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3个月拍到中华鬣羚等数十种珍稀动物 这个地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7-10-17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仅仅3个月时间,这14台“潜伏”的红外相机,就拍到了金钱豹、中华鬣羚、水鹿、马麝、赤狐、狼、野猪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这是封面新闻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林业厅天然林保护办公室获得的消息。

  这个神秘的拍摄地点在哪里?答案是位于青海、四川西藏交界之地,处于玉树三江源东仲保护核心区的东仲林场。

  根据青海天保办介绍,这个成立于1988年的林场,林区总面积达17879.7公顷。今年1月,玉树市林业局与环保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东仲林场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工作。其间,培训了14名林场监测人员,并布设14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就是为了“偷拍”珍稀野生动物而来。

  而根据青海天保办提供的视频显示,至少早在2011年4月,当地就曾拍到金钱豹、白马鸡等野生动物的踪迹。

  类似的情况不仅在东仲林场,记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林场等地采访时,也都曾了解到野生动物甚至猛兽“回归”的情况。

  而关于野兽,说的最多的就是棕熊。

  北山林场场长赵昌宏就给记者讲述这样一件事,去年冬天,一位村民在山上被棕熊追赶。幸好跑得快,爬到了树上,要不然真是危险了。“这个村民当时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据说红色比较容易引起棕熊注意。因为衣服被棕熊撕破了,我们还给他赔了600块钱”。

  而在仙米林场,棕熊也不时出现。门源县环保林业局副局长、仙米林场党委书记李涛告诉记者,“有一头熊一次就"拍"死了6只羊。我们赶紧跑到农民家里,给人拿了赔偿款”。

  虽然野生动物与居民的“冲突”在增多,但李涛和百姓都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反而都高兴的认为,当地的生态正得以恢复。

  佐证这一生态变化的还有,多个林场工作人员都说到的一句话——棕熊、马鹿、马麝、金雕,消失多年又回来了……

这些野生动物“回归”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段跨度近20年的国家政策的支撑,那便是“天保工程”。

  这些野生动物“回归”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段跨度近20年的国家政策的支撑,那便是“天保工程”。

  关于这一国家级工程的由来,或许很多人还并不了解。1998年,是写入历史的洪灾之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伤害,但凡经历过的人都铭记于心。

  “98洪水”引发的反思之一,便是长江流域过度采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数据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砍伐殆尽。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20%发生水土流失。年复一年土砂淤积,长江成为“悬河”。

  "天保工程"就是这一特大洪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痛定思痛,果断决定对天然林资源实行的更严格保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树铭告诉记者,“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大幅调减木材产量,并率先在四川启动试点,从此拉开了保护天然林序幕。”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为守护这一生态屏障,青海省1998年便响应国家政策,发布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两年后的2000年,又正式启动实施“天保工程”,将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西宁、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7市州的39县(区、局),纳入到“天保工程”实施范围。其面积占到了青海国土总面积的54.3%。

  “在南方,恨不得插根筷子在地上都能发芽。在这里,种颗树比养个孩子还难”。这是记者在西宁南北山地区采访时,多次听到的一句话。如果说青海是一座“水塔”,那么西宁就是这座“水塔”的行政中心。在南北山植树造林到底有多难呢?又为何这么难呢?

  其实早在“天保工程”实施近10年前的1989年,因为西宁饱受风沙之苦,青海省委省政府便做出了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决定。

  当年的西宁什么样?多位40岁以上的西宁人告诉记者,当年光秃秃的南北两山,夹着瘦瘦的西宁城。只要一刮风,眼睛都不敢睁,鼻子嘴里都是土。也是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其规格有多高呢——历任省委书记或省长亲自担任总指挥。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当年在南北山的造林的人,觉得大家完成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拔高、山体陡、极缺水、盐碱化,这些都恰似一座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有人说种不活树,那我就种给大家看!”说这句话的老人名叫尕布龙。如果活到现在,已经91岁了。

  这位老人的故事,在南北山地区几乎人人皆知。1992年,年过六旬的尕布龙卸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被任命为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退休第二天,尕布龙便扛着锄头上了山。正是从那一天开始,直到2011年去世,尕布龙在南北山林区的劳动日多达3000多天。就连大年初一,他都亲自上山值班,从未间断。

  这种“两山精神”,几乎召唤起西宁的全员参与。二十多年过去,南北山森林的覆盖率已由1989年的7.2%增长到了75%。

  为了表彰尕布龙的突出贡献,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将其在生态环境领域设立的最高民间奖项——母亲河奖,颁给了这位老人。

  相比尕布龙,在西宁、在青海,更多的还是无名的造林者、护林者。他们每个人都低调到尘埃里,但故事却有着平凡的伟大。

  北山林场场长赵昌宏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往事,动情处,不禁哽咽。“2006年,我送一位退休的老职工回家。因为常年在林场工作,太长时间没回过家,他竟连家都找不到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家,媳妇却不让他进门——"年轻时不照顾家,老了回来干什么?"这句话不仅让这位老职工内疚,也让我深深内疚。”赵场长说,他也常常因为顾不了家,而觉得愧对家人。

这些野生动物“回归”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段跨度近20年的国家政策的支撑,那便是“天保工程”。

  在互助县北山林场扎龙沟护林站,57岁的护林员赵国昌再过几年就该“退休”了。他在林场工作了40多年,做了近20年护林员。和赵昌宏一样,他也有着不愿言说的心酸。“近20年来,一半的除夕都没能在家里过”。虽然护林员每两周会有一天假,但到了防火期,特别是清明、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和高火险时段,全员都要严防死守。

  护林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枯燥”、“孤独”、“有时甚至无助”……赵国昌和同伴们找了很多词形容自己,但竟没一个人首先说“苦”。

  他们一天的工作通常开始于早上8点,这个时间在西北林区,天还没有大亮,他们这群老伙计就一道从护林站出发,开始一天的巡山。火灾、盗伐、捕猎、病虫害、随意放牧……都是他们要巡查的内容。

  山中的午饭,是他们难得的“中场休息”。而所谓午饭,很多时候就是山泉水就着凉面饼。当然,也有好的时候,比如带着方便面和暖壶,就能吃口热面条。

  回望在山中走过的四十多年,赵国昌也没有觉得苦。“以前晚上连个灯都没有,现在还能洗热水澡。从前能骑马就知足了,现在摩托车都能开到山脚了。”

  林场里山路陡峭,常人进山免不了跌跌撞撞,但年近六旬的赵国昌却如履平地,一口气能走十多公里。当然,他并非一直都如此顺利。比如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雨天,从山上滑到山脚,满身泥泞,狼狈无助。

  对于这些危险,有了保险的赵国昌其实比以前放心多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除护林员的后顾之忧,青海专门为天保工程区的4500余名社会护林员购买了意外伤害险。

  青海天保工程管护面积达5517万亩。通过常态化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行动,青海已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无公害防治率达98%。在这组数据背后,功不可没的不仅是护林者,还有支撑护林的制度。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青海,各地政府、林场、营林区、天保站、护林员都要层层签订“天保”责任状。天然林责任区不仅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而且每位护林员都须签订管护合同书并在年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解聘,已成为铁律。

  除了制度保障,还有技术提升。在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记者探访了三防监控中心,其高清摄像头的覆盖半径最远可达10公里。这些“千里眼”看到的内容,实时显示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

  这套系统让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绿化处处长朱洪杰变得比从前自信。“这些设备大大降低了管护员的工作强度,能快速发现异常状况。”朱洪杰所说的异常状况,其实不止火情,还有病虫害、盗伐等。

  而这一系统,也不止在南北山投入使用。在青海的多个林区,目前都已通过监控塔、视频、无线网络传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护林员手持GPS等,逐步建立起立体感知、管理协同、服务高效的三防智能预警信息综合平台。

  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实施,青海正大踏步地朝着森林资源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目标迈进!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