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并行而不相悖
发布时间:2017-12-12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语出自《中庸》。《中庸》指出,天地之伟大就在于“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山河日月、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并育而不相害”,各样的思想与道理共同流行而“不相悖”。这一理念,体现了宇宙和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延伸到人类社会,便是在不同领域探讨如何“和而不同”。“不相害”“不相悖”是“和”的范畴,而“万物并育”“道并行”则是“不同”的范畴。儒家认为,有道德学问的君子应该正道直行,和而不同;只有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道并行而不相悖”用作处理多元文化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纷争、化解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中国文化在五千年发展中积淀起的优秀价值理念之一便是大道并行的“和”文化,“道并行而不相悖”,鲜明昭示了中华文化的敦厚与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不排斥别国文明,合乎自己观念的,吸引接纳、化为己用;不合乎自己观念的,也不扼杀,而是让它自我发展。中华文化史上有过佛老相争、中西相争,但每次相争都是一种百家争鸣,每次结果都是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的是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中华文化历来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讲求“天下一家”。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也有过分歧矛盾,免不了产生磕磕碰碰,但中西始终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共生共荣于同一个地球上。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带回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冶铁、水利技术远播异域,而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艺术传入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文化的并存使得其具有更强大的适应力。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而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在地球村日益融合的今天,人类生活关联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时代潮流、时代大势,“道并行而不相悖”更应当成为处世的通则。作为各自所属民族与文化的代言人,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独自应对全球挑战,唯有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构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才能“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此次筹办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初衷。中华文化的魅力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魄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我们提出“道并行”,其实是提倡各国、各民族、各政党之间文明的馈赠——把自己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回馈,这个过程是相互尊重、地位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结果必然是多种文明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形成全球多元文明的共同繁荣。
事实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已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早在2014年的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谈及“大道并行”的理念,并将之作为中国与外国、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处之道。当下,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与其他国家的梦想也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基于这一思想而倡导的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互鉴中寻求文化的新生长,最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境界。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的:“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能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是基于中国智慧对世界各类文明的理解,也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国对新型全球合作关系的理解。(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