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港媒称内地科研论文获重奖引热议:科研开支增长速度惊人

发布时间:2017-07-17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港媒称,在世界领先的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一篇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金标准,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上月底终于达到了。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5日报道,这个由陈学伟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水稻的一个变异位点,这可能有助于这种作物抵御稻瘟病——这种病每年要令内地水稻减产300万吨左右。鉴于这种变异是自然形成的,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对现有水稻品种进行安全的调整并使其迅速获得抗病特性,并把该特性遗传给后代。

  这个团队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并把其投给了美国《细胞》杂志,该论文于6月底获得发表,这令四川农业大学给予陈学伟研究团队135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这是迄今为止对内地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作出的金额最高的奖励。该大学说,其中大部分奖励将作为研究基金给予陈学伟的团队,团队成员也将获得50万元的现金奖励。

  报道称,和内地其他高校一样,四川农大也把资金奖励作为激励其科研人员创下世界顶级水平的研究佳绩的一种形式,但是,这一奖励也重新掀起人们对内地狂热的论文崇拜以及与之相伴的奖励的辩论。

  据统计,内地科研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论文发表在外国期刊上,但很多论文质量糟糕,引用次数极少、甚至为零。为了提高论文标准,大学和研究机构向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提供奖金。北京大学生物学家饶毅表示,内地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科研人员的成绩应该用其在《细胞》、《自然》和《科学》三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评价。

  批评人士说,财政奖励以及官方对发表研究论文的强调有可能把科学家变成“论文机器”,从而可能引诱一些人不惜冒学术名誉的风险,做出数据造假等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今年4月,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对主要作者为内地科研人员的107篇论文作出撤稿处理,因为发现这些论文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存在造假问题。

  但是,也有人支持对陈学伟的团队进行奖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分析平台的负责人、水稻研究专家梁承志说:“这些钱是他们应得的。”他说,稻瘟病是当今水稻种植面临的最大威胁。

  梁承志说:“这笔钱意味着陈学伟和他的团队将在今后若干年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去继续他们的研究,”他说,“这对基础研究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在实验室研究以及实地研究中取得新发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说,内地的科研开支正在以每年18.3%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的科研支出平均增幅仅为1.4%。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都会把国内生产总值的2%用于科研领域,其中很大一部分开支用于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

  报道称,但正如本次有关奖励金额的争议所显示的,内地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痴迷以及对发表在知名期刊上的论文进行慷慨奖励的辩论或将一直持续。

资料图:农民在田间整理水稻秧苗准备插秧。

  资料图:农民在田间整理水稻秧苗准备插秧。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