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斗气”:国家发改委调研广东广西|追踪报道
发布时间:2017-11-27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中国经营报》日前报道了“200亿天然气投资遭遇肠梗阻”之后,引起了社会和行业领域的广泛关注。多个独立消息源向《等深线》表示,近日,国家发改委派员前往广东、广西,就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并组织有各方出席的相关调研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诸多核心问题。
《中国经营报》日前经过收悉来自天然气工作一线的反映,并经调查采访,发现广西等地方,存在“省级天然气网’加个表’收取费用问题,业界质疑省管网’统购统销’与国家政策不符’等相关问题。相关企业人士称,中石油已经就此向国家发改委反映。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调研中,调研组曾问及““社会各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这句话是有会议的纪要还是什么?最好有文字版的东西)对于本次调研,记者向国家发改委官方核实此事,截至发稿时止,未获回复。
发改委派员调研
“国家发改委调研组在座谈会上说,《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出来后,国务院及部委很重视。”11月23日,一位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调研会的城市燃气企业高层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会上调研组水平很高,提出了很多切中要害的问题,”
多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向多个地方政府发出调研通知,并要求省(区)各单位进行充分深入研究分析,准备书面材料。同时,地方还被通知,将召开省级发改、能源、价格等相关部门,部分地市政府部门及省网公司座谈会;同时,还安排上游天然气供应企业、下游用户代表(包括主干管道周边用户及偏远地区用户)座谈会。此外,还将进行实地调研。
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调研将围绕五个问题展开,一是省天然气公司何时成立、设立的初衷、股权结构、运营模式等;二是管道里程、设计输气量及近年实际输气量、下游用户数量及结构;三是未来管网规划建设及体制机制改革情况;四、对省网公司的定价模式、定价方法及价格水平,还有加强全省管网输价格监管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五是社会各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广西回应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相关报道刊出后,广西多个部门和企业与记者进行了联系。
广投管网公司一位自称是综合处的张姓人士称,此前报道提出的几个站,确实是离分输站比较近,这个是全区一盘棋,有远有近,统筹安排的,我们全区总共建了100来公里管道。张姓人士说,“我们广西是后发展区域,我们现在所建的项目,基本除了管道短些,隔得近的分输站有所盈利之外,我们现在投资会越来越大,今后几年我们运营形势不容乐观的。”
他还表示,白色站是中石油建的,站建好后,下游有两个公司,都是接气管道滞后没有投产,今年年底前可以投产。
他表示,贵州管网与其经营模式一样。“我们这边2015年中石油退出了,现在贵州管网还是中石油控股,这种背靠背的分输站比我们还多,我们了解到这种背靠背至少有六七个。”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石油贵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管道公司控股,贵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参股成立的地方天然气管道公司,于2012年5月进驻贵州,同年10月挂牌成立,全面负责贵州省天然气管网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工作。
他表示,这种省级管网模式,虽然国家层面对于减少中间环节也是比较重视,但是,地方也可以做出地方统筹发展的模式,江西、浙江这些地方都是省级一张网的模式,是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张先生提出,相关说法可以通过书面或者邮件的形式发给《中国经营报》。然而,截止到发稿时止,《中国经营报》记者也未能接收到相关邮件或书面回复。
上一页123下一页查看全文
《中国经营报》日前经过收悉来自天然气工作一线的反映,并经调查采访,发现广西等地方,存在“省级天然气网’加个表’收取费用问题,业界质疑省管网’统购统销’与国家政策不符’等相关问题。相关企业人士称,中石油已经就此向国家发改委反映。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调研中,调研组曾问及““社会各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这句话是有会议的纪要还是什么?最好有文字版的东西)对于本次调研,记者向国家发改委官方核实此事,截至发稿时止,未获回复。
发改委派员调研
“国家发改委调研组在座谈会上说,《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出来后,国务院及部委很重视。”11月23日,一位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调研会的城市燃气企业高层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会上调研组水平很高,提出了很多切中要害的问题,”
多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向多个地方政府发出调研通知,并要求省(区)各单位进行充分深入研究分析,准备书面材料。同时,地方还被通知,将召开省级发改、能源、价格等相关部门,部分地市政府部门及省网公司座谈会;同时,还安排上游天然气供应企业、下游用户代表(包括主干管道周边用户及偏远地区用户)座谈会。此外,还将进行实地调研。
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调研将围绕五个问题展开,一是省天然气公司何时成立、设立的初衷、股权结构、运营模式等;二是管道里程、设计输气量及近年实际输气量、下游用户数量及结构;三是未来管网规划建设及体制机制改革情况;四、对省网公司的定价模式、定价方法及价格水平,还有加强全省管网输价格监管已采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五是社会各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广西回应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相关报道刊出后,广西多个部门和企业与记者进行了联系。
广投管网公司一位自称是综合处的张姓人士称,此前报道提出的几个站,确实是离分输站比较近,这个是全区一盘棋,有远有近,统筹安排的,我们全区总共建了100来公里管道。张姓人士说,“我们广西是后发展区域,我们现在所建的项目,基本除了管道短些,隔得近的分输站有所盈利之外,我们现在投资会越来越大,今后几年我们运营形势不容乐观的。”
他还表示,白色站是中石油建的,站建好后,下游有两个公司,都是接气管道滞后没有投产,今年年底前可以投产。
他表示,贵州管网与其经营模式一样。“我们这边2015年中石油退出了,现在贵州管网还是中石油控股,这种背靠背的分输站比我们还多,我们了解到这种背靠背至少有六七个。”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石油贵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管道公司控股,贵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参股成立的地方天然气管道公司,于2012年5月进驻贵州,同年10月挂牌成立,全面负责贵州省天然气管网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工作。
他表示,这种省级管网模式,虽然国家层面对于减少中间环节也是比较重视,但是,地方也可以做出地方统筹发展的模式,江西、浙江这些地方都是省级一张网的模式,是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张先生提出,相关说法可以通过书面或者邮件的形式发给《中国经营报》。然而,截止到发稿时止,《中国经营报》记者也未能接收到相关邮件或书面回复。
上一页123下一页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