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净增人口创60年新低 鼓励生育成两会热词

发布时间:2022-03-15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 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自然增长率为0.34‰。 ]

  在疫情、育龄妇女减少等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继续走低。鼓励生育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专家分析认为,在政策设计上,要努力做到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制定出一系列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真正让年轻人能够生得起、养得起。

  净增人口创新低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0.34‰。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数据,48万人的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1962年以来)的新低,全国总人口已经快达到负增长的警戒线。另外,1062万的出生人口,创下了近年来新低。

  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阶段。从历年出生人口来看,1962年后我国进入了一个长达十多年的出生人口高峰期,2022年我国正在迎来退休高峰期。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2022年,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应该会释放部分群众的生育潜能,总体提高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但由于每年育龄妇女大幅减少,处于生育旺盛期女性减少的比例更大,导致在总体上出生人口的数量不会出现明显回升。

  今年1月20日,在国家卫健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介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杨金瑞介绍,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太衔接,托育等公共服务不太健全,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这个客观现实我们只能理性对待。一方面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三孩生育政策的积极效果。”董玉整说,同时,由于育龄妇女人数快速减少,且现实中婚嫁、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在快速变动的时代里人们的婚姻和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由选择的力度越来越大,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聚集效应,内在地,也是现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生育选择和生育行为,导致生育水平提高较难。这种现象已经具有国际普遍性。

  鼓励生育需要综合发力

  今年,鼓励生育继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同时,鼓励生育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建议,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满6周岁时,国家财政每月发一定金额的育儿补贴,具体金额可参考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建议,落实鼓励生育政策,除了优化生育福利之外,还要善用经济“指挥棒”,为年轻人和用人单位减负,调动他们愿意生育、支持生育的积极性。

  专家分析,只有把生育、养育、教育、托育等人民群众所关心、所纠结的现实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好,把年轻父母从生育、养育、教育和托育等环节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这样的生育政策才能真正起到释放生育动能的作用。

  董玉整说,在政策设计上,要努力做到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制定出一系列税收减免、生育阶梯式补贴、各种收费减免、优惠奖励、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真正让年轻人能够生得起、养得起。

  其中,在化解年轻人的精力压力方面,目前各地纷纷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以及大力做好0~3岁普惠托育服务等。但同时也有不少育龄妇女担心,延长产假可能会带来招聘性别歧视加剧、产妇岗位被顶替风险上升等问题。

  董玉整说,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减轻企业因此而影响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和企业利润增长、全面发展的问题。比如,可以制定具体政策,根据招收女工、鼓励职工生育的情况,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同时在贷款、项目补助、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优惠。

  另一方面,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尽可能为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照料孩子,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有力缓解职工因为生育而带来的职业发展压力。

  黄细花建议,加强对妊娠期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女职工应享受全额带薪产假,且重返工作岗位时累计工龄。目前各省份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均延长了产假,但如果延长产假的成本由企业负担,那么企业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就会尽量不招聘女职工。国家财政应承担延长产假的成本,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江苏省近日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用工成本分担机制。探索生育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生育二孩的给予50%的补贴,生育三孩的给予80%的补贴。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因身体健康问题,想生而生不出等不孕不育现象比较突出。这个群体的生育意愿较为强烈,针对这部分群体提供配套支持也很有针对性。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涿州范阳医院院长周松勃认为,要鼓励研发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将成熟、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