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银行行长返乡:诗意地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7-10-06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小康故事

  银行行长返乡:诗意地再出发

  现在,这位戴着眼镜的前银行行长,每一天都像勤奋的蜜蜂一样,晚睡早起,查看农庄里的每一寸花草,然后在食材基地上细心研究探索。在陈代章心里,做乡村农庄是一件值得庆幸之事,“这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回到了这里”。

  文|《小康》记者 于靖园

  月亮挂在天空上,四处都是虫叫声。不远处古镇的灯火,像夜间的萤火虫,点缀着夜空。此情此景,无不激发起人们吟诗作赋的心理……这里是大理凤羽镇,“苍山之尾,洱海之源”,凤羽镇是白族古镇,是一个不同于双廊古城的世外桃源,又称“凤羽古国”,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也是云南的茶和盐进藏的必经之路。

  院子里是结满了果实的梨树。越过院子的石墙,是青山绿水。这样美丽的夜晚,陈代章是非常熟悉的,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现在他回到了这里,回到了凤羽镇佛堂村,回到了他曾经的“陈宅”,并建成了美丽的退步堂。

  软乡村,酷农业

  退步堂的主人是《新周刊》前执行总编封新城。从建筑风格来说,退步堂是一个典型的山居作品,作品出自白族著名设计师八旬。正如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雅士鸿儒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们的理想居所以山居建筑为主,以此来表达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退步堂原本是一处果园,占地两亩多。和知名建筑设计师八旬沟通方案的时候,封新城只有简单的要求:保留果树和原来的一个果农看园小屋,建筑要与周围融为一体,在特定某处设计一个与果树等高的亭子,“要让房子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八旬是双廊本土建筑设计师,封新城评价他是“一个天才”,关于退步堂的设计方案,两人可谓一拍即合。

  离退步堂不远,还有两三处宅院,都是名流隐居之所,“三堂一斋”的格局全部建成估计还需要一至两年。到那时,这里或将会成为中国最隐秘最顶级的民宿区。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2013年11月7日,封新城来到洱源,参观陈代章的蜂蜜加工厂。在洱海源头掬一把清澈的溪水,抬头看天上的白云像一条飞龙,好奇高山上那座建于唐朝的古老白塔……这个地方一下子就让他爱上了。

  他觉得这里的自然条件有点像欧洲,农业景观又让他联想起日本的北川富朗发起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封新城长期关注并热爱乡村生活,《新周刊》也从未间断对乡村与农业的前瞻性观察与报道。所以,封新城深入凤羽镇佛堂村,并有扎根之势,显然不是所谓的“高调隐居”,他在这里的布局,不是简单的开发,而是以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为主旨,柔和、长远地融入本地族群,让更多人“守拙归园田”的梦想成真,在天人一体的环境中让自我变小,对天地、自然、生命有所敬畏。

  “守拙归园田”的梦想当然离不开陈代章。今年42岁的陈代章,戴着眼镜,书生气,又纯朴。

  大家都叫他陈行长。细细询问,才发现,属于他身上的名头,有许多前任行长——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大力漾濞支行、古城支行、兴国支行行长,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大力分行副行长。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曾经读书的最大梦想就是走出农村,在大城市工作。大学毕业以后,我如愿以偿找到了让人羡慕的银行工作。我从基层员工一步步努力,在28岁时走上了管理岗位,说句真心话,那时候只有一个理念,就是想在银行管理岗位上走得更远。”提起自己多年的银行工作,陈代章说道。

  可是,他现在唯一的职务却是大理洱源凤羽慢城农庄总经理。农庄二字,昭示了他又重返乡村。

  银行行长返乡,这是许多人不可理解的。他为什么放弃高薪稳定的工作,回到乡下进行创业?是什么促使他再次回到他曾离开的这片土地?

  带动乡亲父老脱贫致富

  2013年,因为工作关系,陈代章认识了封新城。在闲聊之中,封新城给陈代章介绍了精致农业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在他封新城眼里,乡村是能让人心底柔软、涌起乡愁的乡村,是有情怀、有温度、有梦、有诗意的“软乡村”。回归这样的乡村所从事的农业,也不再是劳苦、悲情、乏味的旧式农业,而是新型的、时尚的、有创意的、有价值观的“酷农业”。

  一席话,一子点燃了陈代章返乡创业成立农庄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和准备,陈代章于2016年5月毅然决定放弃银行行长职务返回凤羽老家创业,并注册了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凤羽慢城农业庄园。

  之所以选择凤羽镇,是因为凤羽是陈代章的老家,也是大理洱海的源头,生态条件在大理屈指可数,同时,凤羽又是贫困地区,农村建档立卡户比较多,从个人的感情和对土地的了解,对陈代章来说,从凤羽起步都是首选,在他心里,他要参与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农庄,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讲,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农庄发展的同时,带动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陈代章意识到,种地其实是一门学问,推动凤羽精致农业,可以保护大理每一寸土地。

  在陈代章20年的银行职业生涯中,他也曾接触过精致农业,他心目中的农业不再是乏味的农业,而是包含精品建筑、文化艺术、现代农业、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设施。农庄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这个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的地方,适合做出一些好的产品,也符合健康的理念。而他的合伙人封新城,也是位诗人,之前用《新周刊》写诗,现在则用土地写诗。所以,从一开始创立,农庄就注定拥有非常强大的文化基因。

  “软乡村、酷农业、慢生活、融艺术是我们的发展理念。”陈代章说道。这是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农业休闲方式。大城市的物欲横流、熙熙攘攘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在工作中缺少耐心和聆听生活的心,而置身“文墨之乡”的凤羽古村落,就能物我两忘,也无旁骛。“另外,真正的农庄,不应是农家乐的替代品,而应该是以环保为前提、文化为基础、质量为保证、产品为核心、销售为平台、服务为前瞻、扶贫是关键的一个农业综合体,体验有别于以往生活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软乡村人际关系像一种趣味共同体,酷农业整合了乡村与城市。创立了植根于土地、变革于当下、区别于城市、邻近于理想的乡村世界观。“在这个我出生的地方,能有一片土地让我来做自己的事情,还可以带动乡村父老脱贫致富,我想,这是意义的关键所在。”

  当然,陈代章也明白,当时的自己选择回乡创业,更多凭的是激情和冲动,“回乡创业”要真正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要知道,农业投资周期长,而且和环境气候条件息息相关。他在途中曾迷茫过,也曾试图放弃过。

  他承认在刚刚辞职时有点不适应,毕竟相比之下,原来的工作生活有保障,工资待遇好,上班的环境好,而且也有平台。辞职以后,一切从零开始,生活也没有了保障。特别是在创业初期要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短期资金流动性紧张,关键核心岗位技术性人才缺乏等。不过,家人的陪伴和合伙人封新城的支持成为了他犹豫不决时坚强的后盾。他们让他更清楚自己心中的信念:踏实做人,老实种地,种好地,种干净的地,保护水源和自然环境,把绿色环保的水果蔬菜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要走出凤羽,从而延伸更多的产品和项目。让当地的老百姓(603883,股吧)在我们带动下,逐步走上富裕之路,真正实现扶贫济困的理念。”

  带动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个心愿在他心底深植不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凤羽慢城农庄初具规模,目前已经在凤羽流转了4000多亩荒山坡地,主要种植苹果、核桃、花椒、有机瓜果蔬菜,和贫困户合作共建了2000多亩青刺果、高原生态食材基地。“2016年,我们在深圳建立了直营门店,打通了流通环节,我们争取在一年之后,让源自凤羽乃至滇西的食材走向更多的一线城市,让更多人分享到环保干净的食物。”陈代章说道。

  “这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回到了这里”

  2017年8月28日,受日本物产馆的启发,陈代章的合伙人、退步堂的主人封新城开办的“慢城物产赞美馆”迎来试营业启动仪式,顾名思义,就是赞美物产的陈列馆,著名画家叶永青、著名导演张扬、知名建筑师八旬及大理工商界人士受邀出席。叶永青感叹道:“赞美是一种能力,赞美的后面是一种观点的使然,在一个功利和着急并速朽的时代,赞美慢、赞美天长日久和渐渐老去、赞美自然的丰盛、赞美大地、赞美人还仅存的某种劳作,是价值观的使然。的确,在当下,慢已经是一种能力,越慢越值钱!”

  走进这个位于大理古城南门的“慢城物产赞美馆”,里面摆放着各种当地名特产,如凤羽的蜂蜜、乔后的火腿、濞漾的核桃、剑川的木雕,等等。本以为是“土特产集中营”,但细逛后人们会发现,这里原来是“生活赞美馆”,店内除了摆放着丰富的地方特产、手工艺品,还有主人收藏的各类书籍以及精心挑选的世界知名杂志封面。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吃到当地特色美食,甚至还能在这里品茶、翻书、观展、买艺术品。

  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物产资源来创造奇迹和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土生土长的凤羽人,陈代章比他人更懂得其中的意义。

  现在,这位戴着眼镜的前银行行长,每一天都像勤奋的蜜蜂一样,晚睡早起,查看农庄里的每一寸花草,然后在食材基地上细心研究探索。在陈代章心里,做乡村农庄是一件值得庆幸之事。

  乡村农庄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凤羽的产品走向一线城市,逐渐延伸拓展出更多的新项目,辐射周边。乡村农庄也能带动当地特别贫困户以及老百姓,逐步脱贫走上富裕之路,真正实现扶贫济困的理念。实现乡村就业,拉动经济效益,带动经济发展。

  陈代章心怀希望,他想让自己的员工看到希望,想让凤羽看到希望。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健康农业,能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2017年8月初,当北上广的人们在三十八摄氏度的高温中煎熬的时候,退步堂却十分凉爽,书房里甚至燃起了壁炉取暖。封新城、陈代章和乡村的人们围炉而坐,任炉火在宝石红的酒杯上舞蹈。窗外有雨声,屋里有诗意。“这是我们的故乡。我们回到了这里。”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