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式寻婚焦虑:家长想的未必是子女要的

发布时间:2017-12-2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据羊城晚报报道,婚姻的“围墙”之外,我国超过2亿的单身人群及其背后的家庭组成了庞大的相亲市场。家长在各类相亲市场中奔忙,在互联网+的语境下,还要学习通过APP、QQ群、微信群去为子女物色机会,无不折射着中国式的“寻婚”焦虑。

  随着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和经济发达,年青一代拥有了比前几代人更丰富的学业、工作和恋爱的场景与条件。然而,年轻人视野的开阔和自身条件的提升,反而对于寻找和确定配偶有了某种“逆向思维”。如果说在匮乏年代,看得上眼可能就会正向期待,不存在过多的选项。而逆向思维,往往会认为“虽然不错,但还有更好”等着自己;又或者个性驱使,习惯性找出对方的不合适,以抗拒组成家庭。

  父母相比儿女来说,却是以组成家庭为第一追求。因此他们才会把儿女的条件用求职履历一般的方式来呈现出来,希望能实现身份、学历、工作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匹配。显然这种理性主义的方式,是期待能高效地过滤、精准地挑选,为儿女做好前置门槛。然而,以婚姻为目的的门槛设置,很可能又和爱情规则颠倒了次序。毕竟爱情是感性且内在的,而非履历筛选的结果。如果没有爱情开路,婚姻只能算凑合。

  无论是线下活动,还是网上寻觅,爱情的匹配是家长很难帮忙完成的。与此同时,如果大龄男女的工作环境单一,缺乏人际交流,交友范围过窄,习惯宅在家里,那么依赖线上寻找爱情可能更加不切实际甚至危机四伏。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长期下来还会给人以目不暇接、无法停留的浮躁感。此类心性一旦固化,年轻人很可能就会对多选题无动于衷,以至于最后让年岁把自己逼到了单选题上来。

  要解决青年男女的匹配问题,“互联网+”只能是增加可能性而不是带来必然性。因为爱情匹配,并非如血型比对那么科学客观、直接明了。很多APP和网站只管推动匹配的第一步,就能兑现商业价值。至于求偶者的来龙去脉、前因背景、性格特征之类的因素,即使依赖大数据也未必能还原——何况很多所谓数据都是为了形式匹配而造假和歪曲出来的。作为家长,如果仅仅依赖数码化的资料来识别,这就和盲人摸象差别不大,甚至分分钟错失良缘也不自觉。

  所以无论是公园活动还是网上搭桥,往往带给寻觅者更多的模糊和不确定性。有关机构还不如组织年轻人更多地参与不同圈层和层级的真实交友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人面交流,或许还能产生更多真实的匹配。至于所谓门槛筛选,真等青年男女之间有了感觉后再互相亮出底牌也不迟吧。毕竟爱情其实是最不该追求效率和实用的。

  南山

大家都在评