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倒闭 生意“断了电”?
发布时间:2017-10-18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曾经的市场香饽饽,如今出现首家倒闭企业
——共享充电宝 生意“断了电”?
近日,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LeDian宣布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成为行业首家宣布退出的企业。其实,共享充电宝行业一直卷在质疑和争议的漩涡中,乐电的“猝死”是意外还是行业风向标?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还有多少?从创业风口走下神坛,共享充电宝的生意“断了电”。乐电的退出,或将推翻共享充电宝领域倒闭潮的多米诺骨牌。
难回本致衰败
乐电LeDian近日宣布停止运营,通知用户及时提现押金,并回收所有的共享充电宝设备,撤出原有的铺设场所,这一消息瞬间在行业内外炸开了锅。记者昨日拨打乐电的官方客服电话,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也显示该用户已不存在。
乐电仅存活了7个月,就成为了行业中倒下的第一家。公开信息显示,乐电项目由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设备覆盖范围包含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
乐电倒下似乎早有预兆。乐电运营公司“兔兔帮”运营情况并不稳定,经查询发现,法定代表人发生了三轮变更。而乐电方面一直没有给出停止运营的具体原因,但公司创始人曾公开表示,一台小型的充电宝自助机柜成本大概在2000元至3000元不等,按照两千元计算,其投用的300个共享充电宝柜需要投入60万元。
有人曾测算,收回成本需要使用率保持在80%左右,这个数字并不现实。铺设的300台设备相比街电、来电等巨头们少之又少,甚至不少人在乐电倒闭后才知道这一品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果仅仅依靠充电宝租赁,显然很难实现快速回本并盈利。而一旦融资节奏没有跟上,企业最终停运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使用率成“硬伤”
从去年以来,共享充电宝成为共享经济的香饽饽,来电、街电、小电、怪兽等共享充电宝企业迅速扩张。据统计,今年已经有20多家企业在两个月内拿到了总计十几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但不少企业麻烦缠身,“电量”不足甚至几乎“断电”。
不久前,Hi电曾被爆出变相裁员。Hi电前员工透露,虽然Hi电曾经历两轮融资,但“因为融资的款项是分期到款,投资人曾因业绩未达要求中断款项,致使Hi电出现短期的资金链断裂,在7月中旬曾出现停运状况”。
处在第一阵营的共享充电宝们同样麻烦不断。公开数据显示,街电目前共投放了30多万台设备,近140万个充电宝,日订单量达到22万单,这意味着使用率仅在15.7%,按客单价1元计算,一个百元左右成本的充电宝大约要近两年(625天)才能回本。若是按照投资人陈欧在微博所说其“充电宝造价200元”,那么街电的回本周期则需要近四年——这对于大多数充电宝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看的数据。
一家共享充电宝的联合创始人透露,以租金和押金沉淀来看,如果使用率高还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使用率是行业里讳莫如深的问题,往往并不乐观:有的商家在某些一线城市三天“零动销”,就是三天时间一台设备一个订单也没有产生,零动销超过60%。
共享充电宝之间的“内耗”也一直没停:早在3月底,来电科技就以专利侵权为由,对街电发起侵权诉讼,一度让街电难以招架。
行业洗牌在即
无论是被爆资金断裂的Hi电,还是母公司被几经转手的乐电,技术滞后、场景错位、资金短缺、缺乏专利等因素,被业内公认为企业凋敝或倒闭的直接原因。问题慢慢浮现,已经释放出了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洗牌期的信号。
事实上,从投资金额来看,共享充电宝项目已经不再有上半年那么多热钱涌入了。来电科技CMO任牧认为,行业竞争的上半场比赛已经结束,“在某些维度上不够专业,甚至仓促入局企图去瓜分风口红利的这部分企业或者创业者,被淘汰掉是早晚的事儿。”
在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看来,乐电一家的倒闭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进入了寒冬。他说,互联网企业遵循着“721法则”,第一名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第二名占据两成市场份额,共享充电宝最后最多只能剩下两三家。对于涉身其中的创业者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共享充电宝依然有发展可能,但必须要提高共享充电宝的灵活度:布点需要更加密集,消费者哪里都能借,哪里都能还。
——共享充电宝 生意“断了电”?
近日,共享充电宝企业乐电LeDian宣布停止运营共享充电宝业务,成为行业首家宣布退出的企业。其实,共享充电宝行业一直卷在质疑和争议的漩涡中,乐电的“猝死”是意外还是行业风向标?留给其他玩家的时间还有多少?从创业风口走下神坛,共享充电宝的生意“断了电”。乐电的退出,或将推翻共享充电宝领域倒闭潮的多米诺骨牌。
难回本致衰败
乐电LeDian近日宣布停止运营,通知用户及时提现押金,并回收所有的共享充电宝设备,撤出原有的铺设场所,这一消息瞬间在行业内外炸开了锅。记者昨日拨打乐电的官方客服电话,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也显示该用户已不存在。
乐电仅存活了7个月,就成为了行业中倒下的第一家。公开信息显示,乐电项目由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设备覆盖范围包含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
乐电倒下似乎早有预兆。乐电运营公司“兔兔帮”运营情况并不稳定,经查询发现,法定代表人发生了三轮变更。而乐电方面一直没有给出停止运营的具体原因,但公司创始人曾公开表示,一台小型的充电宝自助机柜成本大概在2000元至3000元不等,按照两千元计算,其投用的300个共享充电宝柜需要投入60万元。
有人曾测算,收回成本需要使用率保持在80%左右,这个数字并不现实。铺设的300台设备相比街电、来电等巨头们少之又少,甚至不少人在乐电倒闭后才知道这一品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果仅仅依靠充电宝租赁,显然很难实现快速回本并盈利。而一旦融资节奏没有跟上,企业最终停运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使用率成“硬伤”
从去年以来,共享充电宝成为共享经济的香饽饽,来电、街电、小电、怪兽等共享充电宝企业迅速扩张。据统计,今年已经有20多家企业在两个月内拿到了总计十几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但不少企业麻烦缠身,“电量”不足甚至几乎“断电”。
不久前,Hi电曾被爆出变相裁员。Hi电前员工透露,虽然Hi电曾经历两轮融资,但“因为融资的款项是分期到款,投资人曾因业绩未达要求中断款项,致使Hi电出现短期的资金链断裂,在7月中旬曾出现停运状况”。
处在第一阵营的共享充电宝们同样麻烦不断。公开数据显示,街电目前共投放了30多万台设备,近140万个充电宝,日订单量达到22万单,这意味着使用率仅在15.7%,按客单价1元计算,一个百元左右成本的充电宝大约要近两年(625天)才能回本。若是按照投资人陈欧在微博所说其“充电宝造价200元”,那么街电的回本周期则需要近四年——这对于大多数充电宝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看的数据。
一家共享充电宝的联合创始人透露,以租金和押金沉淀来看,如果使用率高还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使用率是行业里讳莫如深的问题,往往并不乐观:有的商家在某些一线城市三天“零动销”,就是三天时间一台设备一个订单也没有产生,零动销超过60%。
共享充电宝之间的“内耗”也一直没停:早在3月底,来电科技就以专利侵权为由,对街电发起侵权诉讼,一度让街电难以招架。
行业洗牌在即
无论是被爆资金断裂的Hi电,还是母公司被几经转手的乐电,技术滞后、场景错位、资金短缺、缺乏专利等因素,被业内公认为企业凋敝或倒闭的直接原因。问题慢慢浮现,已经释放出了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洗牌期的信号。
事实上,从投资金额来看,共享充电宝项目已经不再有上半年那么多热钱涌入了。来电科技CMO任牧认为,行业竞争的上半场比赛已经结束,“在某些维度上不够专业,甚至仓促入局企图去瓜分风口红利的这部分企业或者创业者,被淘汰掉是早晚的事儿。”
在互联网观察家王冠雄看来,乐电一家的倒闭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进入了寒冬。他说,互联网企业遵循着“721法则”,第一名占据七成市场份额,第二名占据两成市场份额,共享充电宝最后最多只能剩下两三家。对于涉身其中的创业者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共享充电宝依然有发展可能,但必须要提高共享充电宝的灵活度:布点需要更加密集,消费者哪里都能借,哪里都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