e-ICBC3.0 的战略升级。全行上下要充分认识 e-ICBC3.0 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目标内涵,尤其是要把握住提升获客、活客、黏客能力这一根本目的,聚焦“用户”核心、“场景”导向、战略落地目标,开创经营发展的新境界、新气象。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是为了增强经营活力。一家成功的企业,往往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有正确的战略,另一个是靠有活力的组织去实施这个战略。这就像舞龙,龙头方向要正确,龙身要动起来、活起来。关于工商银行的体制机制创新,总的设想是,坚持战略导向、客户导向、基层导向和问题导向,分类推进、分步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三个“优化”的目标。一是组织机构及管理效能优化。核心是要强化组织的有效性,把经营活力、服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作为检验组织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作为评价组织有效性的标准。二是业务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核心是顺应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客户金融交易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客户服务“去机构化、去人工化、去单一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运营模式、服务方式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是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优化。核心是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处理好结果与过程、业务与能力、当期与长远的关系,解决好激励不足与激励过度并存等问题,通过穿透式考核、直通式管理,疏通总行战略传导通道,激发员工积极性。

  五要以底线思维保主动。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底线失守,往往意味着满盘皆输。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对事物发展的诸多可能性进行预判,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思想和措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底线思维,是富有前瞻性和忧患意识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联系金融工作实际看,近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特别是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拿出两个章节的篇幅突出强调金融风险问题,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全行要深刻认识国有大行维护金融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把风险管理作为工作的生命线,重点管理好表内和表外“两张资产负债表”,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表内核心是管好 12 万亿的信贷风险,把好新增入口、存量管控、不良处置“三道闸口”,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且逐步改善。表外核心是针对跨境、跨界、跨市场的新型风险,勾画出清晰的风险图谱,分门别类强化风险预防和处置,努力把安全稳定的因子植入经营管理中、植入经济金融发展中。

  除了在经营管理中要做到政治底线不可碰、风险底线不可越、合规底线不可破外,我们党员干部还必须守牢廉洁底线。这两年我们也有一些干部在廉洁自律问题上栽了跟头,不仅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辜负了组织多年的培养和信任。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警示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使党员干部都能筑牢思想之元、坚守从业之本。党员干部自身也要切实增强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心存敬畏,警钟常鸣,知边界,守底线,始终对灰色、模糊地带和各种利益诱惑保持清醒与警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不入“歧途”。

  懂得运用科学工作方法处理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

  科学的工作方法是规律的结晶,既管总体又管具体,既管战略又管战术。尤其是处理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科学的工作方法有很多,需要大家用心去摸索和总结,这里和大家重点交流几个,概括起来就是 20 个字:统筹兼顾、求真务实、精准施策、协作联动、以人为本。

  (一)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哲学内涵是唯物辩证法。统筹兼顾的要求体现在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要统筹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统筹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等等。这里重点强调需要统筹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发展观决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我们有少数干部在发展观上“重短轻长”“重显轻隐”,主要表现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只重视搞立竿见影、短平快的显绩。我们强调谋长远、求实效,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是长远之效,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快、图一时之利,而在未来陷入发展困境甚至危机,让今天的“垫脚石”成为明天的“绊脚石”,让前任的“成绩”成为后人的“包袱”。一、二级分行的负责人更要注重立足当前、谋长虑远,既要在战术上围绕当期重点工作,集中精力打好攻坚战、歼灭战,打造亮点,鼓舞士气,更要在战略上着眼未来 3-5年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打持久战的整体规划,下功夫解决一批长期性、基础性、机制性问题。

  二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所谓重点,从哲学上讲就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主峰就是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行长,面对的事情千头万绪,不能不分主次,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必须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会“转盘子”,又会牵“牛鼻子”。比如,抓风险,就要打“七寸”,锁定风险突出的重点板块,聚焦案件多发领域和新型风险事件领域,盯住银行账户和关键人员。抓服务,就是扣住个金这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建立全面发展的客户战略,统筹实施服务改进六大工程,带动服务口碑的全面改善,打造客户满意银行和首选银行,并以此促进全行零售竞争力的提升。

  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没有实践支持,就无法理解和掌握理论;没有理论基础,也不可能指导和深刻感受实践。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现在总行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 90% 以上。学生时代学习成绩好,说明你学习能力强,但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再强也没有用。当前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新情况新挑战层出不穷,一味吃老本,只会坐吃山空,只有不断学习,经常“充充电”,才能增强“续航能力”。尤其是总行作为全集团的战略规划中心、经营决策中心、管理指挥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本部员工更要把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拿出一锤定音的专业决断,体现出令人信服的独到见解和专业水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提倡实践锻炼,提倡干中学、学中干,在经营管理实践这个大课堂里,学到真本事,防止只会纸上谈兵、坐而论道。

  (二)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品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近 40 年了,中国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中国道路是怎么走出来的?靠的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作风,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钉钉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生动论述,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定程度上讲,干部干实事就是水平,抓落实就是能力。全行党员干部一定要讲实干、重实际、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与过去相比,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决策的难度增大。作出一项决策,制定一项政策,往往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也不行,必须上通“天线”,下接“地气”,既要领会和落实好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又要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多搞调查研究,少搞“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决策”。应该说,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工商银行的一个好传统,我们很早就建立了分行行长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制度,总行党委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达上百次。我的切身体会,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它能为我们作经营决策创造条件,提供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领导干部要走下去,在方法上传帮带,在落实上抓督查,营造推动工作落地的声势和氛围。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干部员工的过程,能真正了解基层员工在想什么、盼什么,同时也能实地了解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调查研究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基层的生动实践,还是同业的创新做法或客户的需求反馈,都会让我们学习受益。调查研究也是一个检验政策的过程,总行的政策是否落地,落地后是否管用,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完善,都可以从调研中得到反馈和答案。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重视抓落实。我们做一项工作要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和落地意识,以完成目标为导向,以取得实效为检验,结果只表明事情做了没有,而效果还要看做得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就好比打仗,不能只管向敌方阵地发射炮弹,而不管是否命中了有效目标,是否打击了有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谈作风建设时,点到了“不思进取,不接地气,不抓落实,不敢担当”的“四不”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一些机构和干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抓落实方面,当前要突出解决好在战略传导和执行中遇到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总行层面看,有些部门政策研究不深不透,专业指导能力不足,战略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存在官僚主义、当甩手掌柜的现象。从分行层面看,有些机构或是经验主义,习惯于按旧办法、老套路办事;或是拿来主义,对上级行的政策简单套用、机械执行。从配套机制看,在考核评价、绩效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影响战略传导落地的问题。从战略本身看,有的也确实存在不接地气、不服水土、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对“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总行和分行要进一步把脉会诊,因症施治,打通堵点和断点,做到“准”和“快”,避免“慢”和“衰”,努力实现总行战略与基层实践的同频共振。各级行、各部门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学习总行会议讲话和重要文件,通过勤学深思,深刻理解和把握总行党委的决策思想和经营思路。要抓紧健全与战略传导相关的配套机制,尤其要重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三)精准施策。精准化的工作方法,强调的是具体和准确,讲求的是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反对的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精准发力的工作方式,比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也要将精准化理念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善于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精准施策。

  精准施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我们的干部有没有发现问题的敏锐、重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很多同志反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针对性、指导性强。为什么?就是因为总书记的讲话都是当面锣、对面鼓地谈问题,从不凌空蹈虚。我们谋划和部署工作,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比如,我们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强化以问题为牵引,从党委、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党员等层面,分类提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精准施策,必须倡导“精、专、深”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和专业,是长年累月地磨练专业技能,持久专注地深耕所在领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件作品。近期全行正在集中开展一系列“大行工匠”的宣传活动,看了让人很受教育和感动。他们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对标、去尊敬、去发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总行包括省市分行的少数干部在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上却有另一番表现: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总以“差不多”的思维和标准对待工作;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过于计较个人得失,有点成绩就向组织讲条件,一旦不能满足就闹情绪;等等。对这些表现,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我们干事创业需要的是一大批“大行工匠”,于平凡处见光彩,于细微处见精神,以沉心静气、追求卓越的作风和专业品质,为工商银行行稳致远和竞争致胜释放正能量。

  (四)协作联动。万物皆有联,无物可孤存。我们做好工作,同样要遵循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规律,依靠协作联动催生经营发展的乘数效应。这些年,我们通过改革内设机构、理顺职能分工等措施,在治理“大企业病”、强化协作联动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讲,部门墙厚重、缺乏联动等问题在各级管理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多有反映。比如,有的本位主义严重,只顾“自扫门前雪”,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把自己部门的客户、产品、数据当作私有财产,不开放,不合作,搞“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怎样进一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我想从方法论上,就是要善于打“协作牌”,善于下“联动棋”,发挥好整体合力。

  发挥整体合力,要靠思想认识,坚持大格局、高眼界。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是首要和最基本的前提。一个手掌,摊开是“多个指头”,握紧是“一个拳头”。工商银行就应该成为市场上的一记“重拳”,在所有的主流目标市场上打出声威、打出气势、打出天下。而且我们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今天银行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综合化,任何机构、任何条线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来吃遍天下。所以,“单枪匹马闯天涯”不是勇敢,而是莽撞。只有懂协作才是真聪明,善联动才是真本事。协作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协作也出好风气。各部门既要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要分工不分家,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共同攥紧工商银行这个“拳头”。我们强调大零售、大资管、大投行战略,这里的“大”并不是说简单的规模大、市场大,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整合、配合的意思,就是希望通过条线和产品之间的有机联动,深度整合资源,提升全业务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发挥出 1+1>2 的效果。大家要主动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善于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算战略账,以主动赢得互动,以互动赢得市场,以格局赢得尊重,以眼界赢得大局。

  发挥整体合力,要靠体制机制,确保负起责、牵起头。工商银行有 1.7 万个分支机构、几十个专业条线,在联动上不能光靠各部门、各机构自发性分散化的协作,而必须要有机制性制度性的安排,才能保障联动协作常态化高效化开展。健全协作机制,核心是要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纵向上进一步明晰总分支各级机构的职能定位,形成责任明确、衔接有序的多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机构的主观能动作用;横向上积极推动部门岗位之间的打通,进一步深化客户统一营销服务。健全协作机制,关键是要完善考评体系。今年总行对考评体系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一个重点就是突出对协作联动的考核。下一步要继续围绕这一考核导向,不断完善分润等配套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各方积极性,共同做大优质市场。

  (五)以人为本。千头万绪抓根本。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最大变量。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说到底是要做好人的工作。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本领,而且这个本领一定要过关,一定要扎实。

  一方面,要以员工为核心,提升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能。重点要做好“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员工工作效率。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一个“既多又少”的问题。看起来人员总数挺多,全行员工 44 万人,但干起工作来总是感觉人手不够用,各级机构、各个条线总是向上级行、向人力资源部要求加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匹配业务发展现状,越是创新条线或高价值岗位,称手可用的人越少,就类似地球表面 70% 都是水,但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始终稀缺;同时,人员忙闲不均、岗位兼容性不够、劳动组合不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人员“隐性”占用等问题。各单位要认真研究梳理制约人员兼岗流动和灵活调度的症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制度创新和突破。二是关注同业对标。我们一些省行或二级分行,在各类资源配置与当地同业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市场份额和业绩却远不如人。前一段,总行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一次对标分析,对我们找准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各行在编制人员规划时,也要多做一些同业对标分析,查找自身短板。三是关注新技术发展。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各行业的价值创造方式也在变化。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顺应这一时代趋势,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节约人、智能终端代替人”的作用,探索新型业务组织运营模式,减少人力资源占用,提升个体价值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要以创新思路和扎实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全行的“关键少数”,必须发挥关键作用。一要强化责任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守土有责,力保一方,在本区域或本专业体现出工商银行应有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市场地位,发挥大行“扛旗”作用。进一步落实干部能上能下的要求,加大干部考核评价与任免使用的挂钩力度,对考核不称职、不胜任的干部,及时调整岗位,让干部“上”得硬气、“下”得服气,在全行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氛围。二要增强战斗力。重点是把各级班子配优配强,不断优化班子结构,使班子成员能够相容互补,提升整体功能和合力。要持续总结公开遴选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行层面推广实施,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把业绩好、潜力大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与时俱进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推动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要提振精气神。队伍士气是我们经营发展的“三大法宝”之一,这一点在当前攻坚克难的经营环境下尤为重要。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行际间、部门间的士气是不平衡的,而干部员工精神面貌的不同,往往带来经营状况和工作局面的迥异。最近,系统团委在全集团范围开展了一次青年员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员工对工商银行有较强的认同感,在推动全行整体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客观反映了青年员工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诉求,以及需要各级经营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各级机构和管理者要通过多种渠道关注和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倾听员工心声,并要善于透过表象分析本质,研究解决之策。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员工的职业辅导,帮助员工树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发展目标,引导员工爱岗敬业、踏实做事,同时也要积极弘扬正能量,树立清风正气,创造“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机制和氛围。要重视做好对关键岗位、骨干员工的拴心留人工作。对真正的人才来讲,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获得尊重和认可,远比物质激励更重要。所以,我们既要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合理加大对核心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也要重视用平台留人,用荣誉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文化留人,让人才有实现价值、奉献工行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易会满)

  作者体会:

  党课是党内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中央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要求要“创新方式讲党课”“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党委书记,我始终把讲好党课当作重要责任。每次讲党课,都会认真思考怎么讲、讲什么;期望每次都能让听者有收获、自己有提升。近一个时期以来,自己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受到只有理解和掌握并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业务实践、推动具体工作。

  一要契合党员所思所想,让党员干部“听得进”。党课是开展党员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契合党员所思所想,才能增强党课活力,提高教育实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每个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都需要运用、亟待掌握的本领。在党课中,我查摆了全行干部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四种不同表现。这些表现各不相同的干部,可能就是党员自己,也可能是他的领导或者身边的同事。用大家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来举例子、讲道理,同志们容易听得进去。

  二要结合实际瞄准难点,让党员干部“记得牢”。思想方法是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的途径与方式,工作方法是改造世界、经营实践和处理事情的路径与手段。在这次党课里,我把如何学习掌握科学方法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讲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法和“统筹兼顾、求真务实、精准施策、协作联动、以人为本”二十字工作方法,把全行近来的经营和工作实际融入其中,增强针对性和指向性,讲的也都是大家能学能用的东西。既有思想上的认识,更有工作上的交流,还有情感上的共鸣,争取让听者入脑入心。

  三要务实管用可操作,让党员干部“做得到”。好的党课,要把思想教育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使党员干部能联系个人实际、结合具体工作,听了有效、学了管用。在这堂党课中,我注重联系金融工作实际,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比如,全面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必须运用好辩证法和两点论,才能正确处理经营发展中的快与慢、长与短、多与少、集中与分散、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当前与长远、全面与重点、盈利创造与风险管控、创新求变与审慎稳健等关系,确保不偏激、不极端、不犯方向性的错误。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